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常减压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1386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8
一种具有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常减压换热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组(E1)、第一电脱盐装置(1)、第二换热器组(E2)、第一初馏塔(2)、第三换热器组(E3)、汽提塔(9)、常压塔(3)和减压塔(4),还包括有第四换热器组(E4)、第二电脱盐装置(5)、第五换热器组(E5)、第二初馏塔(6)、第六换热器组(E6);第六换热器组末端的第二初底油输出端依次与常压塔(3)、减压塔(4)相连,且第一初馏塔(2)或/和第二初馏塔(6)或/和常压塔(3)或/和减压塔(4)出来的油分按照所需工况与第四、第五、第六换热器组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能同时处理两种不同的原油,且能简化换热网络。化换热网络。化换热网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常减压换热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炼油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常减压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常减压换热系统一般具有常压蒸馏装置、减压蒸馏装置及换热装置,主要包括有原油的脱盐、脱水;常压蒸馏;减压蒸馏等工序。目前常减压换热系统中的换热装置多选用板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等普通换热器,如申请号为CN201610978721.9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基于清晰切割的常减压高效节能深拔工艺》(申请公布号为CN107057747A) 公开的方案,这些普通换热器所需的数量多,且配管复杂、占地面积大。
[0003]为简化换热系统,本申请人采用多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来替换普通换热器,并且简化且优化了换热系统及换热工艺,如专利号为ZL201410802568.5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常减压装置换热系统及工艺》(授权公告号为CN104479735B)、申请号为 CN201910687963.6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具有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常减压换热系统及换热工艺》(申请公布号为CN110373222A)公开的方案,这些换热系统中的换热装置数量大大减少。
[0004]但是现有的常减压换热系统中,均仅能处理一种原油,若要同时处理两种不同的原油,则需要大大增加换热装置的数量,使得换热网络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同时处理两种不同的原油,且能简化换热网络的具有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常减压换热系统。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常减压换热系统,包括用于对第一原油进行一次换热的第一换热器组;与第一换热器组末端的第一原油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电脱盐装置;与第一电脱盐装置的输出端相连的用于对脱盐后得到的第一脱后原油进行二次换热的第二换热器组;与第二换热器组末端的第一脱后原油输出端相连的第一初馏塔;与第一初馏塔的底部相连用于对第一脱后原油初馏后得到的第一初底油进行三次换热的第三换热器组;与第三换热器组末端的第一初底油输出端依次相连的汽提塔、常压塔和减压塔,所述第一初馏塔或/和常压塔或/和减压塔或/和汽提塔出来的油分按照所需工况与上述第一换热器组、第二换热器组、第三换热器组相连,以加热上述第一原油、第一脱后原油、第一初底油;所述第一换热器组或/ 和第二换热器组或/和第三换热器组中的至少部分换热器为缠绕管式换热器;
[000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对第二原油进行一次换热的第四换热器组;与第四换热器组末端的第二原油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二电脱盐装置;与第二电脱盐装置的输出端相连的用于对脱盐后得到的第二脱后原油进行二次换热的第五换热器组;与第五换热器组末端的第二脱后原油输出端相连的第二初馏塔;与第二初馏塔的底部相连用于对第二脱后原油初馏后得到的第二初底油进行三次换热的第六换热器组;所述第六换热器组末端的第二初
底油输出端依次与上述的常压塔、减压塔相连,且所述第一初馏塔或/和第二初馏塔或/和常压塔或/和减压塔出来的油分按照所需工况与上述第四换热器组、第五换热器组、第六换热器组相连,以加热上述第二原油、第二脱后原油、第二初底油;所述第四换热器组或/和第五换热器组或/和第六换热器组中的至少部分换热器为缠绕管式换热器。
[0008]优选地,所述缠绕管式换热器为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为具有一个壳程和一个管程的换热器,所述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为具有一个壳程、两个管程的换热器,所述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为具有一个壳程、三个管程的换热器,所述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为具有一个壳程、四个管程的换热器。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组包括有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一、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二和单股流换热器三,所述单股流换热器三为具有一个热介质通道和一个冷介质通道的换热器;
[0010]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包括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四和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五;
[0011]所述第三换热器组包括单股流换热器六和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七,所述单股流换热器六为具有一个热介质通道和一个冷介质通道的换热器;
[0012]所述第四换热器组包括第一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第二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和第三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
