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爆破开挖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39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爆破开挖体系,包括II区预裂孔、II区缓冲孔、II区主爆孔、I区预裂孔、I区缓冲孔、I区主爆孔、I区辅助孔、内侧转角部分炮孔、外侧转角部分炮孔、基坑坡顶线、基坑坡底线、II区预裂线、II区预裂坡底线、基坑现状坡顶线、基坑现状坡底线、导爆索、地表组合雷管和孔内组合雷管。该爆破开挖基坑改进技术,第一阶段爆破采用逐孔起爆方式降低炸药单耗,第二阶段采用排间起爆,减少地表雷管使用,降低爆破成本,通过每种炮孔采用不同超深,利用爆破漏斗原理,克服传统基坑爆破后,出现根底多底板不平整等诸多问题,通过II区预裂孔先预先完成爆破,控制了爆破振动波对基坑围岩的影响,提高了预裂孔半壁孔痕率。提高了预裂孔半壁孔痕率。提高了预裂孔半壁孔痕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爆破开挖体系


[0001]本技术属于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爆破开挖体系。

技术介绍

[0002]工程建设中基坑开挖是一项重要分部工程,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工程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目前,基坑普遍采用爆破方式进行开挖,为保障拟建构筑物及重要设备安全运行,必须保证基坑边坡稳定,现有基坑爆破普遍采用一次爆破的方式,由于基坑宽度较大及空间限制,易形成后部能量聚集且难以释放造成后侧边坡破坏及前部转角处后冲严重超界,从而必须采用砼墙等强力手段进行边坡支护,而且基坑预裂炮孔半壁孔痕率较低,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基坑爆破开挖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现有基坑爆破普遍采用一次爆破的方式,由于基坑宽度较大及空间限制,易形成后部能量聚集且难以释放造成后侧边坡破坏及前部转角处后冲严重超界,从而必须采用砼墙等强力手段进行边坡支护,而且基坑预裂炮孔半壁孔痕率较低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坑爆破开挖体系,包括II区预裂孔、II区缓冲孔、II区主爆孔、I区预裂孔、I区缓冲孔、I区主爆孔、I区辅助孔、内侧转角部分炮孔、外侧转角部分炮孔、基坑坡顶线、基坑坡底线、II区预裂线、II区预裂坡底线、基坑现状坡顶线、基坑现状坡底线、导爆索、地表组合雷管和孔内组合雷管,所述I区辅助孔的外侧设有I区主爆孔,所述I区主爆孔的外侧设有I区缓冲孔,所述I区缓冲孔的外侧设有I区预裂孔,所述I区预裂孔的外侧设有II区主爆孔,所述II区主爆孔的外侧设有II区缓冲孔,所述II区缓冲孔的外侧设有II区预裂孔,所述外侧转角部分炮孔设置于靠近基坑坡顶线的一侧,所述内侧转角部分炮孔设置于远离基坑坡顶线的一侧,所述地表组合雷管和孔内组合雷管均通过导线与导爆索电连接。
[0005]所述II区预裂孔的孔口应布置在基坑坡顶线上,且II区预裂孔的孔底应设置在基坑坡底线上。
[0006]所述内侧转角部分炮孔应根据炮孔与基坑坡顶线、基坑坡底线和坡面位置关系调整孔深及角度,所述外侧转角部分炮孔应根据现场基坑坡底线情况对倾角及走向进行调整。
[0007]所述II区缓冲孔、I区缓冲孔、I区辅助孔、II区主爆孔和I区主爆孔均采用高精度组合雷管逐孔起爆,所述I区预裂孔和II区预裂孔分别采用不同段别组合管一次起爆的方式进行基坑开挖,控制手段为II区预裂孔采用低段位雷管起爆。
[0008]所述II区预裂孔和I区预裂孔均采用高段位雷管起爆,爆破起爆顺序为II区预裂孔、I区预裂孔、I区辅助孔、I区主爆孔和I区缓冲孔,其起爆器材主要为导爆索、地表组合雷管和孔内组合雷管,预裂爆破采用导爆索起爆,主爆孔爆破采用高精度组合雷管逐孔起爆。
[0009]所述II区预裂孔可随I区预裂孔、I区缓冲孔、I区主爆孔和I区辅助孔及I区主爆孔一同爆破,亦可同II区主爆孔和II区缓冲孔一同起爆,两种方式均可达到预定效果,前者效果最佳。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阶段爆破穿孔与第一阶段爆破破碎的岩石挖运平行作业,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通过对基坑现状坡顶线及现状坡底线测量精确掌握底盘抵抗线大小,进而依据炮孔与基坑坡顶、坡底、坡面位置关系调整孔深及角度,以达到不超界、不欠界的效果,通过第一阶段预裂爆破形成中部掏槽的效果,为第二阶段爆破提供充足自由面及能量释放空间,通过I区预裂孔将第一阶段爆破主爆孔与第二阶段爆破区域进行分割,为第二阶段爆破提供良好穿孔条件,通过改进基坑外侧转角预裂孔及主爆孔和改进基坑内侧转角预裂孔及主爆孔的布置,保证了基坑转角不超界、不欠界,与此同时保证了转角围岩稳定,通过改进基坑爆破网络,第一阶段爆破采用逐孔起爆方式降低炸药单耗,提高爆破质量,第二阶段爆破采用排间起爆的方式减少地表雷管使用进而降低爆破成本,通过每种炮孔采用不同超深,充分利用爆破漏斗原理,克服传统基坑爆破后,出现根底多底板不平整等诸多问题,通过II区预裂孔先预先完成爆破,控制了爆破振动波对基坑围岩的影响,提高了预裂孔半壁孔痕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炮孔设计布置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炮孔设计正剖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炮孔设计侧剖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第一阶段爆破起爆网络图;
[0015]图5为本技术第二阶段爆破起爆网络图。
[0016]图中:1、II区预裂孔;2、II区缓冲孔;3、II区主爆孔;4、I区预裂孔;5、I区缓冲孔;6、I区主爆孔;7、I区辅助孔;8、内侧转角部分炮孔;9、外侧转角部分炮孔;10、基坑坡顶线;11、基坑坡底线;12、II区预裂线;13、II区预裂坡底线;14、基坑现状坡顶线;15、基坑现状坡底线;16、导爆索;17、地表组合雷管;18、孔内组合雷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
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9]请参阅图1

