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表面安装的收发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2332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收发信机,包括一个外壳,装配在外壳内的一个发送光学子部件,装配在外壳内的一个接收光学子部件,与发送光学子部件相关联的第一电连接器,与接收光学子部件相连的第二电连接器,和装配在外壳上的电磁屏蔽罩。该外壳包括第一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第二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和第一侧面,且外壳由导电材料制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表面安装的收发信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发信机。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安装到印制线路板表面的收发信机。
技术介绍
收发信机是一种包括至少一个光电接收器和至少一个光电发送器的组件。光电发送器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化成光信号,然后传输该光信号。光电接收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然后传输该电信号。现有收发信机通过将引脚和接线柱插入印制线路板的过孔中然后焊接在印制线路板上,或者将收发信机插入依次装配在印制线路板上的插座。为了节省空间,使用装配在印制线路板上的插座是不可接受的,并且在其它情况印制线路板无法利用将引脚插入并固定在其上的过孔。这种环境限制要求设计一种新的装配结构来将收发信机安装在印制线路板上。而且,利用现有收发信机还会出现其它问题。典型地,装配收发信机的主设备制造厂家不同,收发信机制造厂家更不同。常常,该情况要求使用装配在印制线路板上的位于收发信机和其它部分之间的附加电子元件,以便收发信机的阻抗与印制线路板上的其它部分的电子器件相匹配。如果阻抗不匹配,系统无法发挥最大潜能,因为从收发信机到主设备和从主设备到收发信机的能量流动将受限制。要求阻抗匹配的附加电子元件的总成本包括购买附加电子元件的费用,保持附加电子元件存货的储存费用,安装附加电子元件的人工费。而且,附加电子元件占用空间,这增加了主设备的体积,这是所不希望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对于现有收发信机体积更小的收发信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安装在印制线路板表面上的收发信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发信机,它具有可控制阻抗的电连接,从而不必在印制线路板上或其附近设置匹配电子器件,以便使包括收发信机在内的主设备系统最大限度地运行。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发信机,它具有通过调整导体的几何形状来提供阻抗匹配功能的连接器或接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收发信机包括一个外壳,装配在该外壳内的一个发送光学子部件,装配在该外壳内的一个接收光学子部件,与该发送光学子部件相关联的第一电连接器,与该接收光学子部件相关联的第二电连接器,和装配在该外壳上的电磁屏蔽罩。外壳包括第一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第二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第一侧面,且外壳由导电材料组成。该外壳还包括第一对准立柱和第二对准立柱,两者都连接在该外壳的第一侧面上。发送光学子部件与第一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相关联。接收光学子部件与第二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相关联。第一电连接器从外壳伸出并具有第一组多个触点。该第一组多个触点中的第一个触点电接地于外壳。第二电连接器从外壳伸出并具有第二组多个触点。该第二组多个触点中的第二个触点电接地于外壳。此外,为了使收发信机可表面安装于主设备的印制线路板上,外壳的侧面、第一组多个触点的第一部分和第二组多个触点的第二部分基本上位于一第一平面内。装配在外壳上的电磁屏蔽罩禁止电磁场通过外壳与主设备面板上的断流器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收发信机包括上述特征并进一步包括这种特征:第一组和第二组多个导体被配置成使收发信机的阻抗与主设备的阻抗基本上匹配。在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方式中,该收发信机包括上述的特征,且还包-->括以下特征:基本上位于第一组多个触点的每一个之间的第一绝缘材料,以及基本上位于第二组多个触点的每一个之间的第二绝缘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包括一种将收发信机安装到主设备的印制线路板上的方法,其中该主设备的印制线路板基本是平面的。该方法包括步骤:将收发信机置于主设备的印制线路板的表面以使得收发信机的一个侧面与该主设备的印制线路板的表面相接触,从而收发信机的触点与主设备的印制线路板的表面相接触;将主设备的印制线路板上的收发信机的底盘接地;和,将收发信机的触点焊接到主设备的印制线路板上。这样,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上面提出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内部结合一个阻抗匹配电连接的收发信机。本专利技术下面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将描述和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说明参照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并联系附图,将更容易并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及其所具备的优点。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收发信机的透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所示收发信机的另一个不同角度的透视图;图3是图1所示收发信机的内部元件的透视图;图4是图3所示收发信机的内部元件的另一个透视图;图5是图1所示收发信机的底座的透视图;图6是图1所示收发信机的顶盖的透视图;图7是用来接受图1所示包括屏蔽罩的收发信机的面板断流器的平面图;图8是用来接受图1所示收发信机的印制线路板上焊盘的平面图;图9是第一电导体的一个触点的横截面图;和图10是第一电导体的优选实施例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其中图中相同的数字代表相同的或相关的部件,更特别地,其中的图1-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设备或收发信机10。图1是收发信机10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收发信机10的另一个不同角度的透视图。图1和图2示出了外壳20,电磁屏蔽罩50,第一电连接器61,第二电连接器63。图3是将顶盖30和电磁屏蔽罩50移走后露出装配在外壳20的底座40内的元件的收发信机10的透视图。图4是图3所示收发信机10的外壳20的底座40的另一个不同角度的透视图。外壳20的底座40包括第一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43,第二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44。