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022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在其后壁具有若干用于终端插入的开口,以及若干与各开口连通的终端封装室。各终端封装室具有一对由连接器壳体的周壁和前壁支承的柔性臂和一个由所述臂在两侧支承的接合元件。在通过开口插入后,终端与接合元件接合,防止被拉出。终端封装室与设置到连接器壳体前壁的连接孔连通。相匹配的终端通过连接孔插入而被连接到所述终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背景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接合结构的连接器,所述构件容许一个终端从连接器的后面插入而被牢牢地接合。相关技术的描述日本专利特许公开SHO-61-218081披露了一种连接器,其容许在将终端从连接器的后面插入时完成与终端的接合,该终端在其远端具有一个触头。如图1和2所示,上述公开中披露的传统连接器具有一个悬臂形状的柔性接合臂,其设置在容纳终端的一个腔中。连接到电线的一个终端从该腔的后面插入而且设置到该终端的一个台阶与柔性接合臂的远端接合。因此在从连接器的后面插入终端后,可以防止该终端被拉出。专利技术概述上述传统连接器的柔性按合臂是一个悬臂,其从前方受力。如果张力被施加到电线上,该臂可能如图2所示变形。因此,如果用力拉电线,柔性接合臂可能变形并断裂,或者终端将被拉出。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通过一个柔性接合臂更牢固地保持终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包括若干设置到连接器后壁上的开口,用以插入终端,以及若干与各开口连通的终端封装室。各终端封装室具有一对柔性臂和一个由所述臂在两侧支承的接合元件,所述臂由连接器壳体的周壁和前壁支承。终端封装室与设置到连接器壳体前壁的连接孔连通。相匹配的终端通过连接孔插入而被连接到前述终端。通过所述开口而插入的终端向上推接合元件,而且终端的接合部分与接合元件接合。这对柔性臂具有足够的弹力可弯曲,容许用于与接合元件接合的接合部分的向上推运动。这对柔性壁不仅支承在连接器壳体的周壁上,而且支承在连接器壳体的前-->壁上,因此即使当终端受到拉力时也不可能变形。另外,由于接合元件通过左和右柔性壁支承,所以即使终端被扭曲和拉动,接合部分也不可能从接合元件脱开,从而产生了牢固的接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该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还包括设置在柔性臂之间并位于接合元件前方的一个终端上部封装空间,其延伸到前壁,用于容纳终端主体的上部。终端上部封装空间呈纵向延伸的矩形形状,用以容纳终端主体的上部。由于这对柔性臂从两侧保持终端主体的上部,所以可以防止终端的旋转或侧向运动。另外,由于终端上部封装空间沿纵向延伸,所以所述触头也可以成形以沿纵向延伸,从而被更牢固地固定。因此保证了触头和一个匹配终端之间的连接,防止接合部分从接合元件脱开,从而导致更可靠的接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该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还包括一个设置到所述对柔性臂上的顶板元件,朝向连接器壳体的周壁,用于覆盖终端上部封装空间。顶板元件防止终端主体上部的垂直运动。因此保证了触头和一个匹配终端之间的连接,防止接合部分从接合元件脱开,从而导致更可靠的接合。附图的简要描述图1是现有技术连接器的主体部分的纵剖图。图2表示一种状态,其中现有技术连接器的一个柔性臂变型。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主体部分的纵剖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主体部分的前视图。图5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沿图3中VA-VA线的剖面图。图5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沿图3中VB-VB线的剖面图。图5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沿图3中VC-VC线的剖面图。图5D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沿图3中VD-VD线的剖面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柔性臂和周围部分的透视图。图7是与一个终端接合的柔性臂的透视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纵剖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主体部分的纵剖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沿图9中X-X线的剖面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连接器主体部分的纵剖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连接器沿图9中XII-XII线的剖面图。