灯泡用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22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灯泡1的灯头2插入用的灯泡用灯座,包括灯座主体部3、设在该灯座主体部3内部且与灯头2连接的承受部4、与该承受部4连接的导线8a、8b,承受部4用导电性树脂制成。这样,可减少部件数量、并简化组装工序,可降低成本,还可提高生产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灯泡用灯座本专利技术涉及灯泡用灯座。现有的灯泡用灯座如图9所示,是绝缘性树脂制的或陶瓷制的,该灯座包括下述部分:有底筒状灯座主体部47;与灯泡(未图示)用的例如E型螺旋式灯头(未图示)之壳部(未图示)在电气上连接的金属制承座48;同样与灯头的眼顶触头(未图示)在电气上连接的金属制的电极部49;设在灯座主体部47的端部上的绝缘性树脂制成或陶瓷制的绝缘盖50;用一对小螺钉51(1个未图示)固定在绝缘盖50的内面上的电源端子板52a、52b;与该电源端子板52a、52b在电气上连接的导线53a、53b。通过2个小螺钉54a、54b机械地将灯座主体部47与绝缘盖50连接起来。其中1个小螺钉54a机械地将灯座主体部47与承座48连接起来,同时将承座48与电源端子板52a在电气上连接起来。另1个小螺钉54b机械地将灯座主体部47与电极部49连接起来,同时在电气上将电极部49与电源端子板52b连接起来。小螺钉55用于在灯头插入时调整电极部49的移动量,防止电极部49不必要地向绝缘盖50一侧移动、而使电极部49与顶触头接触不良。但是,现有的灯泡用灯座中,如上所述为了固定各个部件,特别是将灯座主体部47那样的树脂部件和陶瓷部件与承座48那样的金属部件相互固定,故需要用很多小螺钉等,为此,还需要小螺钉固定工序,也就是说部件数量多、工序也繁杂,因此存在着费用高、且生产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开发出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泡用灯座,这种灯座可减少部件数量、简化工序、降低成本,而且还可提高生产率。本专利技术的灯泡用灯座是灯泡的灯头插入用的灯泡用灯座,它包括灯座主体部、设在该灯座主体部内部的并且与上述灯头相连接的承受部、和与该承受部相连接的导线,上述承受部用导电性树脂制成。-->根据这种构造,不像现在那样例如将灯座主体部那样的树脂部件或陶瓷部件和承座那样的金属部件相互固定起来,故不需要很多小螺钉等,结果,可减少零件数量,而且还可省掉小螺钉固定工序等,因此,可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灯泡用灯座之正视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灯泡用灯座之正视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灯泡用灯座之正视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灯泡用灯座之正视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的灯泡用灯座之正视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6的灯泡用灯座之正视剖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7的灯泡用灯座之正视剖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8的灯泡用灯座之正视剖面图;图9是现有的灯泡用灯座的正视剖面图。以下,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灯泡用灯座内,插入例如灯泡形荧光灯1使用的E型螺旋式(例如E26型)灯头2等。灯泡用灯座包括:长35mm、外径35mm、内径30mm的圆筒状的绝缘性树脂制成的灯座主体部3;设在该灯座主体部3的内面上、并与灯头2在电气上相连接的导电性树脂制的承受部4;设在灯座主体部3的端部上的高15mm、外径35mm的帽状绝缘盖5。该灯座主体部3和承受部4是由一体形成的复合部件构成的。灯座主体部3和绝缘盖5通过设在灯座主体部3的端部上的凸部3a和设在绝缘盖5的端部上的凹部5a卡合而接合成一体。作为承受部4的材料的导电性树脂,例如使用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对聚苯硫树脂等中混合有碳黑、金属纤维、碳素纤维、金属屑、金属玻璃珠、金属化玻璃纤维以及有机聚合物等导电性材料的树脂。承受部4具有第1端子部6和第2端子部7,第1端子部的内面具有阴螺纹部6a,灯头2的阳螺纹构成的壳部2a与该阴螺纹部6a拧合后,便在电气上连接起来,第2端子部具有突起状的接点部7a(突出长度1mm~3mm),该接点部与灯头2的前端部的顶触头2b-->在电气上相连接。在第1端子部6和第2端子部7上,分别直接埋设有断面积为0.75mm2~1.25mm2的导线8a、8b的一端,在电气上连接起来。导线8a、8b的埋设部分的长度为5mm以上。该导线8a、8b的另一端从绝缘盖5中央的孔5b引到灯座外部。在第1端子部6与第2端子部7之间设在对第1端子部6和第2端子部7进行绝缘用的绝缘部件9。