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275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路连接装置,所述线路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导电件、第二壳体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壳体内具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导电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导电件适于连接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定位磁铁,所述第二壳体内具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导电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导电件适于连接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定位磁铁,所述第二定位磁铁吸附在所述第一定位磁铁上,以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路连接装置具有连接效率高和安全性好等优点。等优点。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路连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路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风力发电技术越来越成熟,风力发电也广泛应用在风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场所,在风电机组进行搭建的过程中需要对多条线路进行连接,在线路连接处,需要使相邻两条线路之间间隔开,以防止两相邻两条线路之间发生短路。相关技术中,对相邻两条线路之间采取防短路措施时,存在线路连接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线路连接装置,以提高线路连接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路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导电件、第二壳体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壳体内具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导电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导电件上适于连接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定位磁铁;所述第二壳体内具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导电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导电件适于连接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定位磁铁,所述第二定位磁铁吸附在所述第一定位磁铁上,以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连。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路连接装置具有连接效率高和安全性好等优点。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路连接装置包括安装部和第一安装槽,所述安装部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其中一者上,所述第一安装槽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中的另一者上,所述安装部的至少一部分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具有沿其宽度方向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定位磁铁和所述安装部设在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沿其宽度方向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二定位磁铁和所述第一安装槽设在所述第三侧壁上。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路连接装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在紧固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紧固位置时,所述紧固件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抵接所述安装部,在所述分离位置时,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安装部分离。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定位磁铁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二定位磁铁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端面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壁面平齐,和/或,所述第三侧壁上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定位磁铁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二定位磁铁远离所述第四侧壁的端面与所述第三侧壁的壁面平齐。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路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中的每一者置于所述第一腔
室内,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置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在所述第一壳体的长度方向上两侧;所述第一夹持件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在第一夹紧位置和第一松开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第一夹紧位置,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配合以夹紧所述第一导线,在所述第一松开位置,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分离;
[0012]所述第二夹持件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在第二夹紧位置和第二松开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第二夹紧位置,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配合以夹紧所述第二导线,在所述第二松开位置,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分离。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路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三固定件、第四固定件、第三夹持件和第四夹持件,第三固定件和第四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固定件中的每一者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固定件分别置于置于所述第二导电件在所述第二壳体长度方向上两侧;所述第三夹持件设在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在第三夹紧位置和第三松开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第三夹紧位置,所述第三夹持件与所述第三固定件配合以夹紧所述第三导线,在所述第三松开位置,所述第三导线与所述第三固定件分离;
[0014]所述第四夹持件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在第四夹紧位置和第四松开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第四夹紧位置,所述第四夹持件与所述第四固定件配合以夹紧所述第四导线,在所述第四松开位置,所述第四导线与所述第四固定件分离。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路连接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三弹性件和第四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中的每一者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相连且具有驱使所述第一夹持件移动至所述第一夹紧位置的弹性力,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相连且具有驱使所述第二夹持件移动至所述第二夹紧位置的弹性力;所述第三弹性件和所述第四弹性件中的每一者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三弹性件与所述第三夹持件相连且具有驱使所述第三夹持件移动至所述第三夹紧位置的弹性力,所述第四弹性件与所述第四夹持件相连且具有驱使所述第四夹持件移动至所述第四夹紧位置的弹性力。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路连接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导向管、第二导向管、第三导向管和第四导向管,所述第一导向管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一导电件之间,以便引导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相连,所述第二导向管位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之间,以便引导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电件相连;所述第三导向管位于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三导电件之间,以便引导所述第三导线与所述第三导电件相连,所述第四导向管位于所述第四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导电件之间,以便引导所述第四导线与所述第四导电件相连。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路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远离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侧,所述第三挡板位于所述第三固定件远离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侧;所述第四挡板位于所述第二固定件远离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侧,所述第四挡板位于所述第四固定件远离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路连接装置的的第一壳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路连接装置的第一壳体右视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路连接装置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路连接装置的第二壳体的右视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路连接装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路连接装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安装示意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路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线路连接装置100;
[0027]第一壳体1;第一腔室101;安装部102;第一侧壁103;第一进口104;第二进口105;
[0028]第二壳体2;第二腔室201;第一安装槽202;第三侧壁203;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一壳体内具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导电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导电件适于连接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定位磁铁;以及第二壳体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壳体内具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导电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导电件适于连接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定位磁铁,所述第二定位磁铁吸附在所述第一定位磁铁上,以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和第一安装槽,所述安装部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其中一者上,所述第一安装槽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中的另一者上,所述安装部的至少一部分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沿其宽度方向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定位磁铁和所述安装部设在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沿其宽度方向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二定位磁铁和所述第一安装槽设在所述第三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在紧固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紧固位置时,所述紧固件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抵接所述安装部,在所述分离位置时,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安装部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定位磁铁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二定位磁铁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端面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壁面平齐,和/或,所述第三侧壁上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定位磁铁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二定位磁铁远离所述第四侧壁的端面与所述第三侧壁的壁面平齐。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中的每一者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置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在所述第一壳体的长度方向上两侧;以及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在第一夹紧位置和第一松开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第一夹紧位置,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配合以夹紧所述第一导线,在所述第一松开位置,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分离;所述第二夹持件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在第二夹紧位置和第二松开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第二夹紧位置,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配合以夹紧所述第二导线,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振州郭辰张立英张国张庆李家川高建辉李芊程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