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出烟水烟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2640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出烟水烟壶,包括底座、支撑装置、旋转机构、烟嘴和烟碗,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纵向支架、烟碗支架、横向轴、烟嘴支架,其中纵向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横向轴与纵向支架固定;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电机、啮合齿轮、转动齿轮、主体、玻璃大管、中心管、硅胶,其中电机和啮合齿轮安装在纵向支架内,其它部件通过主体套装在横向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旋转机构间歇性工作完成玻璃大管的上下交替;利用水柱的负压与过滤原理,完成吸烟、净烟、排烟过程,提高了吸烟的舒适度;烟碗独立设置,便于清洗,具备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出烟水烟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吸烟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出烟水烟壶。

技术介绍

[0002]水烟壶又称水烟壶、水烟管,是在我国农村、部分少数民族聚集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吸烟用品,在阿拉伯国家也很受欢迎。传统水烟壶主要是由烟窝、烟窝座、托盘、烟筒和盛水容器等构成,通过用嘴用力吸吮将烟座内的烟经过水过滤后到达烟筒,使用起来虽然有乐趣,但也很辛苦,烟丝容易熄灭且用力不当还容易将盛水容器的水吸入嘴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出烟水烟壶,除烟碗外,采用一体式结构制成,方便卫生、便于清洗,且造型美观。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出烟水烟壶,包括底座、支撑装置、旋转机构、烟嘴和烟碗,所述底座包括上盖、下盖和控制板;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纵向支架、烟碗支架、横向轴、烟嘴支架,其中纵向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横向轴与纵向支架固定,横向轴内设置进烟管、出烟管;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电机、啮合齿轮、转动齿轮、主体、玻璃大管、中心管、硅胶,其中电机和啮合齿轮安装在纵向支架内,主体上、下部分别与两个玻璃大管连接,通过硅胶密封,主体中心纵向开孔,上、下孔分别安装两个中心管,主体中部横向开孔套装在横向轴上;所述烟碗包括烟碗本体、进烟连杆、烟丝筐、木炭筐,其中进烟连杆为中空的管状杆,与烟碗支架上的进烟口嵌入连接;所述烟嘴包括出烟连杆、套管,其中出烟连杆为中空的管状杆,下端与烟嘴支架连接,上端套接套管。
[0005]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包括纵向管、横向孔、中心贯穿孔、对流孔与排烟孔,纵向管内侧设螺纹,与玻璃大管螺纹连接;横向孔套装在横向轴上;中心贯穿孔与中心管连接;对流孔用于上、下玻璃大管的畅通;排烟孔与横向轴向下开口重合时,将下方玻璃大管中的烟排至烟嘴。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管中心管包括外管与内管,其中内管与主体的中心贯穿孔相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进烟管末端设在横向轴中部,向上开口至横向轴表面,当玻璃大管处于竖直状态时,进烟管通过主体的中心贯穿孔与上方中心管内管保持气路通畅。
[0008]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管前端向下开口于横向轴表面,与主体排烟孔对应,当与玻璃大管处与竖直状态时,出烟管通过主体的排烟孔与下方玻璃大管保持气路通畅。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与电机实施电连接,接通开关后,控制板每隔10秒,给出电机工作2秒的电信号。
[0010]进一步地,所述烟碗底部设置有通气孔,与进烟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烟丝筐与木炭筐为金属丝编织而成,分层叠放于烟碗中。
[0011]进一步地,所述烟碗内烟丝筐与木炭筐间隔2厘米,保证在不吸烟状态下烟丝不会被木炭点燃,节省烟丝。
[0012]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为硅胶软管,有多种长度,可根据吸烟者需求使用不同长度的套管,提高吸烟舒适度。
