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结构型钢混凝土斜柱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107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结构型钢混凝土斜柱施工方法,涉及型钢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定位、S2:预处理、S3:斜柱中间段型钢安装、S4:斜柱中间段钢筋安装、S5:斜柱中间段模板安装、S6:斜柱中间段混凝土浇筑。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施工方法适用于安装不同倾斜角度的型钢混凝土组合斜柱,尤其对于一些大型地下结构中数量较多且倾角各异的型钢混凝土组合斜柱具有普适性。凝土组合斜柱具有普适性。凝土组合斜柱具有普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结构型钢混凝土斜柱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型钢混凝土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结构型钢混凝土斜柱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导致城市核心区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为满足人们提高出行效率的需求,大型地下轨道交通枢纽被建设开来,在满足枢纽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越来越多造型美观,地下空间使用面积大的枢纽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进入本世纪以来,型钢混凝土结构在建筑领域中发展迅速,型钢的存在使得构件的承载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在枢纽的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经常会应用型钢混凝土斜柱作为承重柱以便获得更大的使用空间和良好的立面效果,然而地下枢纽中型钢混凝土斜柱的施工却相对复杂,面临型钢安装困难和混凝土浇筑振捣不到位等难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地下结构型钢混凝土斜柱施工存在的施工复杂、型钢安装困难、混凝土浇筑振捣不到位、施工方法不具有普适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结构型钢混凝土斜柱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下结构型钢混凝土斜柱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不同倾斜角度的型钢混凝土斜柱,尤其是在地下枢纽主体结构施工中,斜柱数量较多且对斜柱质量有更高要求的工程;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结构型钢混凝土斜柱施工方法,
[0006]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测量定位
[0008]利用三维建模软件REVIT建立整体模型,分别选取上部预留斜柱型钢端部和下部预留斜柱型钢端部相对应的四个点位坐标,再根据现场实际通过全站仪测出相应点位坐标,两者相互校核,无误后根据实测坐标得到斜柱中间段型钢的高度和倾角并进行加工;
[0009]S2:预处理
[0010]将斜柱中间段型钢在加工前对其进行2cm缩尺加工,搭设临时作业平台,在上部预留斜柱型钢南北侧各焊接2个吊耳,斜柱中间段型钢南北侧面上下端焊接4个吊耳;
[0011]S3:斜柱中间段型钢安装
[0012]采用10t手拉葫芦拉拽安装,10t叉车配合平移吊装,吊装就位后采用临时挂板用于临时固结,上、下部预留斜柱型钢与斜柱中间段型钢采用全熔透焊焊接;
[0013]S4:斜柱中间段钢筋安装
[0014]钢筋绑扎时清理施工部位杂物,清查施工高程情况,测放钢筋位置后方可进行绑扎,钢筋绑扎采用同标号砂浆垫块或塑料卡支垫,支垫间距为1m左右,按行列式或交错式摆放,斜柱中间段钢筋与上、下部预留斜柱钢筋采用钢筋接驳器机械连接,中间部位采用单面
焊焊接,焊缝接头错开50%,在焊接位置进行箍筋加密,间距50mm;
[0015]S5:斜柱中间段模板安装
[0016]所述斜柱设计为D=φ1600mm,面板采用t1=20mm厚定型木模板,采用t2=150mm可调节钢带进行加固,第一道距离地面100mm,第二道距离地面400mm,其余以上均按照500mm进行加固,可根据不同斜柱高度进行计算。
[0017]S6:斜柱中间段混凝土浇筑
[0018]结合设计要求,斜柱中间段采用C60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保证混凝土入模后的自密实性,所述斜柱上开设有预留口,所述预留口用以浇筑混泥土,斜柱中间段拆模后,采用塑料薄膜将已浇筑混凝土进行包裹,定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天。
[0019]可选的,所述S2步骤中:
[0020]所述临时作业平台包括卸料平台和斜柱中间段作业平台,所述斜柱中间段作业平台呈环抱斜柱搭设,作业面满铺钢脚手架板,用于上部预留斜柱型钢与斜柱中间段型钢焊接使用。
[0021]可选的,所述S2步骤中:
[0022]所述吊耳在焊接前需进行强度验算,确保吊装安全。
[0023]可选的,在所述S3步骤中:
[0024]所述斜柱中间段型钢安装包括如下操作:
[0025]1)在斜柱中间段型钢与上部预留斜柱型钢部位安装4个10t手拉葫芦,分别为
①→①’

②→②’

③→③’

