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背负式消防水泵全方位保护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258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背负式消防水泵全方位保护框架,具体涉及消防水泵防护领域,包括主体机构,主体机构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防护框架机构,防护框架机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提升背负舒适度的背负机构,主体机构包括消防水泵主体,消防水泵主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管接头和连接线接头,防护框架机构包括用于与消防水泵主体相连接的背板,消防水泵主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用于与背板相连接的矩形支撑框,矩形支撑框的面积大于消防水泵主体顶部和底部的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背板、矩形支撑框、第一弧形弹性托架和承托板围护在消防水泵主体的外壁,对消防水泵主体的全方位进行保护,防止外力撞击到消防水泵主体,从而更便于实际使用。从而更便于实际使用。从而更便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背负式消防水泵全方位保护框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水泵防护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背负式消防水泵全方位保护框架。

技术介绍

[0002]大多数消防水源提供的消防用水,都需要消防水泵进行加压,以满足灭火时对水压和水量的要求。水泵由于设置、维护不当产生故障势必影响灭火救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0003]在实际救火时,情况大多紧急,同时消防员需背负消防水泵进行剧烈运动,由于环境较为陌生,且在争分夺秒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会撞击到墙壁,栏杆或其他杂物等等,由于一些背负式的消防水泵没有专用的保护框,从而容易对水泵造成一定的损坏,而影响实际的消防救援使用,所以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便携背负式消防水泵全方位保护框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背负式消防水泵全方位保护框架,通过将背板、矩形支撑框、第一弧形弹性托架和承托板围护在消防水泵主体的外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背负式消防水泵全方位保护框架,包括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防护框架机构,所述防护框架机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提升背负舒适度的背负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消防水泵主体,所述消防水泵主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管接头和连接线接头,所述防护框架机构包括用于与消防水泵主体相连接的背板,所述消防水泵主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用于与背板相连接的矩形支撑框,所述矩形支撑框的面积大于消防水泵主体顶部和底部的面积,所述消防水泵主体底部的矩形支撑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呈倾斜状设置的第一承托杆,所述第一承托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托举消防水泵主体的承托板,所述消防水泵主体底部所设置的矩形支撑框的一侧设有用于保护消防水泵主体侧面的第一弧形弹性托架,所述第一弧形弹性托架铰接在矩形支撑框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弧形弹性托架的上半部分固定安装有 PVC塑料硬板,所述第一弧形弹性托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与消防水泵主体顶部所设置的矩形支撑框相互卡合固定的卡扣,所述矩形支撑框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用于保护消防水泵主体两侧的第二弧形弹性托架,所述背负机构包括用于提升背部背负舒适度的S型海绵垫,所述S型海绵垫的内腔开设有多个用于增强S型海绵垫透气度的蜂窝型空槽,所述S型海绵垫的两侧设有用于背负起主体机构和防护框架机构的调节式肩带。
[000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弧形弹性托架的下半部分固定安装有多个横置衔接杆,且所述横置衔接杆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水管或连接线的限位套环。
[000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横置衔接杆上的限位套环的数量与其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水管接头或连接线接头的数量保持一致,且所述限位套环的两侧螺纹连接有用于提升夹持稳定性的限位螺杆。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每两个所述第二弧形弹性托架关于消防水泵主体的竖直向中心线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弧形弹性托架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片,且所述第二弧形弹性托架的两端转动连接有用于与矩形支撑框相连接的转筒连接座。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背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安装在背板顶部所设置的矩形支撑框的底部,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伸缩杆,且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万向滚轮。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杆的内部设有固定伸缩杆伸缩长度的锁止扣,所述伸缩杆的最低高度低于盖板到矩形支撑框之间的距离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式肩带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用于与背板相连接的耐磨型连接座,所述耐磨型连接座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其中每两个所述耐磨型连接座之间固定安装有用于防止手肘部撞击到消防水泵主体的防撞软垫。
