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照明用可与游客互动的智能生态景观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096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夜间照明用可与游客互动的智能生态景观装置及其方法,包括灯杆主体和座椅安装座,所述灯杆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照明灯和太阳能板,所述座椅安装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上活动来连接有座椅板,座椅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互动生态灯,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主动齿轮和传动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夜间照明用可与游客互动的智能生态景观装置及其方法,设置有照明灯实现夜间照明,在内部灯筒内设置有氛围灯,并利用红外线感应器智能检测游客位置,在游客靠近时,自动开启氛围灯,没有游客时,氛围灯处于关闭状态,节能环保。节能环保。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夜间照明用可与游客互动的智能生态景观装置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制造
,特别涉及夜间照明用可与游客互动的智能生态景观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旅游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景区的景点也是种类多样,山、水、石、路、桥、雕像、建筑等各式各样均有,而景区内的灯光主要还是路灯或者纯装饰用的可以缠绕于树上或者景观上的LED线条灯,作为简单的灯光照明或者渲染效果,灯具是一种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电气装置,其观赏性和实用性是灯具必不可少的要素,通过灯具内强大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图案盘、色片盘、棱镜、光圈等),它们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渲染景观的效果,从而吸引大量的游客参观。
[0003]中国专利CN109404834A公开了一种新型仿生态景观灯及园林照明装置,包括照明灯,花盆,立柱,水管,喷头,集水箱,电磁阀,加强板,基座,摆放台,太阳能板,支架,光伏控制器,蓄电池,湿度控制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和USB接口,所述太阳能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的顶端;所述光伏控制器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的内部顶端;所述蓄电池通过螺栓固定在光伏控制器的下方;所述USB接口嵌装在立柱的侧部,位于摆放台的下方。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板,光伏控制器和USB接口的设置,太阳能板通过光伏控制器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里,由蓄电池向设备进行供电,游客手机没电时,可以通过USB接口进行临时应急充电,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0004]该申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但是该申请中的照明装置没有设置互动功能,游客只能进行欣赏,趣味性不足,且在没有游客观赏时,设备一直工作,不够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夜间照明用可与游客互动的智能生态景观装置及其方法,设置有照明灯实现夜间照明,在内部灯筒内设置有氛围灯,并利用红外线感应器检测游客位置,在游客靠近时,自动开启氛围灯,活跃景区氛围;设置有座椅板,在游客坐下休息时,带到螺旋柱下移,螺旋柱带动限位槽旋转,主动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将拉扯线的一端进行放松,推送弹簧失去拉力复位,推动内部灯筒向外部灯筒的一端移动,控制仿生花瓣开花,提升游客的体验感;还可以在景区的台阶上设置互动生态灯,游客踩踏台阶,控制仿生花瓣模仿鲜花开放,给游客一种步步生花的体验感;座椅安装座内设置有动力组件,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交错分布,且每两个主动齿轮之间均设置有一个传动齿轮,主动齿轮旋转时经过传动齿轮传动,使得所有的主动齿轮均能朝一个方向旋转,另外当只有部分主动齿轮旋转时,通过传动齿轮传动,也能实现所有的传动主动齿轮旋转,进而保证了座椅板整体升降,防止座椅板或者台阶倾斜,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夜间照明用可与游客互动的智能生态景观装置,包括灯杆主体和座椅安装座,所述灯杆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照明灯和太阳能板,所述座椅安装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上活动来连接有座椅板,座椅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互动生态灯,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主动齿轮和传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的下端均通过轴承与凹槽活动连接,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齿轮的上端开设有绕线槽,绕线槽内设置有拉扯线,拉扯线与互动生态灯连接,所述互动生态灯包括生态灯杆、外部灯筒和内部灯筒,生态灯杆的下端与座椅安装座固定连接,生态灯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外部灯筒,外部灯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内部灯筒。
[0007]优选的,所述灯杆主体和座椅安装座上设置有仿生植物,照明灯设置成花型结构,照明灯和互动生态灯均与太阳能板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座椅板下表面的四角上设置有导向柱,座椅安装座内设置有与导向柱相匹配的活动孔,导向柱的下端延伸至活动孔内,导向柱上套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下端与活动孔固定连接,座椅板的下端延伸至座椅安装座上的凹槽内,且座椅板的下端设置有限位条,座椅板的下表面等距离的设置有螺旋柱,螺旋柱与主动齿轮活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上端的中心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与螺旋柱卡合连接,限位槽下端的主动齿轮为空心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交错分布,且每两个主动齿轮之间均设置有一个传动齿轮。