5,一种基坑爆破开挖体系,包括II区预裂孔1、II区缓冲孔2、II区主爆孔3、I区预裂孔4、I区缓冲孔5、I区主爆孔6、I区辅助孔7、内侧转角部分炮孔8、外侧转角部分炮孔9、基坑坡顶线10、基坑坡底线11、II区预裂线12、II区预裂坡底线13、基坑现状坡顶线14、基坑现状坡底线15、导爆索16、地表组合雷管17和孔内组合雷管18,I区辅助孔7的外侧设有I区主爆孔6,I区主爆孔6的外侧设有I区缓冲孔5,I区缓冲孔5的外侧设有I区预裂孔4,I区预裂孔4的外侧设有II区主爆孔3,II区主爆孔3的外侧设有II区缓冲孔2,II区缓冲孔2的外侧设有II区预裂孔1,外侧转角部分炮孔9设置于靠近基坑坡顶线10的一侧,内侧转角部分炮孔8设置于远离基坑坡顶线10的一侧,地表组合雷管17和孔内组合雷管18均通过导线与导爆索16电连接。
[0020]本技术中,II区预裂孔1的孔口应布置在基坑坡顶线10上,且II区预裂孔1的孔底应设置在基坑坡底线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爆破开挖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II区预裂孔(1)、II区缓冲孔(2)、II区主爆孔(3)、I区预裂孔(4)、I区缓冲孔(5)、I区主爆孔(6)、I区辅助孔(7)、内侧转角部分炮孔(8)、外侧转角部分炮孔(9)、基坑坡顶线(10)、基坑坡底线(11)、II区预裂线(12)、II区预裂坡底线(13)、基坑现状坡顶线(14)、基坑现状坡底线(15)、导爆索(16)、地表组合雷管(17)和孔内组合雷管(18),所述I区辅助孔(7)的外侧设有I区主爆孔(6),所述I区主爆孔(6)的外侧设有I区缓冲孔(5),所述I区缓冲孔(5)的外侧设有I区预裂孔(4),所述I区预裂孔(4)的外侧设有II区主爆孔(3),所述II区主爆孔(3)的外侧设有II区缓冲孔(2),所述II区缓冲孔(2)的外侧设有II区预裂孔(1),所述外侧转角部分炮孔(9)设置于靠近基坑坡顶线(10)的一侧,所述内侧转角部分炮孔(8)设置于远离基坑坡顶线(10)的一侧,所述地表组合雷管(17)和孔内组合雷管(18)均通过导线与导爆索(16)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爆破开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II区预裂孔(1)的孔口应布置在基坑坡顶线(10)上,且II区预裂孔(1)的孔底应设置在基坑坡底线(1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爆破开挖体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喜明王哲英张景成王慧珍张志国王忠义李锦云王欢贾帅李天李振民王杰王学志许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