[0013]所述第五换热器组包括第四单股流换热器、第五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和第六单股流换热器,所述第四单股流换热器为具有一个热介质通道和一个冷介质通道的换热器,所述第六单股流换热器为具有一个热介质通道和一个冷介质通道的换热器;
[0014]所述第六换热器组包括第七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
[0015]用于接入第一原油的第一管道依次连接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一的壳程、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二的壳程、单股流换热器三的冷介质通道,然后连接第一电脱盐装置;出第一电脱盐装置的管路依次连接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四的壳程、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五的壳程,然后连接第一初馏塔,从第一初馏塔底部出来的用于输送第一初底油的第一管路依次连接单股流换热器六的冷介质通道、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七的壳程,然后连接汽提塔,汽提塔的顶部输出端依次连接所述常压塔和减压塔;
[0016]用于接入第二原油的第二管道依次连接第一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壳程、第二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壳程、第三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壳程,然后连接第二电脱盐装置;出第二电脱盐装置的管路依次连接第四单股流换热器的冷介质通道、第五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壳程、第六单股流换热器的冷介质通道,然后连接第二初馏塔,从第二初馏塔底部出来的用于输送第二初底油的第二管路连接第七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壳程,然后依次连接所述常压塔和减压塔;
[0017]所述第一初馏塔顶部的第一顶部管线连接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一的第一管程后连接下游;所述第一初馏塔顶部的循环管线一连接所述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二的第二管程后返回第一初馏塔;
[0018]所述第二初馏塔顶部的第二顶部管线连接第一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的管程后连接下游;所述第二初馏塔顶部的循环管线二连接所述第二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的第二管程后返回第二初馏塔;
[0019]所述常压塔顶部的顶部循环管线依次连接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二的第一管程、第二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的第一管程后返回常压塔;
[0020]所述常压塔顶部的常顶油气管线连接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一的第二管程后连接下游;
[0021]所述常压塔顶部的第一管线依次连接航煤加氢装置、第五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的第三管程、第三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的第二管程、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二的第四管程后回到航煤加氢装置;
[0022]所述常压塔上部的第二侧线依次连接第五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的第一管程、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二的第三管程后连接下游;
[0023]所述常压塔中部的第三侧线依次连接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常减压换热系统,包括用于对第一原油进行一次换热的第一换热器组(E1);与第一换热器组末端的第一原油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电脱盐装置(1);与第一电脱盐装置(1)的输出端相连的用于对脱盐后得到的第一脱后原油进行二次换热的第二换热器组(E2);与第二换热器组(E2)末端的第一脱后原油输出端相连的第一初馏塔(2);与第一初馏塔(2)的底部相连用于对第一脱后原油初馏后得到的第一初底油进行三次换热的第三换热器组(E3);与第三换热器组末端的第一初底油输出端依次相连的汽提塔(9)、常压塔(3)和减压塔(4),所述第一初馏塔(2)或/和常压塔(3)或/和减压塔(4)或/和汽提塔(9)出来的油分按照所需工况与上述第一换热器组(E1)、第二换热器组(E2)、第三换热器组(E3)相连,以加热上述第一原油、第一脱后原油、第一初底油;所述第一换热器组(E1)或/和第二换热器组(E2)或/和第三换热器组(E3)中的至少部分换热器为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对第二原油进行一次换热的第四换热器组(E4);与第四换热器组末端的第二原油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二电脱盐装置(5);与第二电脱盐装置(5)的输出端相连的用于对脱盐后得到的第二脱后原油进行二次换热的第五换热器组(E5);与第五换热器组末端的第二脱后原油输出端相连的第二初馏塔(6);与第二初馏塔(6)的底部相连用于对第二脱后原油初馏后得到的第二初底油进行三次换热的第六换热器组(E6);所述第六换热器组末端的第二初底油输出端依次与上述的常压塔(3)、减压塔(4)相连,且所述第一初馏塔(2)或/和第二初馏塔(6)或/和常压塔(3)或/和减压塔(4)出来的油分按照所需工况与上述第四换热器组(E4)、第五换热器组(E5)、第六换热器组(E6)相连,以加热上述第二原油、第二脱后原油、第二初底油;所述第四换热器组(E4)或/和第五换热器组(E5)或/和第六换热器组(E6)中的至少部分换热器为缠绕管式换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减压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管式换热器为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为具有一个壳程和一个管程的换热器,所述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为具有一个壳程、两个管程的换热器,所述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为具有一个壳程、三个管程的换热器,所述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为具有一个壳程、四个管程的换热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常减压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组(E1)包括有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一(E101)、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