[0011]优选的,所述外部灯筒的一端铰连接有翻动板,翻动板的外部套接有仿生花瓣,翻动板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拉环,拉环上套接有拉杆,拉杆与内部灯筒活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内部灯筒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与拉杆的一端套接,内部灯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弹簧支撑板,内部灯筒上套接有推送弹簧,推送弹簧的一端与弹簧支撑板连接,推送弹簧的另一端与外部灯筒的端口连接,内部灯筒的下端与拉扯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内部灯筒靠近限位环的一端设置有氛围灯。
[0013]优选的,所述拉扯线与氛围灯线路均贯穿生态灯杆。
[0014]优选的,所述外部灯筒的外壁上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红外线感应器与氛围灯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夜间照明用可与游客互动的智能生态景观装置的实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S1:太阳能板在白天吸收太阳能,并转换成电能存储在灯杆主体内,夜间供照明灯和氛围灯使用;
[0017]S2:照明灯在夜间常亮,当红外线感应器检测到有游客靠近时,开启氛围灯,氛围灯亮起时,能够通过翻动板和仿生花瓣透光,起到烘托氛围的作用;
[0018]S3:游客好奇氛围灯亮起,可以走近查看,来到座椅安装座旁可以通过座椅板小坐一会,当游客坐到座椅板上,座椅板挤压复位弹簧收缩,座椅板下沉;
[0019]S4:螺旋柱带动限位槽旋转,从而控制了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将拉扯线的一端进行放松,推送弹簧失去拉力复位,推动内部灯筒向外部灯筒的一端移动;
[0020]S5:限位环推送翻动板旋转张开,仿生花瓣模仿鲜花开放,氛围灯失去遮挡,发挥
最大提升氛围的效果。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夜间照明用可与游客互动的智能生态景观装置及其方法,设置有照明灯实现夜间照明,在内部灯筒内设置有氛围灯,并利用红外线感应器智能检测游客位置,在游客靠近时,自动开启氛围灯,没有游客时,氛围灯处于关闭状态,节能环保;
[0023]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夜间照明用可与游客互动的智能生态景观装置及其方法,设置有座椅板,在游客坐下休息时,带到螺旋柱下移,螺旋柱带动限位槽旋转,主动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将拉扯线的一端进行放松,推送弹簧失去拉力复位,推动内部灯筒向外部灯筒的一端移动,控制仿生花瓣开花,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0024]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夜间照明用可与游客互动的智能生态景观装置及其方法,还可以在景区的台阶上设置互动生态灯,游客踩踏台阶,控制仿生花瓣模仿鲜花开放,给游客一种步步生花的体验感;
[0025]4、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夜间照明用可与游客互动的智能生态景观装置,包括灯杆主体(1)和座椅安装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照明灯(11)和太阳能板(12),所述座椅安装座(2)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动力组件(3),动力组件(3)上活动来连接有座椅板(21),座椅安装座(2)的一侧设置有互动生态灯(4),所述动力组件(3)包括主动齿轮(31)和传动齿轮(32),主动齿轮(31)和传动齿轮(32)的下端均通过轴承与凹槽活动连接,主动齿轮(31)与传动齿轮(32)啮合,传动齿轮(32)的上端开设有绕线槽(321),绕线槽(321)内设置有拉扯线(322),拉扯线(322)与互动生态灯(4)连接,所述互动生态灯(4)包括生态灯杆(41)、外部灯筒(42)和内部灯筒(43),生态灯杆(41)的下端与座椅安装座(2)固定连接,生态灯杆(4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外部灯筒(42),外部灯筒(4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内部灯筒(4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间照明用可与游客互动的智能生态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主体(1)和座椅安装座(2)上设置有仿生植物,照明灯(11)设置成花型结构,照明灯(11)和互动生态灯(4)均与太阳能板(12)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间照明用可与游客互动的智能生态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板(21)下表面的四角上设置有导向柱(22),座椅安装座(2)内设置有与导向柱(22)相匹配的活动孔,导向柱(22)的下端延伸至活动孔内,导向柱(22)上套接有复位弹簧(221),复位弹簧(221)的下端与活动孔固定连接,座椅板(21)的下端延伸至座椅安装座(2)上的凹槽内,且座椅板(21)的下端设置有限位条(211),座椅板(21)的下表面等距离的设置有螺旋柱(212),螺旋柱(212)与主动齿轮(31)活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夜间照明用可与游客互动的智能生态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31)上端的中心设置有限位槽(311),限位槽(311)与螺旋柱(212)卡合连接,限位槽(311)下端的主动齿轮(31)为空心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间照明用可与游客互动的智能生态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31)与传动齿轮(32)交错分布,且每两个主动齿轮(31)之间均设置有一个传动齿轮(3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间照明用可与游客互动的智能生态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灯筒(42)的一端铰连接有翻动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亚曦李令陈伟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再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