④→④’
,拉拽起升;
[0026]2)调整斜柱中间段型钢上下位置及水平情况,同时用10t叉车配合平移至安装位置;
[0027]3)测量员对斜柱中间段标高及角度复核无误后,在东西南北四个侧面分别焊接2cm厚临时挂板,用于临时固结;
[0028]4)叉车移除,将焊缝焊接,焊接完成后拆除手拉葫芦。
[0029]可选的,在所述S3步骤中:
[0030]所述斜柱中间段型钢焊接完成后,对上部预留斜柱位置柱头混凝土进行凿除处理。
[0031]可选的,所述斜柱中间段型钢与上下部预留斜柱型钢焊接完成后需对焊缝进行检测,所述焊缝的检测采用超声波探伤仪。
[0032]可选的,在所述S5步骤中:
[0033]模板安装时在斜柱中间段内部焊接一圈钢筋用于定位环箍,外绑混凝土保护层垫块。
[0034]可选的,在所述S6步骤中:
[0035]混凝土从预留口处放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浇筑过程中不断用铁锤敲击模板,预防蜂窝麻面的出现,在顶部缠绕一圈PVC软管,材质选用橡胶注浆管或全断面注浆管,若斜柱中间段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则在模板拆除前采用座浆料进行二次注浆。
[0036]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37](1)本专利技术所述施工方法中,型钢吊装采用叉车配合吊耳的方式,具有吊装方便,所需机械易获得,减少施工时间等优势,同时吊耳在焊接前进行了强度验算,保证了吊装安
全。
[0038](2)本专利技术所述施工方法适用于安装不同倾斜角度的型钢混凝土组合斜柱,尤其对于一些大型地下结构中数量较多且倾角各异的型钢混凝土组合斜柱具有普适性。
[0039](3)本专利技术中的模板安装时采用牛腿形式的浇筑口,同时在模板顶部设置喇叭口,可以更方便的进行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混凝土分层浇筑的方法,能更好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预防蜂窝麻面的发生,保证斜柱混凝土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41]图2为本专利技术斜柱施工方法的型钢安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3]实施例
[0044]如图1

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结构型钢混凝土斜柱施工方法,在施工前,本专利技术还需要对其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以便于使施工方法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展示,达到更好的施工效果,准备工作包括
[0045]1)技术准备:施工前熟悉设计图纸,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结构型钢混凝土斜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定位利用三维建模软件REVIT建立整体模型,分别选取上部预留斜柱型钢端部和下部预留斜柱型钢端部相对应的四个点位坐标,再根据现场实际通过全站仪测出相应点位坐标,两者相互校核,无误后根据实测坐标得到斜柱中间段型钢的高度和倾角并进行加工;S2:预处理将斜柱中间段型钢在加工前对其进行2cm缩尺加工,搭设临时作业平台,在上部预留斜柱型钢南北侧各焊接2个吊耳,斜柱中间段型钢南北侧面上下端焊接4个吊耳;S3:斜柱中间段型钢安装采用10t手拉葫芦拉拽安装,10t叉车配合平移吊装,吊装就位后采用临时挂板用于临时固结,上、下部预留斜柱型钢与斜柱中间段型钢采用全熔透焊焊接;S4:斜柱中间段钢筋安装钢筋绑扎时清理施工部位杂物,清查施工高程情况,测放钢筋位置后方可进行绑扎,钢筋绑扎采用同标号砂浆垫块或塑料卡支垫,支垫间距为1m左右,按行列式或交错式摆放,斜柱中间段钢筋与上、下部预留斜柱钢筋采用钢筋接驳器机械连接,中间部位采用单面焊焊接,焊缝接头错开50%,在焊接位置进行箍筋加密,间距50mm;S5:斜柱中间段模板安装所述斜柱设计为D=φ1600mm,面板采用t1=20mm厚定型木模板,采用t2=150mm可调节钢带进行加固,第一道距离地面100mm,第二道距离地面400mm,其余以上均按照500mm进行加固,可根据不同斜柱高度进行计算。S6:斜柱中间段混凝土浇筑结合设计要求,斜柱中间段采用C60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保证混凝土入模后的自密实性,所述斜柱上开设有预留口,所述预留口用以浇筑混泥土,斜柱中间段拆模后,采用塑料薄膜将已浇筑混凝土进行包裹,定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型钢混凝土斜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所述临时作业平台包括卸料平台和斜柱中间段作业平台,所述斜柱中间段作业平台呈环抱斜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得志马宁艾鹏鹏陈航李然黄永虎唐谟宁耿大新王森朱雄涛王云明朱铭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