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2995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40
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包括上集油室和下集油室,上集油室和下集油室相互平行设置,上集油室和下集油室上均具有用于连接变压器油路的连接结构,上集油室和下集油室之间均匀排列有换热单元,相邻两换热单元之间留有散热空隙;换热单元包括上分流装置和下分流装置,上分流装置与上集油室相连通,下分流装置与下集油室相连通,上分流装置和下分流装置之间均匀排列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上分流装置和下分流装置相连通,相邻两换热管之间留有散热空隙。针对现有技术中片式散热器的清洁度难以保证、重量大、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管式散热器具有节能环保、重量轻、适用性好且换热效率高的优点,以及清洁度高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
,具体是涉及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在运行时由于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会产生热能,导致变压器温度升高并造成危险隐患,故散热器作为安全、高效的散热降温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变压器上;由于变压器越来越大,容量越来越高,为确保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对散热器的清洁度要求也随之提高。专利号为CN201720208371.8的专利公布了一种非均匀油道片式散热器,该类片式散热器采用传统冲压成型钢板,再将两块成型好的钢板组合并沿其边缘进行焊接,这样的结构形式决定了传统片式散热器以下几个缺点:由于采用两块完整钢板焊接而成,所以其重量较大;由于焊接焊缝结构,杂质、污物容易藏于焊缝中难以清理,所以其清洁度较低;由于散热器由两块完整板材构成,因此只有两个表面能与空气接触,换热效率较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可解决传统片式散热器的清洁度难以保证、重量大、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具有节能环保、重量轻、适用性好、换热效率高的优点,此外,还具有清洁度高的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5]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包括上集油室和下集油室,所述上集油室和下集油室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上集油室和下集油室上均具有用于连接变压器油路的连接结构,所述上集油室和下集油室之间均匀排列有换热单元,相邻两换热单元之间留有散热空隙;所述换热单元包括上分流装置和下分流装置,所述上分流装置与上集油室相连通,所述下分流装置与下集油室相连通,所述上分流装置和下分流装置之间均匀排列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上分流装置和下分流装置相连通,相邻两换热管之间留有散热空隙。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具有节能环保、重量轻、适用性好且换热效率高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管式散热器在使用时,利用换热管与空气的接触进行散热,无需消耗能量,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管式散热器的结构紧凑,通过换热管与空气的接触来进行散热,相比于传统片式散热器,管式散热器的重量更加轻便;此外,可以改变换热单元或换热管的数量,从而来获取不同的换热效果,随着换热单元或换热管的数量的增加,散热器的换热效果会增强,从而能够满足不同换热效果的需求,具有适用性好的优点;同时,由于相邻两换热单元之间留有散热空隙,相邻两换热管之间也留有散热空隙,充足的散热空隙能够增加换热管的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高散热器的换热效率,在相同的换热效果下,相比于传统片式散热器,管式散热器的用油量更少。
[0007]作为优化,前述的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中,所述上集油室和下集油室的形状为一
端封口的管体,所述上集油室和下集油室由无缝钢管制成。上集油室和下集油室设置为管状,管体的一端封口,并且上集油室和下集油室由无缝钢管制成,无缝钢管能够保证上集油室和下集油室的密封效果。进一步的,所述上分流装置和下分流装置的形状为中空的薄壁箱体。上分流装置和下分流装置的形状为中空的薄壁箱体,薄壁箱体的设置,能够用来储存油液的同时,还能对油液进行散热,加速油液的冷却,此外,薄壁箱体的设置还能减轻散热器的重量。进一步的,所述上分流装置和下分流装置的箱体上设有半圆凹槽,所述半圆凹槽设置为连通状,所述上集油室和下集油室固定在半圆凹槽中,上集油室和下集油室的管体与半圆凹槽相互连通。上分流装置和下分流装置的箱体上设有半圆凹槽,半圆凹槽对上集油室和下集油室进行支撑的同时,还能进行油液的传输。进一步的,所述上分流装置和下分流装置的薄壁箱体采用一次折弯成型的U型结构。上分流装置和下分流装置的薄壁箱体采用折弯成型,能够使得箱体内表面光滑、无焊缝,不会堆积杂质和污物,提高散热器的清洁度。
[0008]作为优化,前述的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中,所述换热管的截面为椭圆形。换热管的截面设置为椭圆形,相对于圆形的设置,椭圆形的设置能够增大换热管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少空气阻力,增强散热器的换热效果,此外,换热管采用椭圆管,没有焊缝,也确保了不会堆积杂质和污物。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采用薄壁结构。换热管采用薄壁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强换热管的换热效果。
[0009]作为优化,前述的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中,所述换热单元的两侧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对上集油室和下集油室之间的换热单元起支撑作用,当换热单元长度增长后,依然能够维持散热器整体的稳定性。
[0010]作为优化,前述的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中,所述上集油室的上沿设有吊环和排气口。上集油室的上沿设有吊环后,散热器可以通过吊环进行安装,便于后续散热器的安装;上集油室的上沿设有排气口后,初次使用时,通过排气口可以排出油路内的空气。
[0011]作为优化,前述的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中,所述下集油室的下沿设有排油口。下集油室的下沿设有排油口后,通过排油口,可以进行油液的排放,便于对散热器的维修和清理。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的轴视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的主视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的右视图;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的俯视图;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的仰视图;
[0017]图6为本专利技术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的换热单元的轴视图;
[0018]图7为本专利技术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的换热单元的右视图;
[0019]图8为本专利技术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的换热单元的俯视图;
[0020]附图中的标记为:
[0021]1‑
上集油室;2

下集油室;3

换热单元,301

上分流装置、302

下分流装置、303

换热管、304

半圆凹槽;4

加强筋;5

吊环;6

排油口;7

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
[0023]参见图1

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包括上集油室1和下集油室2,所述上集油室1和下集油室2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上集油室1和下集油室2上均具有用于连接变压器油路的连接结构,所述上集油室1和下集油室2之间均匀排列有十五组换热单元3,相邻两换热单元3之间留有散热空隙;所述换热单元3包括上分流装置301和下分流装置302,所述上分流装置301与上集油室1相连通,所述下分流装置302与下集油室2相连通,所述上分流装置301和下分流装置302之间均匀排列有九组换热管303,所述换热管303的两端分别与上分流装置301和下分流装置302相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集油室(1)和下集油室(2),所述上集油室(1)和下集油室(2)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上集油室(1)和下集油室(2)上均具有用于连接变压器油路的连接结构;所述上集油室(1)和下集油室(2)之间均匀排列有换热单元(3),相邻两换热单元(3)之间留有散热空隙;所述换热单元(3)包括上分流装置(301)和下分流装置(302),所述上分流装置(301)与上集油室(1)相连通,所述下分流装置(302)与下集油室(2)相连通,所述上分流装置(301)和下分流装置(302)之间均匀排列有换热管(303),所述换热管(303)的两端分别与上分流装置(301)和下分流装置(302)相连通,相邻两换热管(303)之间留有散热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油室(1)和下集油室(2)的形状为一端封口的管体,所述上集油室(1)和下集油室(2)由无缝钢管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流装置(301)和下分流装置(302)的形状为中空的薄壁箱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用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流装置(301)和下分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临风符胜利黎贤钛刘正朱灵灿俞天翔季金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尔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