该两种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43,44的构造都适于接收工业标准LC连接器,该种连接器公开于美国专利No.5481634,该文刊戴于朗讯科技公司出版的光纤技术报告21(Fiber Optic Technical Bulletin 21)- “为私人网络选择小型光纤连接器(Selecting a Small-Form-Factor FiberOptic Connector for Private Networks)”,该文引入本说明书以作参考。与第一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43相关联的是发送光学元件组件53。插入的发送光学元件组件53与第一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43之间的是具有金属环52的光耦合元件51。金属环52压在光耦合元件51上并利用激光焊接到发送光学元件组件53。光耦合元件51包括一个聚焦元件(未显示)和一个金属箍状的接收孔(未显示)。发送光学元件组件53包括四个在远离金属环52的一个平面上的焊接区,以便将该发送光学元件组件机械和电气地连接到基片57。光耦合元件51,金属环52和发送光学元件组件53的装配和操作的细节公开在2000年8月7日申请的美国专利申请第09/633511号,本文在此将其引入作为参考。连接器插座43,金属环52和发送光学元件组件53一起构成发送光学子部件(TOSA)114。与第二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44相关联的是接收光学元件组件56。-->插入接收光学元件组56与第二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44之间的是具有金环55的光耦合元件54。接收光学元件组件56包括四个在远离金环55的一个平面上的焊接区,以便将该接收光学元件组件机械和电气地连接到基片60。接收光学元件组件的装配细节与上面描述的发送光学元件组件类似。光连接器插座43,金环55和接收光学元件组件56一起构成发送光学子部件(ROSA)116。第一基片57包括电信号调节元件58和第一电连接器61。电信号调节元件58将发送光学元件组件53电气地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备,包括: 一个外壳,该外壳由导电材料制成并包含第一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第二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和第一侧面; 一个装配在外壳内并与第一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相关联的发送光学子部件; 一个装配在外壳内并与第二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相关联的接收光学子部件; 一个与发送光学子部件相关联的并从外壳伸出第一电连接器,该第一电连接器具有第一组多个触点,其中的第一个触点电气接地于外壳; 一个与接收光学子部件相关联的并从外壳伸出的第二电连接器,该第二电连接器具有第二组多个触点,其中的第二个触点电气接地于外壳,其中外壳的第一侧面,第一组多个触点的第一部分和第二组多个触点的第二部分基本上位于一第一平面内,以便收发信机可表面安装于主设备的印制线路板上;及 一个安装在外壳上的用来禁止电磁场通过外壳与主设备面板上一断流器之间的电磁屏蔽罩。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1-2-28 09/796,0291、一种设备,包括:一个外壳,该外壳由导电材料制成并包含第一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第二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和第一侧面;一个装配在外壳内并与第一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相关联的发送光学子部件;一个装配在外壳内并与第二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相关联的接收光学子部件;一个与发送光学子部件相关联的并从外壳伸出第一电连接器,该第一电连接器具有第一组多个触点,其中的第一个触点电气接地于外壳;一个与接收光学子部件相关联的并从外壳伸出的第二电连接器,该第二电连接器具有第二组多个触点,其中的第二个触点电气接地于外壳,其中外壳的第一侧面,第一组多个触点的第一部分和第二组多个触点的第二部分基本上位于一第一平面内,以便收发信机可表面安装于主设备的印制线路板上;及一个安装在外壳上的用来禁止电磁场通过外壳与主设备面板上一断流器之间的电磁屏蔽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外壳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而其中第一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和第二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位于外壳的第一末端,且其中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从外壳的第二末端伸出该外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外壳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一对准立柱和设置在外壳的该第一侧面上的第二对准立柱,其中外壳包括一个底座和一个上盖,且其中外壳的第一侧面,第一对准立柱,和第二对准立柱都与底座相关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符合LC纤维光导连接器标准,且第二纤维光导连接器插座也符合LC纤维光导连接器标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发送光学子部件以基本上等于每秒发送10千兆比特的速度运行,其中接收光学子部件以基本上等于每秒接收10千兆比特的速度运行。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外壳由金属材料组成。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外壳的金属材料为锌合金。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一组多个触点由覆盖金的磷青铜制成,且其中第二组多个触点也由覆盖金的磷青铜制成。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还包括一个装配于外壳上并位于发送光学子部件与接收光学子部件之间的屏蔽插入物,且其中该屏蔽插入物由导电材料制成并电连接于外壳。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还包括装配有第一电信号调节元件并与发送光学子部件和第一电连接器相连的第一基片,且其中第一电信号调节元件将该发送光学子部件电连接于第一电连接器。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还包括装配有第二电信号调节元件并与接收光学子部件和第二电连接器相连的第二基片,且其中第二电信号调节元件将接收光学子部件电连接于第二电连接器。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外壳包括一个位于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之间的屏蔽部分。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外壳包括用于支撑第一基片的第一组凸缘,且其中该外壳还包括支撑第二基片的第二组凸缘。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外壳的上盖包括形成于第一弹性臂上的第一凹处和形成于第二弹性臂上的第二凹处,其中外壳的底座包括形状与第一凹处互补的第一突出插销和形状与第二凹处互补的第二突出插销,其中,一旦上盖插入底座时,当第一突出插销滑动地靠向第一弹性臂和第二突出插销滑动地靠向第二弹性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帕特里克B格利兰德罗伯特M达金卡洛斯杰恩斯罗尔麦克迪纳
申请(专利权)人:斯特拉托斯光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