[00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背板的水平向中心线处固定安装有用于缓解肩部受力的调节式胸带,且所述调节式胸带的底部设有用于在于缓解肩部受力的调节式腰带,所述S型海绵垫的内部贯穿设有用于与调节式腰带相连接的延伸杆。
[00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延伸杆的顶部设有呈倾斜状的用于与耐磨型连接座相连接的第二承托杆,所述S型海绵垫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弧形垫板,所述S型海绵垫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与延伸杆相连接的转向座,且所述转向座转动连接在S型海绵垫的内部。
[001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背板、矩形支撑框、第一弧形弹性托架和承托板围合成一个防护框架,使该防护框架围护在消防水泵主体的外壁,对消防水泵主体的全方位进行包覆保护,防止外力撞击到消防水泵主体,且该防护框架可将消防水泵主体进行多方位的放置,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支撑稳定,从而解决传统防护框架防护性较差的问题,更便于实际使用;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弧形弹性托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水管和连接线的限位套环,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长期拖拽水管、电线而使其脱落情况的发生,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S型海绵垫,使得防护框架机构能够更好的贴合使用者背部,同时通过调节式胸带和调节式腰带,使得肩部受力冲击得到部分缓解,从而缓解使用者的疲劳感,使得舒适度更强,更便于实际使用;
[0018]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S型海绵垫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向座,使得在松开调节式肩带和调节式胸带时,S型海绵垫带动消防水泵主体围绕固定在使用者腰部的调节式腰带,通过转向座进行旋转向下,使得伸缩杆支撑在地面上,从而松开调节式腰带可快速实现拖行消防水泵主体进行移动使用,提升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B部结构放大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C部结构放大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D部结构放大图。
[0026]附图标记为:1主体机构、101消防水泵主体、102水管接头、103连接线接头、2防护框架机构、21背板、22矩形支撑框、23第一弧形弹性托架、 24底板、25第一承托杆、26承托板、27盖板、28伸缩杆、29锁止扣、210 万向滚轮、211PVC塑料硬板、212卡扣、213横置衔接杆、214限位套环、215 限位螺杆、216第二弧形弹性托架、217散热片、218转筒连接座、3背负机构、31S型海绵垫、32蜂窝型空槽、33调节式肩带、34耐磨型连接座、35防撞软垫、36调节式胸带、37调节式腰带、38延伸杆、39第二承托杆、310弧形垫板、311转向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背负式消防水泵全方位保护框架,包括主体机构(1),所述主体机构(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防护框架机构(2),所述防护框架机构(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提升背负舒适度的背负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消防水泵主体(101),所述消防水泵主体(1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管接头(102)和连接线接头(103),所述防护框架机构(2)包括用于与消防水泵主体(101)相连接的背板(21),所述消防水泵主体(10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用于与背板(21)相连接的矩形支撑框(22),所述矩形支撑框(22)的面积大于消防水泵主体(101)顶部和底部的面积,所述消防水泵主体(101)底部的矩形支撑框(2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底板(24),所述底板(2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呈倾斜状设置的第一承托杆(25),所述第一承托杆(2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托举消防水泵主体(101)的承托板(26),所述消防水泵主体(101)底部所设置的矩形支撑框(22)的一侧设有用于保护消防水泵主体(101)侧面的第一弧形弹性托架(23),所述第一弧形弹性托架(23)铰接在矩形支撑框(22)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弧形弹性托架(23)的上半部分固定安装有PVC塑料硬板(211),所述第一弧形弹性托架(2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与消防水泵主体(101)顶部所设置的矩形支撑框(22)相互卡合固定的卡扣(212),所述矩形支撑框(2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用于保护消防水泵主体(101)两侧的第二弧形弹性托架(216),所述背负机构(3)包括用于提升背部背负舒适度的S型海绵垫(31),所述S型海绵垫(31)的内腔开设有多个用于增强S型海绵垫(31)透气度的蜂窝型空槽(32),所述S型海绵垫(31)的两侧设有用于背负起主体机构(1)和防护框架机构(2)的调节式肩带(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背负式消防水泵全方位保护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弹性托架(23)的下半部分固定安装有多个横置衔接杆(213),且所述横置衔接杆(213)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水管或连接线的限位套环(2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背负式消防水泵全方位保护框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置衔接杆(213)上的限位套环(214)的数量与其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水管接头(102)或连接线接头(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田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