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贝莱斯芽胞杆菌DMW1菌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99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贝莱斯芽胞杆菌DMW1菌株及其应用,该DMW1菌株分类命名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于2021年8月2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 No.23191。本发明专利技术筛选的菌株对作物土传病原物具有广谱抑制活性,并能作为微生物包衣剂,显著促进作物生长、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和番茄青枯病。大豆疫霉根腐病和番茄青枯病。大豆疫霉根腐病和番茄青枯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贝莱斯芽胞杆菌DMW1菌株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微生物
,涉及一株贝莱斯芽胞杆菌DMW1菌株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株分离自马铃薯田、具有促生和抑菌活性的耐盐贝莱斯芽胞杆菌DMW1菌株及其作为微生物包衣剂在促进植物生长和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土传病害严重危害作物和土壤系统健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如卵菌的疫霉(Phytophthora)引起的根腐病;真菌的镰孢属(Fusarium)和轮枝孢属(Verticillium)真菌引起的多种作物枯萎病;细菌的劳尔氏菌属(Ralstonia)引起的作物青枯病。这类土传病原物能在土壤中繁殖,并且逐年积累,成为作物连作的主要障碍。防治这类病害大多使用化学农药,但长期不合理使用,导致“3R”问题逐渐凸显,同时农药也危害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导致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失衡与恶化,加大了土传病害的防治难度。
[0003]基于微生物生态理论,利用作物有益微生物来防治作物病害,是一种对生态环境友好、对人畜安全、可持续性的防治措施。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是这类有益微生物的典型代表。这类细菌能高效利用植物根系分泌物,快速生长繁殖,有效定殖在植物根际或根表等,通过产生多类促生和抑菌物质,以及诱导植物抗病性等,在保护植物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芽胞杆菌(Bacillus sp.)类根际促生细菌研究较多,并且广泛应用于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领域。相比根际细菌,内生有益细菌的应用则较少。内生有益细菌来源于根际,除了具有较强的根际定殖能力外,还能定殖在植物的内部,具有开发成高效生防制剂的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贝莱斯芽胞杆菌DMW1菌株及其应用。该菌株分离自马铃薯田、具有促生和抑菌活性并具有耐盐性能。研究表明,该菌株对作物土传病原物具有广谱抑制活性,并能作为微生物包衣剂,显著促进作物生长、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和番茄青枯病。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株贝莱斯芽胞杆菌DMW1菌株,该DMW1菌株分类命名为贝莱斯芽胞杆菌 (Bacillus velezensis),于2021年8月2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 No.23191。
[0007]上述贝莱斯芽胞杆菌DMW1菌株是从马铃薯田土壤分离,经平板对峙筛选获的;采用获得的16S rDNA、gyrB、tuf基因序列串联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velezensis),DMW1的16sr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gyrB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tuf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0008]上述贝莱斯芽胞杆菌DMW1菌株活菌及其脂肽类提取物对多种土传病原物,如病原卵菌辣椒疫霉和大豆疫霉,病原真菌禾谷镰孢、尖孢镰孢、大丽轮枝孢、粉痂菌和油菜菌核,
病原细菌番茄菠萝泛菌、马铃薯疮痂病菌和青枯病菌都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活菌及其发酵产物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也是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09]上述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DMW1菌株发酵后利用酸沉淀法制备的脂肽类粗提物,采用HPLC和MS鉴定该菌株能产生三种脂肽类物质:fengycin、iturin、 surfactin。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DMW1菌株,能在9%盐浓度条件下生存,有较强的耐盐性特性。