-->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后将参照附图1至8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进行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个连接器10的连接器壳体11由树脂制成,其具有若干被图3中所示隔壁13b隔开的终端封装室14和与终端封装室14连通的包封室15。终端封装室14和包封室15还被如图4所示横向地成排设置。终端封装室14呈四边棱柱形状,具有一个基本正方形的截面。包封室15基本呈圆柱状,终端封装室14和包封室15分别与另一个连通。图3的右侧表示连接器壳体11后壁处各包封室15的开口,这些开口用作插入终端的开口16。通过终端插入开口16插入一个电线30及衬垫31,所述电线具有一个绕到其远端上的终端32。图3的左侧表示连接器壳体11前壁12处各终端室14的开口,其用作图4中所示的连接孔12a。连接孔12a内部被制成锥形以便于匹配终端的插入。隔开终端室14的隔壁13b限定了上终端室14周壁13的底面以及下终端室14周壁13的顶面。上终端室14的顶面是一个顶壁13a,下终端室14的底面是一个底壁13c。因此各周壁13构成隔壁13b、顶壁13a或底壁13c及一个侧壁13d。在连接孔12a上方前壁12具有用于容纳一个前保持件20的前孔12b。在前壁12的连接孔12a的上方,一对柔性壁17从周壁13顶面的边界部分在终端室14和包封室15之间延伸。这对柔性臂17与周壁13和前壁12一体地模制,具有一种两端固定的梁结构。柔性臂17设有一个在其间延伸的接合元件18。接合元件18具有一个下斜表面18a。接合元件18的前部,即图3中的左部,是一个接合表面18b,其基本横交终端插入方向Y。柔性臂17下方的两个侧壁13d具有容许臂17向下弯曲的槽13e。接合元件18、下斜表面18a与这对柔性臂17一体模制。一个终端上部封装空间19形成在接合元件18前方的柔性臂17之间,呈如图3中左侧所示的纵向延伸的矩形形状。后面描述的设有一个接合部分32b的终端32被插入终端室14,接合部分32b向上推接合元件18以接合。下斜表面18a在上推接合元件18时导引接合部分32b。这对柔性臂17具有足够的弹性而且能在垂直方向弯曲以容许上述接合。一接合上,终端32的盒状主体32a的上部被容纳在终端上部封装空间19-->中,所述上部设置在接合部分32b的前方。如图5B所示,终端室14两侧的槽13e导引设置在其两侧的主体32a的突出部分32c。将被安装到连接器壳体11中的前保持件20具有一个外周壁21、若干上内周壁22及若干下内周壁23。外周壁21与连接器壳体11的周壁13接合,而且内周壁22、23分别与前开口12b接合。外周壁21的远端21a具有一个内锥形表面。如图8所示,当前保持件20被装入连接器壳体11中时,一个环形防水衬垫25与连接器壳体周壁13的外周表面紧密接触以被保持。内周壁22、23邻接各柔性臂17的顶面以向下压它们,从而防止接合元件18从接合部分32b脱开。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10具有呈两端固定梁结构形式的柔性臂对17和接合元件18,从而防止柔性臂的断裂和脱开,即使当多余的力被施加到接合中的电线30上时。柔性臂17在其两侧保持终端32的盒状主体32a的上部,因此即使给终端32施加一个扭曲和拉力,终端32也被牢牢地固定前保持件20固定柔性臂17,从而进一步防止脱开。因此终端32和未示出的一个匹配终端之间的可靠连接实现了。现在,参照图9和10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在图9和10中,和第一实施例中类似的元件被标以类似的标号而省去了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连接器,包括: 若干设置到连接器壳体后壁上的开口,用以插入终端; 若干与相应开口连通的终端封装室; 各终端封装室包括从连接器壳体的周壁到前壁延伸的一对柔性臂和一个由柔性臂在两侧支承的接合元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臂弹性地变形以便容许接合元件与终端的一个接合部分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11-2 337329/2001;JP 2000-11-24 357976/20001.一个连接器,包括:若干设置到连接器壳体后壁上的开口,用以插入终端;若干与相应开口连通的终端封装室;各终端封装室包括从连接器壳体的周壁到前壁延伸的一对柔性臂和一个由柔性臂在两侧支承的接合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臂弹性地变形以便容许接合元件与终端的一个接合部分接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哲男村上孝夫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