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喇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229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化喇叭,包括喇叭、复数个发光体以及信号处理单元,其中,信号处理单元能够按照设定周期采样喇叭发出的音频信号以获得其频率,信号处理单元根据每次采样获得频率向设定控制芯片发出控制信号,并由该控制芯片控制与之电连接的发光二极管通断,该信号处理单元由控制芯片控制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来反映单个发光二极管的亮度;通过使不同数量的控制芯片工作从而控制不同数目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也能使得整体呈现不同的亮度;通过使不同的发光二极管通电的时间差异产生流水的灯效;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发光体内内置控制芯片,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一个控制芯片来控制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光,线路布置更加简单,信号传输更加方便。信号传输更加方便。信号传输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化喇叭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视化喇叭。

技术介绍

[0002]喇叭指除了人的语言、音乐之外的其他声响,包括自然环境的声响、动物的声音、机器工具的声音和人的动作发出的各种声音等。
[000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业余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人们在家庭观影、听唱歌曲和演唱会等多数地方均使用到了喇叭,在这些地方,传统的喇叭无法满足播放音乐的同时渲染氛围的任务,同时,传统的喇叭也难以让使用者清楚的了解喇叭连接情况和播放情况,随着喇叭设备的升级换代,一种带有灯光结构的喇叭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根据音效能够产生不同灯光结构的喇叭。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种可视化喇叭,包括喇叭、复数个发光体以及信号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
[0006]所述发光体包括控制芯片和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的发光二极管,所述控制芯片和发光二极管封装成一体的封装体结构,在该封装体结构内,由所述控制芯片控制与之电连接的发光二极管通断,相邻的所述发光体上的所述控制芯片之间通过信号线串联,所述信号线的输入端连接在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上;
[0007]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能够按照设定周期采样所述喇叭发出的音频信号以获得其频率,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根据每次采样获得频率向设定控制芯片发出控制信号,并由该控制芯片根据该控制信号控制与之电连接的所述发光二极管通断,所述控制信号至少包括使得所述发光二极管通断的信号和/或通断时间的信号。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为集成有ADC模块的单片机,所述ADC模块能够将从所述喇叭取样得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单片机通过对该数字信号进行计算得出每次取样所得信号的幅度值,并根据该幅度值的大小向所述控制芯片输出控制信号,采样所得信号的幅度值与所述单片机向所述控制芯片发送控制信号的控制芯片数目以及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通电时间呈正相关。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二极管具有至少具有三个,其分别为能够发出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的发光芯片封装而成的发光结构。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喇叭和发光体以及信号处理单元均安装在电路板上,每个所述发光体均设置有至少四个相互隔开的焊盘,每个所述焊盘上设置有一个接脚,每个所述发光体上的接脚至少包括:
[0011]VDD接脚,为电源输入脚位,每个所述发光体的所述电源输入脚位均通过各自的一根导线连接在电源上;
[0012]GND接脚,为电源输出脚位,每个所述发光体的所述电源输出脚位均通过各自的一
根导线连接在接地线上;
[0013]DIN接脚和DOUT接脚,分别为控制信号输入脚位和控制信号输出脚位,所述发光体上的DIN接脚通过一段所述信号线与前一个所述发光体上的DOUT接脚连接,所述发光体上的DOUT接脚通过一段所述信号线与后一个所述发光体上的DIN接脚连接,位于首部的所述发光体的DIN接脚和位于末尾的所述发光体的DOUT接脚分别通过一段信号线连接在所述单片机的AO接口和DO接口上。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路板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覆盖在所述发光体的外部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复数个用于出光的出光孔。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信号处理单元能够按照设定周期采样喇叭发出的音频信号以获得其频率,信号处理单元根据每次采样获得频率向设定控制芯片发出控制信号,并由该控制芯片控制与之电连接的发光二极管通断,该信号处理单元由控制芯片控制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来反映单个发光二极管的亮度,通过使不同数量的控制芯片工作从而控制不同数目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也能使得整体呈现不同的亮度,另外通过使不同的发光二极管通电的时间差异产生流水的灯效;
[0017](2)在发光体内内置控制芯片,不同发光体内的控制芯片之间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信号处理单元可以向指定的控制芯片发送控制信号,即可控制预想的发光二极管发光,而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一个控制芯片来控制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光,线路布置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中电路板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中电路板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中发光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中焊脚脚位示意图。
[0024]图中:2

喇叭;4

发光体;402

控制芯片;404

发光二极管;406

焊盘;6

信号处理单元;8

电路板;9

固定支架;10

盖板;1002

出光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6]如图1

4所示,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固定支架9,安装在固定支架9上的电路板8,电路板8一面安装有喇叭2和单片机(信号处理单元6),另一面安装有多个发光体4。另外,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还设置盖板以及出光孔,起到部分遮光的作用。
[0027]发光体4设置有发光二极管404和控制芯片402,其中发光二极管404为三基色发光二极管404,其具有能够分别发出蓝光的发光芯片,发出红光的发光芯片以及发出绿光的发光芯片分别封装后与控制芯片402连接,具体而言如图5和图6所示,每个发光体4均设置有四个相互隔开的焊盘406,每个焊盘406上设置有一个接脚,每个发光体4上的接脚至少包括:VDD接脚,为电源输入脚位,每个发光体4的电源输入脚位均通过各自的一根导线连接在
电源上;GND接脚,为电源输出脚位,每个发光体4的电源输出脚位均通过各自的一根导线连接在接地线上;DIN接脚和DOUT接脚,分别为控制信号输入脚位和控制信号输出脚位,发光体4上的DIN接脚通过一段信号线与前一个发光体4上的DOUT接脚连接,发光体4上的DOUT接脚通过一段信号线与后一个发光体4上的DIN接脚连接,位于首部的发光体4的DIN接脚和位于末尾的发光体4的DOUT接脚分别通过一段信号线连接在单片机的AO接口和DO接口上。采用在发光体4内内置控制芯片402的结构,不同发光体4内的控制芯片402之间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信号处理单元6可以向指定的控制芯片402发送控制信号,即可控制预想的发光二极管404发光,而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一个控制芯片402来控制多个发光二极管404发光,线路布置更加简单。
[0028]本技术中,喇叭2输出的模拟信号经过单片机的AD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喇叭,包括喇叭(2)、复数个发光体(4)以及信号处理单元(6),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4)包括控制芯片(402)和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芯片(402)电连接的发光二极管(404),所述控制芯片(402)和发光二极管(404)封装成一体的封装体结构,在该封装体结构内,由所述控制芯片(402)控制与之电连接的发光二极管(404)通断,相邻的所述发光体(4)上的所述控制芯片(402)之间通过信号线串联,所述信号线的输入端连接在所述信号处理单元(6)上;所述信号处理单元(6)能够按照设定周期采样所述喇叭(2)发出的音频信号以获得其频率,所述信号处理单元(6)根据每次采样获得频率向设定控制芯片(402)发出控制信号,并由该控制芯片(402)根据该控制信号控制与之电连接的所述发光二极管(404)通断,所述控制信号至少包括使得所述发光二极管(404)通断的信号和/或通断时间的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6)为集成有ADC模块的单片机,所述ADC模块能够将从所述喇叭(2)取样得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单片机通过对该数字信号进行计算得出每次取样所得信号的幅度值,并根据该幅度值的大小向所述控制芯片(402)输出控制信号,采样所得信号的幅度值与所述单片机向所述控制芯片(402)发送控制信号的控制芯片(402)数目以及所述发光二极管(404)的通电时间呈正相关。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悠越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