[0011]上述的贝莱斯芽胞杆菌DMW1菌株在促进作物生长或/和防治作物病害中的应用。
[0012]上述的贝莱斯芽胞杆菌DMW1菌株作为微生物包衣剂在促进作物生长或/和防治作物病害中的应用。
[0013]上述的贝莱斯芽胞杆菌DMW1菌株作为微生物包衣剂作用于作物种子或/和其他繁殖材料在促进作物生长或/和防治作物病害中的应用。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作物为大豆或/和番茄;该菌株能促进大豆、番茄的生长,并且能定殖在植物根际。所述的作物病害为由病原卵菌辣椒疫霉和大豆疫霉,病原真菌禾谷镰孢、尖孢镰孢、大丽轮枝孢、粉痂菌和油菜菌核,病原细菌番茄菠萝泛菌、马铃薯疮痂病菌和青枯病菌等中的至少一种引起的作物病害。例如,大豆疫霉根腐病和番茄青枯病中的至少一种。
[0015]上述的贝莱斯芽胞杆菌DMW1菌株作为微生物包衣剂在作物种子或/和其他繁殖材料中的应用。
[0016]上述的贝莱斯芽胞杆菌DMW1菌株在制备微生物包衣剂中的应用。
[0017]一种微生物包衣剂,该微生物包衣剂中包含上述的贝莱斯芽胞杆菌DMW1菌株。
[0018]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按重量百分含量计,上述微生物包衣剂主要成份如下:贝莱斯芽胞杆菌DMW1菌株的发酵液10wt%

20wt%,成膜剂1wt%

3wt%,增稠剂1wt%,着色剂0.3wt%,防腐剂0.5wt%,防冻剂5wt%,其余为水。
[0019]所述贝莱斯芽胞杆菌DMW1菌株的发酵液的芽胞浓度为109‑
10
10
CFU/ml;
[0020]所述的成膜剂为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0021]所述的增稠剂为海藻酸钠,壳聚糖等
[0022]所述的着色剂为酸性品红,新胭脂红,亮蓝等
[0023]所述的防腐剂为苯甲酸钠或山梨酸钾等。
[0024]所述的防冻剂为丙二醇或丙三醇等。
[0025]上述微生物包衣剂,对番茄和大豆种子按照微生物包衣剂/种子质量为1:200—1:300进行包衣处理,对大豆株高促进效果达到11%,对根长的促进效果达到24%,对鲜重促进的效果达到20%,对干重的促进效果达到29%;对番茄的株高促进效果达到20%,对茎粗的促进效果达到24%,对鲜重促进的效果达到34%,对干重的促进效果达到45%。该菌株具有良好番茄根际定殖能力,在7d和21d其根际定殖量分别为9.8
×
105cfu/g和7.4
×
106cfu/g。
[0026]上述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DMW1包衣剂对大豆疫霉引起的根腐病有较好防效,防治效果达到68%,对茄科劳尔式菌引起的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达到73%。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筛选的菌株对作物土传病原物具有广谱抑制活性,并能作为微生物包衣剂,显著促进作物生长、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和番茄青枯病。
附图说明
[0029]图1三基因联合建树证明DMW1为贝莱斯芽胞杆菌。将测序所得该菌株的16s rRNA、gyrB 及tuf序列拼接,并构建芽胞杆菌16s rRNA、gyrB、tuf序列库,使用Mage 5根据序列相似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贝莱斯芽胞杆菌DMW1菌株,该DMW1菌株分类命名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于2021年8月2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 No.23191。2.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莱斯芽胞杆菌DMW1菌株在促进作物生长或/和防治作物病害中的应用。3.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莱斯芽胞杆菌DMW1菌株作为微生物包衣剂在促进作物生长或/和防治作物病害中的应用。4.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莱斯芽胞杆菌DMW1菌株作为微生物包衣剂作用于作物种子或/和其他繁殖材料在促进作物生长或/和防治作物病害中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物为大豆或/和番茄;所述的作物病害为由病原卵菌辣椒疫霉和大豆疫霉,病原真菌禾谷镰孢、尖孢镰孢、大丽轮枝孢、粉痂菌和油菜菌核,病原细菌番茄菠萝泛菌、马铃薯疮痂病菌和青枯病菌中至少一种引起的作物病害。6.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莱斯芽胞杆菌DMW1菌株作为微生物包衣剂在作物种子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莎萌伍辉军王源超陈汉张雅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