二(E102)和单股流换热器三(E103),所述单股流换热器三(E103)为具有一个热介质通道和一个冷介质通道的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组(E2)包括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四(E104)和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五(E105);所述第三换热器组(E3)包括单股流换热器六(E106)和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七(E107),所述单股流换热器六(E106)为具有一个热介质通道和一个冷介质通道的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组(E4)包括第一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1)、第二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2)和第三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3);所述第五换热器组(E5)包括第四单股流换热器(E204)、第五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5)和第六单股流换热器(E206),所述第四单股流换热器(E204)为具有一个热介质通道和一个冷介质通道的换热器,所述第六单股流换热器(E206)为具有一个热介质通道和一个冷介质通道的换热器;
所述第六换热器组(E6)包括第七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7);用于接入第一原油的第一管道(A1)依次连接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一(E101)的壳程、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二(E102)的壳程、单股流换热器三(E103)的冷介质通道,然后连接第一电脱盐装置(1);出第一电脱盐装置(1)的管路依次连接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四(E104)的壳程、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五(E105)的壳程,然后连接第一初馏塔(2),从第一初馏塔(2)底部出来的用于输送第一初底油的第一管路(B1)依次连接单股流换热器六(E106)的冷介质通道、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七(E107)的壳程,然后连接汽提塔(9),汽提塔(9)的顶部输出端依次连接所述常压塔(3)和减压塔(4);用于接入第二原油的第二管道(A2)依次连接第一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1)的壳程、第二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2)的壳程、第三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3)的壳程,然后连接第二电脱盐装置(5);出第二电脱盐装置(5)的管路依次连接第四单股流换热器(E204)的冷介质通道、第五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5)的壳程、第六单股流换热器(E206)的冷介质通道,然后连接第二初馏塔(6),从第二初馏塔(6)底部出来的用于输送第二初底油的第二管路(B2)连接第七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7)的壳程,然后依次连接所述常压塔(3)和减压塔(4);所述第一初馏塔(2)顶部的第一顶部管线(21)连接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一(E101)的第一管程后连接下游;所述第一初馏塔(2)顶部的循环管线一(22)连接所述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二(E102)的第二管程后返回第一初馏塔(2);所述第二初馏塔(6)顶部的第二顶部管线(61)连接第一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1)的管程后连接下游;所述第二初馏塔(6)顶部的循环管线二(62)连接所述第二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2)的第二管程后返回第二初馏塔(6);所述常压塔(3)顶部的顶部循环管线(31)依次连接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二(E102)的第一管程、第二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2)的第一管程后返回常压塔(3);所述常压塔(3)顶部的常顶油气管线(32)连接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一(E101)的第二管程后连接下游;所述常压塔(3)顶部的第一管线(33)依次连接航煤加氢装置、第五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5)的第三管程、第三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3)的第二管程、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二(E102)的第四管程后回到航煤加氢装置;所述常压塔(3)上部的第二侧线(34)依次连接第五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5)的第一管程、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二(E102)的第三管程后连接下游;所述常压塔(3)中部的第三侧线(35)依次连接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五(E105)的第四管程、第四单股流换热器(E204)的热介质通道、第三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3)的第三管程后连接下游;所述常压塔(3)的第一循环管线(36)依次连接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四(E104)的第一管程后返回常压塔(3);所述常压塔(3)的第二循环管线(37)依次连接单股流换热器六(E106)的热介质通道、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五(E105)的第一管程后返回常压塔(3);所述汽提塔(9)底部之用于输出第一原油汽提后得到的第一重油的第一重油管线(38)依次连接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七(E107)的第一管程、第七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7)
