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驮背运输车以及公铁联运运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213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9
本申请属于交通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以及公铁联运运输方法。其中的铁路驮背运输车包括端底架以及凹底架,端底架沿纵向相对设置有两个,凹底架的两端分别和两个端底架连接,且,可在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切换,第一状态为凹底架位于两个端底架之间,第二状态为凹底架位于两个端底架的横向外侧,并支撑在地面上。本申请可快捷实现公路与铁路运输之间装载有集装箱的挂车的转换运输,将铁路和公路两种运输方式互相延伸,使其运输网络可遍及铁路和公路覆盖区,减少转运时间,提高运输效率明显。提高运输效率明显。提高运输效率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路驮背运输车以及公铁联运运输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交通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以及公铁联运运输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交通运输能力的发展,货主对货物送达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国铁路不断致力 于提高货物送达速度,努力形成货物送达的速度优势,并逐步形成以集装箱运输为代表的“门 到门”运输。
[0003]但铁路集装箱运输始终在“门到站、站到门”运输之间徘徊游离,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 的“门到门”运输。这种状况使铁路货运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物流时代中,难以形成完整的物 流链条,无法形成全程物流服务,严重制约了铁路运输优势的发挥,导致铁路运输在现代物 流业发展中明显滞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铁路技术政策明确提出将开行多种形式的 货物列车,开展联运延伸服务,推进集中化运输和“门到门”运输。
[0004]目前,我国实现“门到门”运输的主要方式是集装箱的公铁联合运输,运输过程为:首 先由公路汽车将集装箱由集散地运往铁路集装箱集结站场,然后铁路运输到集装箱分发站场, 最后由公路汽车运输到收货场,其中公路运输集装箱一般使用公路集装箱半挂车运输,铁路 运输集装箱一般使用集装箱平车或敞车运输。现有的集装箱的公铁联合运输需要相关的起重 设备配合完成公铁车辆之间集装箱的转接。
[0005]近年开发的公铁两用车由公路集装箱半挂车、一位牵枕装配、二位牵枕装配、风手制动 装置、车钩缓冲装置和转向架组成,半挂车两端分别与一位牵枕装配和二位牵枕装配连接, 在牵枕装配端部及下部分别安装车钩缓冲装置和转向架,并在一位牵枕装配上安装风手制动 装置,以实现公铁两用车的铁路运输,当用于公路运输时,集装箱半挂车脱离一位牵枕装配 和二位牵枕装配,与公路牵引车连接形成汽车列车,实现公路运输。
[0006]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不足:
[0007]现有技术的公铁运输转换时,需要增加一位牵枕装配、二位牵枕装配及转向架用于铁路 运输;铁路转公路运输时,需要卸去一位牵枕装配、二位牵枕装配及转向架,增加了转运时 间。
[0008]另外,公铁两用车在公路和铁路运行模式相互转换时需要在专用的场地进行,并配备相 应的搬运转向架的叉车,转换场地必须有适合车长的硬化道床,道床面与轨面同高并能缓和 过渡到地面上。参与公铁运输转换的铁路车站需设置专用的带转向架的牵枕装配存放场地, 能使用公铁转换的铁路车站数量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转运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以及公铁联运运输方法,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公铁转运时间长以及转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10]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11]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其特殊支撑在于,所述铁路驮背运输车包 括:
[0012]端底架,沿纵向相对设置有两个;
[0013]凹底架,两端分别和两个所述端底架连接,且,可在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切换,所述 第一状态为所述凹底架位于两个所述端底架之间,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凹底架位于两个所述 端底架的横向外侧,并支撑在地面上。
[00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两个所述端底架相对的端部上均设置有侧移驱动装置,所述侧移驱 动装置包括:
[0015]内滑台,沿横向设置在所述端底架相对的端部上,并可沿竖向升降;
[0016]第一外滑台,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内滑台的横向一端,另一端可嵌设在所述端底架 内或与所述内滑台对接,并可沿竖向升降;
[0017]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外滑台嵌设在所述端底架内,所述凹底架通过两个所 述侧移驱动装置的内滑台支撑;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外滑台和所述内滑台对接,所述 第一外滑台下移至地面,所述凹底架沿对接后的所述第一外滑台和所述内滑台移动至所述端 底架的横向外侧,并支撑在地面上。
[001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侧移驱动装置还包括:
[0019]可沿竖向升降的第一支腿,所述内滑台的底部通过两个以上的第一支腿可升降地设置在 所述端底架上;
[0020]可沿竖向升降的第二支腿,所述第一外滑台的底部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支腿。
