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658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件,属于大型钢结构件领域,所述结构件包括:结构件本体;支撑装置,支撑装置设于结构件本体上,支撑装置为多个,多个支撑装置沿结构件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以及顶升件,顶升件设于第一支座上,第二支座设于顶升件上,顶升件与第二支座连接的部分相对于第一支座可在竖直方向移动,第二支座与结构件本体固定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件,通过设置顶升件与第二支座连接的部分相对于第一支座可在竖直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二支座相对于第一支座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微调结构件的局部高度,以使得结构件整体相对于地面水平放置,操作简单,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大型结构件
,具体涉及一种结构件。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大型钢结构构件一般在场内进行加工,运至现场进行安装,由于现场场地条件、安装精度要求不一,或者不同构件需要调整局部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时,需要对构件高度、水平位置进行微调。由于大型钢结构构件本身重量大,传统一般采用调整地坪、局部支垫钢板等方式调整构件位置,这种方式难以做到精确调整,且操作难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件,所述结构件微调自身的局部高度更为准确,操作简单,效率高。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件本体;支撑装置,支撑装置设于结构件本体上,支撑装置为多个,多个支撑装置沿结构件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以及顶升件,顶升件设于第一支座上,第二支座设于顶升件上,顶升件与第二支座连接的部分相对于第一支座可在竖直方向移动,第二支座与结构件本体固定连接。
[0005]具体地,第一支座支撑于地面上,顶升件与第二支座连接的部分相对于第一支座可在竖直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二支座相对于第一支座上下移动,而结构件本体与第二支座固定连接,从而通过第二支座移动带动结构件局部相对于地面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微调结构件的局部高度,以使得结构件整体相对于地面水平放置。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件,通过设置顶升件与第二支座连接的部分相对于第一支座可在竖直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二支座相对于第一支座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微调结构件的局部高度,以使得结构件整体相对于地面水平放置,操作简单,效率高。
[0007]可选地,支撑装置为多个,多个支撑装置沿结构件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以使得结构件本体的多个局部位置均可微调高度,方便结构件本体的快速调平,对场地的平整度的要求进一步降低。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件,第一支座顶壁上设有通孔,第二支座上设有螺纹孔,顶升件包括螺杆、螺母以及压力轴承,螺杆穿设于通孔和螺纹孔中,螺杆上设有止挡部,止挡部依靠重力将压力轴承压紧于顶壁上,螺杆靠近第一支座的一端套设有螺母,通过设置与所述顶壁之间设置压力轴承,使得螺杆在拧动旋转时,压力轴承能够减小止挡部与第一支座之间的摩擦力,螺杆在通孔中转动,在竖直方向上,螺杆与通孔无相对位移。
[0009]可选地,螺纹孔的侧壁延伸出第二支座的上表面以在第二支座的上表面形成凸台。
[0010]可选地,第二支座呈开口向下的U型,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中的一个的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槽,另一个上与导向槽相对的位置设有滑块,滑块嵌
入导向槽中,以此通过滑块和导向槽的配合来限制第二支座的径向位移。
[0011]可选地,螺杆的中心轴线与导向槽的中心轴线在竖直方向上共面,由此能够减少结构设置的基准面,简化结构设置,使得第二支座相对于第一支座的移动更为顺畅。
[0012]可选地,在水平方向上,螺纹孔的中心轴线朝向远离结构件本体的方向偏离第二支座的中心轴线,由此使得用户在拧动螺杆时操作空间更大、更方便操作。
[00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件,螺杆的远离第一支座的一端设有六方头部,由此方便用户借助工具拧动螺杆旋转。
[00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件,顶升件包括:气缸和驱动部,气缸与驱动部均设于第一支座上,驱动部与气缸电连接,气缸的活塞与第二支座连接,由此通过驱动部驱动气缸的活塞在竖直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二支座在竖直方向相对于第一支座移动,从而实现微调结构件本体的局部高度。
[00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件,第一支座底部设有滑轮,由此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调节结构件本体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0016]可选地,滑轮为万向轮,增加滑轮的自由度,在水平方向上,使得滑轮可沿多个方向移动以使得结构件本体可沿多个位置移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件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件的第二支座的一个角度的局部剖视图;
[0019]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件的第二支座的另一个角度的局部剖视图;
[0020]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件的第一支座的局部剖视图;
[0021]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件的第一支座的侧视图;
[0022]图6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件的第一支座的俯视图;
[0023]图7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件的螺杆的主视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结构件1,
[0026]结构件本体10,支撑装置20,第一支座21,通孔211,滑块212,滑轮214,第二支座22,螺纹孔221,凸台222,导向槽224,顶升件23,螺杆232,六方头部2322,止挡部2324,螺母234,压力轴承236。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件。
[0029]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件本体10;支撑装置20,支撑装置20设于结构件本体10上,支撑装置20为多个,多个支撑装置20沿结构件本体10的周向间隔设置,支撑装置20包括第一支座21、第二支座22以及顶升件23,顶升件
23设于第一支座21上,第二支座22设于顶升件23上,顶升件23与第二支座22连接的部分相对于第一支座21可在竖直方向移动,第二支座22与结构件本体10固定连接。
[0030]具体地,第一支座21支撑于地面上,顶升件23与第二支座22连接的部分相对于第一支座21可在竖直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二支座22相对于第一支座21上下移动,而结构件本体10与第二支座22固定连接,从而通过第二支座22移动带动结构件1局部相对于地面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微调结构件1的局部高度,以使得结构件1整体相对于地面水平放置。
[0031]需要说明的是,结构件1可以为多种大型钢结构件1,本申请不作限制。
[0032]另外,支撑装置20与结构件本体1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或者是铆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装置20与结构件本体10焊接连接。
[003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件1,通过设置顶升件23与第二支座22连接的部分相对于第一支座21可在竖直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二支座22相对于第一支座21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微调结构件1的局部高度,以使得结构件1整体相对于地面水平放置,操作简单,效率高。
[0034]可选地,支撑装置20为多个,多个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件本体;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于所述结构件本体上,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以及顶升件,所述顶升件设于所述第一支座上,所述第二支座设于所述顶升件上,所述顶升件与所述第二支座连接的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支座可在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结构件本体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顶壁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支座上设有螺纹孔,所述顶升件包括螺杆、螺母以及压力轴承,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通孔和所述螺纹孔中,所述螺杆上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依靠重力将所述压力轴承压紧于所述顶壁上,所述螺杆靠近所述第一支座的一端套设有所述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的侧壁延伸出所述第二支座的上表面以在所述第二支座的上表面形成凸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座呈开口向下的U型,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长书胡陈彭上志林文昌钟国辉周磊袁昆郭潇潇曾可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