的第一管程、第五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5)的第二管程、第三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3)的第一管程后连接至下游;所述减压塔(4)底部的减渣管线(42)依次连接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七(E107)的第二管程、第六单股流换热器(E206)的热介质通道后分为两股,分别为用于输送减压渣油的第一股减渣管线(41)以及用于输送急冷油的第二股减渣管线,所述第一股减渣管线(41)依次连接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五(E105)的第三管程、单股流换热器三(E103)的热介质通道后连接下游;第二股减渣管线回到减压塔(4);所述减压塔(4)中部的第三管线(44)依次连接第七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7)的第二管程、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五(E105)的第二管程后分为两股,其中第一股第三管线(43)连接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四(E104)的第三管程后连接下游,第二股第三管线回到减压塔(4);所述减压塔(4)上部的第二管线(45)连接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四(E104)的第二管程后分为两股,其中第一股第二管线连接下游,第二股第二管线回到减压塔(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常减压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组(E1)包括有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一(E111)、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二(E112)、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二(E102)和单股流换热器三(E103),所述单股流换热器三(E103)为具有一个热介质通道和一个冷介质通道的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组(E2)包括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四(E104)和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五(E105);所述第三换热器组(E3)包括单股流换热器六(E106)和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七(E107),所述单股流换热器六(E106)为具有一个热介质通道和一个冷介质通道的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组(E4)包括第一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1)、第二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2)和第三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3);所述第五换热器组(E5)包括第四单股流换热器(E204)、第五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5)和第六单股流换热器(E206),所述第四单股流换热器(E204)为具有一个热介质通道和一个冷介质通道的换热器,所述第六单股流换热器(E206)为具有一个热介质通道和一个冷介质通道的换热器;所述第六换热器组(E6)包括第七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7);用于接入第一原油的第一管道(A1)分成两股,且分别连接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一(E111)的壳程、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二(E112)的壳程后相连,然后依次连接至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二(E102)的壳程、单股流换热器三(E103)的冷介质通道,然后连接第一电脱盐装置(1);出第一电脱盐装置(1)的管路依次连接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四(E104)的壳程、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五(E105)的壳程,然后连接第一初馏塔(2),从第一初馏塔(2)底部出来的用于输送第一初底油的第一管路(B1)依次连接单股流换热器六(E106)的冷介质通道、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七(E107)的壳程,然后连接汽提塔(9),汽提塔(9)的顶部输出端依次连接所述常压塔(3)和减压塔(4);用于接入第二原油的第二管道(A2)依次连接第一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1)的壳程、第二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2)的壳程、第三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3)的壳程,然后连接第二电脱盐装置(5);出第二电脱盐装置(5)的管路依次连接第四单股流换热器
(E204)的冷介质通道、第五三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5)的壳程、第六单股流换热器(E206)的冷介质通道,然后连接第二初馏塔(6),从第二初馏塔(6)底部出来的用于输送第二初底油的第二管路(B2)连接第七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7)的壳程,然后依次连接所述常压塔(3)和减压塔(4);所述第一初馏塔(2)顶部的第一顶部管线(21)连接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二(E112)的管程后连接下游;所述第一初馏塔(2)顶部的循环管线一(22)连接所述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二(E102)的第二管程后返回第一初馏塔(2);所述第二初馏塔(6)顶部的第二顶部管线(61)连接第一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1)的管程后连接下游;所述第二初馏塔(6)顶部的循环管线二(62)连接所述第二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2)的第二管程后返回第二初馏塔(6);所述常压塔(3)顶部的顶部循环管线(31)依次连接四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二(E102) 的第一管程、第二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E202)的第一管程后返回常压塔(3);所述常压塔(3)顶部的常顶油气管线(32)连接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一(E111)的管程后连接下游;所述常压塔(3)顶部的第一管线(33)依次连接航煤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慧丽胡兴苗任红亮王健良陈福潭王宇陶江徐伟栋
申请(专利权)人: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