根据上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灯泡用灯座的构造,不像现在那样,例如将灯座主体部那样的树脂部件或陶瓷部件与承座那样的金属部件相互固定起来,故不需要数个小螺钉,结果,与现有的灯座相比,其另件数量可大大减少,而且可以省掉小螺钉固定工序等,因此,可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特别是由绝缘性树脂制成的灯座主体部3和由导电性树脂制成的承受部4是一体形成的复合制品,故可省掉灯座主体部3与承受部4的组装工序,可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实施例2下面,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灯泡用灯座除了承受部10的构造、和导线8a,8b与承受部10的连接机构不同以外,具有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灯泡用灯座相同的构造。承受部10具有由导电性树脂制成的第1端子部11和由导电性树脂制成的第2端子部12,其中第1端子部的内面设有阴螺纹部11a,而且由灯头的阳螺纹构成的壳部(未图示)与该阴螺纹部11a拧合后,便在电气上连接起来;第2端子部设有突起状的接点部12a(突出长度1mm~3mm),该接点部与灯头前端的顶触头(未图示)在电气上相连接。灯座主体部3和承受部10是由一体成形的复合部件构成的。在第1端子部11和第2端子部12之间设有对第1端子部11与第2端子部12之间进行绝缘用的绝缘部件9。另外,在第1端子部11和第2端子部12上分别设有安装固定部件13用的贯通的小螺钉孔14,该固定部件是由自攻小螺钉构成的。通过由自攻小螺钉构成的固定部件13将连接在导线8a端部上的压线端子15固定在第1端子11上,使导线8a与第1端子部11在电气上连接起来。-->同样,通过由自攻小螺钉构成的固定部件13将连接在导线8b端部上的压线端子15固定在第2端子部12上,将导线8b与第2端子12在电气上连接起来。图2中,符号16表示垫圈。根据上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灯泡用灯座的构造,不像现在那样,例如将灯座主体部那样的树脂部件或陶瓷部件与承座那样的金属部件相互固定,故不需要数个小螺钉,结果,与现在的相比,可减少部件数量,而且可省掉小螺钉固定工序等,因此,可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另外,容易从灯座上取下导线8a、8b,故例如在导线8a、8b断线时,容易更换已损坏的部件。实施例3下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灯泡用灯座如图3所示,不用自攻小螺钉、而用小螺钉(图3中的固定部分17a)和螺母(图3中的固定部分17b)作为固定部分,将承受部10与导线8a、8b在电气上连接起来,除了这一点之外,具有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灯泡用灯座同样的构造。图3中,符号18表示小螺钉孔。根据上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灯泡用灯座的构造,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灯泡用灯座一样,不像现在那样,例如将灯座主体部那样的树脂部件或陶瓷部件与承座那样的金属部件相互固定,故不需要数个小螺钉等,结果,与现在的相比,可减少部分数量,而且还可省掉小螺钉固定工序,因此,可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另外,容易从灯座上取下导线8a、8b,故例如在导线8a、8b断线等情况下,容易更换损坏的部分。实施例4下面,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灯泡用灯座包括:由长度为35mm、外径35mm、内径30mm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泡用灯座,用于插入灯泡的灯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座主体部、设在该灯座主体部内部且与上述灯头相连接的承受部、连接在该承受部上的导线,上述承受部是用导电性树脂制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6-7 170136/001.一种灯泡用灯座,用于插入灯泡的灯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座主体部、设在该灯座主体部内部且与上述灯头相连接的承受部、连接在该承受部上的导线,上述承受部是用导电性树脂制成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用灯座,其特征在于:绝缘性树脂制成的上述灯座主体部和导电性树脂制成的上述承受部是一体成形的复合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用灯座,这种灯座是具有由阳螺纹构成的壳部的上述灯头插入用的灯泡用灯座,其特征在于:上述承受部具有与上述壳部相连接的阴螺纹部、而且还具有由导线性树脂制成的第1端子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用灯座,这种灯座是前端具有上述顶触头的灯头插入用的灯泡用灯座,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叶彻夫觉野吉典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