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改性硅橡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改性硅橡胶制备融合装置及其方法,包括第一支撑板和融合桶,融合桶的侧壁连通有出料管,融合桶的上端连通有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的上端均连通有进料斗,融合桶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融合桶内腔设置有第一融合腔、第二融合腔,第一融合腔、第二融合腔相互贯通,第一搅拌板位于第一融合腔内,第二搅拌板位于第二融合腔,启动第一电机驱动转杆进行旋转,转杆的转动使第一搅拌板、第二搅拌板进行旋转,通过在第一融合腔、第二融合腔内两层搅拌,使原料、添加剂充分融合。添加剂充分融合。添加剂充分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硅橡胶制备融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改性硅橡胶加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性硅橡胶制备融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硅橡胶为主链由硅和氧原子交替排列构成,硅原子上通常连接有两个有机基团的橡胶。硅橡胶具有无毒无味、不惧高温、抵御严寒、耐水、耐臭氧以及耐气候老化的特性,还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以及化学稳定性,因而,硅橡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热空气老化的作用,硅橡胶高分子链的侧基仍会被氧化,主链也会发生热重排降解,使得硅橡胶丧失物理力学性能。因此,需要通过添加耐热稳定剂提高硅橡胶的耐高温性能,以满足不同温度环境下的使用。
[0003]一般的,硅橡胶耐高温性能的提高通过石墨烯实现。石墨烯是由sp2杂化的碳原子组成,具有单原子层的二维周期蜂窝状点阵结构。石墨烯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燃性以及独特的力学性能。但石墨烯制备困难,且石墨烯用于制备硅橡胶时分散性和稳定性较差,因而制备得到的硅橡胶耐高温性能较差。氧化石墨烯制备方法简单,且由于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含有羟基、羧基以及环氧基等含氧功能团,因而氧化石墨烯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
[0004]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改性硅橡胶制备融合装置在加工时,如果原料加工搅拌不充分,搅拌不均匀,容易使制成的成品合格率低,制成的成品防火耐高温效果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性硅橡胶制备融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改性硅橡胶制备融合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融合桶,所述融合桶的侧壁连通有出料管,所述融合桶的上端连通有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二进料管固定连接在融合桶的表面,所述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的上端均连通有进料斗,所述融合桶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贯穿融合桶,所述转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板,所述转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板,所述融合桶内腔设置有第一融合腔、第二融合腔,所述第一融合腔、第二融合腔相互贯通,所述第一搅拌板位于第一融合腔内,所述第二搅拌板位于第二融合腔。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融合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板,所述转杆贯穿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靠近转杆的一侧为弧面,所述第一导向板的表面朝向转杆弯曲。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融合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靠近转杆的一侧为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板的表面朝向转杆倾斜,所述第一导向板的出口端与第二导向板之间设置有流通槽。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搅拌板、第二搅拌板均呈十字形,所述第一搅拌板、第二搅拌板远离转杆的一端均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刮板,所述橡胶刮板呈半球形。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内壁对称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滑动连接在外管内腔,所述第一滑杆远离外管的一端与橡胶刮板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侧壁开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对应的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内腔相互贯通,所述卡槽内设置有调量球,所述调量球的表面对称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远离调量球的一端与支撑块铰接,所述调量球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贯穿支撑块,所述第二滑杆与支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杆远离调量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板。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表面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输出端与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呈Z字形,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移动板表面,所述转杆贯穿移动板,所述转杆与移动板转动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下端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杆贯穿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导杆滑动连接,所述丝杆位于两个导杆之间。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一种实施如上述的改性硅橡胶制备融合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S1:启动第一电机驱动转杆进行旋转,转杆的转动使第一搅拌板、第二搅拌板进行旋转,通过在第一融合腔、第二融合腔内两层搅拌,使原料、添加剂充分融合;
[0017]S2:在进行S步骤的同时,启动第二电机驱动丝杆进行旋转,通过导杆与移动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使转杆在其轴线方向上做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无死角搅拌;
[0018]S3:通过挡板与调量球之间的相互配合,在第二滑杆轴线方向上移动驱动板调节进料量。
[00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0](1)将原料、添加剂分别从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添加入第一融合腔内,启动第一电机驱动转杆进行旋转,转杆的转动使第一搅拌板、第二搅拌板进行旋转,通过滑槽、滑块、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将原料、添加剂进行搅拌均匀,同时,将融合桶内壁、第一导向板表面、第二导向板表面的物料刮下,通过在第一融合腔、第二融合腔内两层搅拌,使原料、添加剂充分融合,启动第二电机驱动丝杆进行旋转,通过移动板与导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丝杆的转动带动移动板进行移动,从而使第一搅拌板、第二搅拌板在转杆的轴线方向上移动,提高了融合效率。
[0021](2)在第二滑杆轴线方向上移动驱动板,驱动板的移动推动调量球在对应的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内腔移动,从而调节物料进量,通过对挡板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在添
加物料的过程中,物料进入卡槽内。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A
‑
A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搅拌板或第二搅拌板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的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7]图中标号说明:
[0028]1、第一支撑板;2、融合桶;3、出料管;4、第一进料管;5、进料斗;6、第一电机;7、转杆;8、第一搅拌板;9、第一融合腔;10、第二融合腔;11、第二搅拌板;12、第二进料管;13、第一导向板;14、第二导向板;15、流通槽;16、凹槽;17、弹簧;18、橡胶刮板;19、外管;20、第一滑杆;21、滑槽;22、滑块;23、支撑块;24、驱动板;25、第二滑杆;26、调量球;27、挡板;28、卡槽;29、第二支撑板;30、第二电机;31、丝杆;32、导杆;33、移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硅橡胶制备融合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融合桶(2),所述融合桶(2)的侧壁连通有出料管(3),所述融合桶(2)的上端连通有第一进料管(4),所述第一进料管(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料管(12),所述第二进料管(12)固定连接在融合桶(2)的表面,所述第一进料管(4)、第二进料管(12)的上端均连通有进料斗(5),所述融合桶(2)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7),所述转杆(7)贯穿融合桶(2),所述转杆(7)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板(8),所述转杆(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板(11),所述融合桶(2)内腔设置有第一融合腔(9)、第二融合腔(10),所述第一融合腔(9)、第二融合腔(10)相互贯通,所述第一搅拌板(8)位于第一融合腔(9)内,所述第二搅拌板(11)位于第二融合腔(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硅橡胶制备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桶(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板(13),所述转杆(7)贯穿第一导向板(13),所述第一导向板(13)靠近转杆(7)的一侧为弧面,所述第一导向板(13)的表面朝向转杆(7)弯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硅橡胶制备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桶(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板(14),所述第二导向板(14)靠近转杆(7)的一侧为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板(14)的表面朝向转杆(7)倾斜,所述第一导向板(13)的出口端与第二导向板(14)之间设置有流通槽(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硅橡胶制备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板(8)、第二搅拌板(11)均呈十字形,所述第一搅拌板(8)、第二搅拌板(11)远离转杆(7)的一端均开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内固定连接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远离转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刮板(18),所述橡胶刮板(18)呈半球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性硅橡胶制备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6)内固定连接有外管(19),所述外管(19)的内壁对称开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20),所述第一滑杆(20)滑动连接在外管(19)内腔,所述第一滑杆(20)远离外管(19)的一端与橡胶刮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渠艳良,李雷,
申请(专利权)人:派珂纳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