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口基础内腔结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180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杯口基础内腔结构装置,具有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上框,下框,所述上框包括:上梁,所述上梁的两端连接有上连接件,所述上梁与上连接件共同构成了上框;所述下框包括:下梁,所述下梁的两端连接有下连接件,所述下梁与下连接件共同构成了下框;所述上连接件与所述下连接件之间设有斜梁;所述上框、下框、斜梁一起构成了框架,所述框架四周设有侧网板,所述框架底部设有底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木模板拼装方法工艺复杂,加固困难,而且成型杯口表面光滑,需要进凿毛处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组装快速,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成型杯口表面无需后续凿毛处理的效果。毛处理的效果。毛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杯口基础内腔结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基础
,具体是一种杯口基础内腔结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建筑行业项目中,常需要设置大量杯口基础,基础施工过程中,芯模的设置存在一些问题,现有芯模设置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木模板拼装和钢板焊接成型。木模板拼装方法不但工艺复杂,加固困难,不易保证杯口形状和质量,而且成型杯口表面光滑,需进行凿毛处理;钢板焊接成型方法虽然可以保证杯口质量,但是制作复杂,投入大,效率低,而且成型杯口表面光滑,需进行凿毛处理。
[0003]例如,申请号为201820565140.7的中国专利文献报道了一种杯口基础简易模板装置,其是在钢板焊接成型的杯口芯模上增加了提拉装置,从而方便芯模拆卸,提升效率,但是仍然存在芯模制作复杂,投入大,需要凿毛处理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杯口基础内腔结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杯口基础内腔结构装置。
[0005]本技术的具体方案是:一种杯口基础内腔结构装置,具有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上框,下框;所述上框包括:上梁,所述上梁的两端连接有上连接件,所述上梁与上连接件共同构成了上框;所述下框包括:下梁,所述下梁的两端连接有下连接件,所述下梁与下连接件共同构成了下框;所述上连接件与所述下连接件之间设有斜梁;所述上框、下框、斜梁一起构成了框架;所述框架四周设有侧网板 ,所述框架底部设有底网板。
[0006]优选地,所述上连接件包括:左上连接柱,右上连接柱,斜上连接柱,所述左上连接柱与右上连接柱垂直连接,构成直角上连接柱,用于与上梁的端部连接固定;直角上连接柱的下方设有斜上连接柱,用于与斜梁的上端连接固定。
[0007]所述下连接件包括:左下连接柱,右下连接柱,斜下连接柱,所述左下连接柱与右下连接柱垂直连接,构成直角下连接柱,用于与下梁的端部连接固定;直角下连接柱上方设有斜下连接柱,用于与斜梁下端连接固定;
[0008]优选地,所述左下连接柱与右下连接柱之间设有连接底板;所述底网板上的相应位置设有连接备板A,所述底网板上的连接备板A与框架上的连接底板可拆卸的连接固定。
[0009]优选地,所述斜梁上设有若干连接角钢,所述连接角钢上设有安装孔,侧网板上的相应位置设有连接备板B,所述侧网板上的连接备板B与框架上的连接角钢可拆卸的连接固定。
[0010]优选地,所述底网板上的连接备板A与框架上的连接底板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所述侧网板上的连接备板B与框架上的连接角钢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0011]优选地,所述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的连接柱均采用内径16壁厚δ=3毫米的无缝钢管焊接而成;所述上梁、下梁、斜梁均为

15的冷拉圆钢,所述上梁、下梁、斜梁分别插入上、
下连接件相应的连接柱内,通过紧定螺钉连接固定。
[0012]优选地,所述底网板和侧网板均采用16

24目的钢丝网制作。
[0013]优选地,所述上梁、下梁、斜梁、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均为四件,用于构成倒四棱台形的框架。
[0014]本技术的组装方法: 将下梁两端分别插入下连接件相应的连接柱内,通过紧定螺钉连接固定,组装成下框;再通过同样的方法将上梁两端分别插入上连接件相应的连住柱内,通过紧定螺钉连接固定,组装成上框;在将连接好的上框抬起,在上框与下框之间设置斜梁,将斜梁上端插入上连接件相应的连接柱内,将斜梁下端插入下连接件相应的连接柱内,组成框架;再将底网板安装在框架的连接底板上,再将侧网板安装在框架的四周,形成顶部开口的倒四棱台形结构。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成本低廉;2、组装方便,快速拆装,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3、装置采用通用材料制作,周转方便,无需后续再进行凿毛操作。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8]图3是框架结构立体图;
[0019]图4是图2的V局部放大视图;
[0020]图5是侧网板主视图;
[0021]图6是底网板主视图;
[0022]图7是上连接件的放大立体结构图;
[0023]图8是下连接件的放大立体结构图;
[0024]图中:1

框架,101

上梁,102

下梁,103

斜梁,1031

连接角钢,104

上连接件,1041

左上连接柱,1042

右上连接柱,1043

斜上连接柱,105

下连接件,1051

左下连接柱,1052

右下连接柱,1053

斜下连接柱,1054

连接底板,2

侧网板,201

连接备板B,3

底网板,301

连接备板A。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7]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
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参见图1

8,本实施例是一种杯口基础内腔结构装置,具有框架1,所述框架1包括:上框,下框;所述上框包括:上梁101,所述上梁101的两端连接有上连接件104,所述上梁101与上连接件104共同构成了上框;所述下框包括:下梁102,所述下梁102的两端连接有下连接件105,所述下梁102与下连接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杯口基础内腔结构装置,具有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上框,下框;所述上框包括:若干上梁,所有上梁的两端连接有上连接件,所述上梁与上连接件共同构成了上框;所述下框包括:若干下梁,所有下梁的两端连接有下连接件,所述下梁与下连接件共同构成了下框;所述上连接件与所述下连接件之间设有斜梁;所述上框、下框、斜梁一起构成了框架;所述框架四周设有侧网板 ,所述框架底部设有底网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杯口基础内腔结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连接件包括:左上连接柱,右上连接柱,斜上连接柱,所述左上连接柱与右上连接柱垂直连接,构成直角上连接柱,用于与上梁的端部连接固定;直角上连接柱的下方设有斜上连接柱,用于与斜梁的上端连接固定;所述下连接件包括:左下连接柱,右下连接柱,斜下连接柱,所述左下连接柱与右下连接柱垂直连接,构成直角下连接柱,用于与下梁的端部连接固定;直角下连接柱上方设有斜下连接柱,用于与斜梁下端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杯口基础内腔结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左下连接柱与右下连接柱之间设有连接底板;所述底网板上的相应位置设有连接备板A,所述底网板上的连接备板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蒋佑松刘文涛朱妍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