[0021]作为本申请的可选方案,所述内滑台的横向一端设置有止口,所述第一外滑台的一端设 置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可转动地嵌设在所述止口中。
[002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侧移驱动装置还包括:
[0023]具有伸缩功能的驱动件,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端底架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 述第一外滑台上。
[0024]可选地,所述驱动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外滑台可拆卸连接。
[0025]可选地,所述第一外滑台上设置有连接轴,所述驱动件的另一端可滑动地套装在所述连 接轴上。
[002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侧移驱动装置包括:
[0027]第二外滑台,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内滑台的横向另一端,另一端可嵌设在所述端底 架内或与所述内滑台对接,并可沿竖向升降。
[002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侧移驱动装置还包括:
[0029]锁定件,设置在所述端底架上,以锁定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外滑台。
[0030]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铁路驮背运输车的公铁联运运输方法,其特殊 支撑在于,所述运输方法包括:
[0031]停放所述铁路驮背运输车至铁路上;
[0032]操作所述凹底架至所述第二状态;
[0033]公路牵引车驶入所述凹底架上,并与所述凹底架上载运的挂车连挂驶离所述凹底架,完 成货物由铁路运输到公路运输的对接;或,
[0034]公路货运车驶入所述凹底架上,待所述公路货运车与所牵引的挂车分离后驶离所述凹底 架,所述凹底架连带分离后的挂车一起回位至铁路线正上方,完成货物由公路运输到铁路运 输的对接。
[003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36]本申请所公开的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由于其包括两个沿纵向相对设置的端底架,凹底 架的两端分别和两个端底架连接,且,凹底架可在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切换,第一状态为 凹底架位于两个端底架之间,第二状态为凹底架位于两个端底架的横向外侧,并支撑在地面 上,在进行公铁联运运输时,先操作凹底架至第二状态,此时,公路牵引车驶入凹底架上, 并与凹底架上载运的挂车连挂驶离凹底架,完成货物由铁路运输到公路运输的对接;或,公 路货运车驶入凹底架上,待公路货运车与所牵引的挂车分离后驶离凹底架,凹底架连带分离 后的挂车一起回位至铁路线正上方,完成货物由公路运输到铁路运输的对接。
[0037]本申请所公开的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可快捷实现公路与铁路运输之间装载有集装箱的 挂车的转换运输,将铁路和公路两种运输方式互相延伸,使其运输网络可遍及铁路和公路覆 盖区,减少转运时间,提高运输效率明显,进一步减少了多式联运站的相关设施投资,降低 了运营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路驮背运输车包括:端底架,沿纵向相对设置有两个;凹底架,两端分别和两个所述端底架连接,且,可在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切换,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凹底架位于两个所述端底架之间,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凹底架位于两个所述端底架的横向外侧,并支撑在地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驮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端底架相对的端部上均设置有侧移驱动装置,所述侧移驱动装置包括:内滑台,沿横向设置在所述端底架相对的端部上,并可沿竖向升降;第一外滑台,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内滑台的横向一端,另一端可嵌设在所述端底架内或与所述内滑台对接,并可沿竖向升降;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外滑台嵌设在所述端底架内,所述凹底架通过两个所述侧移驱动装置的内滑台支撑;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外滑台和所述内滑台对接,所述第一外滑台下移至地面,所述凹底架沿对接后的所述第一外滑台和所述内滑台移动至所述端底架的横向外侧,并支撑在地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驮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移驱动装置还包括:可沿竖向升降的第一支腿,所述内滑台的底部通过两个以上的第一支腿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端底架上;可沿竖向升降的第二支腿,所述第一外滑台的底部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支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驮背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滑台的横向一端设置有止口,所述第一外滑台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可转动地嵌设在所述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利杰黄美林刘爱文罗辉梅琨姚雄王全虎侯建云崔灿冯晔柯晓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