[0013]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一)初始状态:烟碗烟丝筐内放烟丝,木炭筐内放置烧红的木炭,烟碗通过进烟连杆放置烟碗支架上;琉璃大管呈竖直状态,下方玻璃大管内装满水;底座上的电源开关未接通;(二)按下电源开关后,电机接收到工作2秒的电信号,电机轴通过啮合齿轮、转动齿轮带动主体、玻璃大管、中心管绕横向轴旋转180度,下方玻璃大管至上方,管中水也位于上方,上方琉璃大管至下方,管内空气也位于下方;(三)上方水柱靠自身重力通过主体对流孔向下流动,在上方玻璃大管内负压,负压通过中心管内管、进烟管、进烟连杆使烧红木炭上方的高温热空气向下流动,点燃烟丝成烟后,继续通过进烟连杆、进烟管、中心管内管于中心管外管,经中心管外管内的水初步过滤后至玻璃大管的上半段,8秒后,烟充满上部玻璃大管;(四)上方玻璃大管内的水经对流孔向下流动的同时,下方玻璃大管下半段原本的空气受水压后,经主体上的排烟孔进入出烟管,经出烟连杆、套管喷出,8秒后上方玻璃大管内的水流入下方玻璃大管中,下方玻璃大管内的空气被排净;(五)电机再次工作2秒钟,将玻璃大管再次旋转180度,此时上方玻璃大管内为水、下方玻璃大管内为烟;重复(三)、(四)步骤,8秒后,上方玻璃大管内蓄满烟,下方玻璃大管内的烟从烟嘴的套管喷出,此时吸烟者可使用套管轻松吸烟。
[0014](六)随着电机的反复工作,玻璃大管上下交替,烟碗中的烟丝燃烧后的烟经中心管外管和玻璃大管内水的过滤、净化,产生的水烟不断从烟嘴的套管喷出。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旋转机构间歇性工作完成玻璃大管的上下交替;利用水柱的负压与过滤原理,完成吸烟、净烟、排烟过程,提高了吸烟的舒适度;通过烟碗、烟丝筐、木炭筐的独立设置,方便卫生、便于清洗;玻璃大管、中心管均使用透明材料制成,结构美观,具备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中:底座下盖11、底座上盖12、控制板13、开关1301、纵向支架21、烟碗支架22、横向轴23、进烟管2301、出烟管2302、烟嘴支架24、电机31、啮合齿轮32、转动齿轮33、主体34、玻璃大管35、中心管36、中心管外管3601、中心管内管3602、硅胶37、烟碗本体41、进烟连杆42、烟丝筐43、木炭筐44,出烟连杆51、套管52。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纵向管3401、横向孔3402、中心贯穿孔3403、对流孔3404与排烟孔3405。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实施例仅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表达,但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如图1、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出烟水烟壶,包括底座、支撑装置、旋转机构、烟嘴和烟碗,所述底座包括底座下盖11、上盖12和控制板13;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纵向支架21、横向支架22,横向轴23、烟嘴支架24、其中纵向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横向轴与纵向支架固定,横向轴内设置进烟管2301、出烟管2302;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电机31、啮合齿轮32、转动齿轮33、主体34、玻璃大管35、中心管36、硅胶37,其中电机和啮合齿轮安装在纵向支架内,主体纵向管3401上、下部分别与两个玻璃大管连接,通过硅胶密封,主体中心开纵向贯穿孔3403,上、下分别安装两个中心管,主体中部开横向孔3402套装在横向轴上;所述烟碗包括烟碗本体41、进烟连杆42、烟丝筐43、木炭筐44,其中进烟连杆为中空的管状杆,与烟碗支架上的进烟口嵌入连接;所述烟嘴包括出烟连杆51、套管52,其中出烟连杆为中空的管状杆,下端与烟嘴支架连接,上端套接套管。
[002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出烟水烟壶使用时,通常包括以下步骤:(一)准备。将烟丝筐43内放入烟丝,放在烟碗本体41内;将木炭筐44内放入烧红的木炭,然后放在烟丝筐上方,两筐间隔2厘米,使得烟丝不会被点燃;将烟碗通过进烟连杆放置烟碗支架上;琉璃大管呈竖直状态,下方玻璃大管内装满水;(二)按下电源开关1301,电机31接收到工作2秒的电信号,电机轴通过啮合齿轮32、转动齿轮33带动主体34、玻璃大管35、中心管36绕横向轴23旋转180度,下方玻璃大管至上方,管中水也位于上方,上方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出烟水烟壶,包括底座、支撑装置、旋转机构、烟嘴和烟碗,所述底座包括上盖、下盖和控制板;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纵向支架、烟碗支架、横向轴、烟嘴支架,其中纵向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横向轴与纵向支架固定,横向轴内设置进烟管、出烟管;所述烟碗包括烟碗本体、进烟连杆、烟丝筐、木炭筐,其中进烟连杆为中空的管状杆,与烟碗支架上的进烟口嵌入连接;所述烟嘴包括出烟连杆、套管,其中出烟连杆为中空的管状杆,下端与烟嘴支架连接,上端套接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电机、啮合齿轮、转动齿轮、主体、玻璃大管、中心管、硅胶,其中电机和啮合齿轮安装在纵向支架内,主体上、下部分别与两个玻璃大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奎祥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伦斯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