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可靠性开放式线槽布线系统装置,包括机体外壳,机体外壳的内部开设有线槽孔,机体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弹簧杆,弹簧杆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罩,机体外壳的内部弹性连接有受力板,受力板远离挤压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盘带动转轴进行旋转,从而使弹簧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带动挤压罩进行移动,通过挤压罩与受力板的配合使用,从而挤压气囊,使气囊内部的气体从吹气阀中喷出,对线槽孔进行清理,通过挤压罩与移动罩的配合使用,从而使推动块移动,通过滑动柱与拉伸块的配合使用,使固定板对线缆进行固定,防止其缠绕在一起。防止其缠绕在一起。防止其缠绕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可靠性开放式线槽布线系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线槽布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可靠性开放式线槽布线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线槽布线板也称为电缆线板槽,提供临时电路、管路的安防产品,隶属橡胶制品,起作用是将裸露在外的电缆、电线或者其它管线敷设于内槽当中,提供一个连续、安全的穿越通道,避免其直接裸露引发的各类安全隐患,但是由于线槽板一直处于外界,容易使外界的杂物与灰尘吸附在线槽孔的表面,不仅会形成堵塞,而且灰尘进入到线路的内部,容易造成电路的短路,并且线缆在其内部的线槽中,在长时间的挤压下,会使其缠绕在一起,不仅影响电路的串流,而且线缆的表面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技术目的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高可靠性开放式线槽布线系统装置,通过转盘带动转轴进行旋转,从而使弹簧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带动挤压罩进行移动,通过挤压罩与受力板的配合使用,从而挤压气囊,使气囊内部的气体从吹气阀中喷出,对线槽孔进行清理,通过挤压罩与移动罩的配合使用,从而使推动块移动,通过滑动柱与拉伸块的配合使用,使固定板对线缆进行固定,防止其缠绕在一起。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开放式线槽布线系统装置,包括机体外壳,机体外壳的内部开设有线槽孔,机体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弹簧杆,弹簧杆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罩,机体外壳的内部弹性连接有受力板,受力板远离挤压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远离受力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囊,气囊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气管,气管远离气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吹气阀,机体外壳的内部弹性连接有移动罩,移动罩远离挤压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衔接杆,衔接杆的外围固定连接有推动块,推动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柱,推动块远离衔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机体外壳的内部弹性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靠近机体外壳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固定板远离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伸块。
[0007]优选的,线槽孔均匀分布在机体外壳的两侧,转盘位于机体外壳两侧正中心的位置。
[0008]优选的,转轴位于转盘内部圆心的位置,弹簧杆与挤压罩的数量相同,且弹簧杆与挤压罩均匀分布在转轴的外围。
[0009]优选的,挤压罩与受力板处于同一平面上,受力板与压缩弹簧对称分布在机体外壳的内。
[0010]优选的,气囊对称分布在机体外壳的内部,且气囊固定连接在机体外壳的内壁上。
[0011]优选的,吹气阀与线槽孔的数量相同,移动罩与挤压罩处于同一平面上。
[0012]优选的,伸缩杆对称分布在机体外壳的内部,且伸缩杆远离推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机体外壳的内壁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转盘带动转轴进行旋转,从而使弹簧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带动挤压罩进行移动,通过挤压罩与受力板的配合使用,从而挤压气囊,使气囊内部的气体从吹气阀中喷出,对线槽孔进行清理,通过挤压罩与移动罩的配合使用,从而使推动块移动,通过滑动柱与拉伸块的配合使用,使固定板对线缆进行固定,防止其缠绕在一起。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可靠性开放式线槽布线系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可靠性开放式线槽布线系统装置的侧面结构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可靠性开放式线槽布线系统装置的侧面结构主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可靠性开放式线槽布线系统装置的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可靠性开放式线槽布线系统装置的图2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
[0019]附图标记:1、机体外壳;2、线槽孔;3、转盘;4、转轴;5、弹簧杆;6、挤压罩;7、受力板;8、压缩弹簧;9、气囊;10、气管;11、吹气阀;12、移动罩;13、衔接杆;14、推动块;15、滑动柱;16、伸缩杆;17、固定板;18、复位弹簧;19、拉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1]如图1
‑
5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可靠性开放式线槽布线系统装置,包括机体外壳1,机体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线槽孔2,机体外壳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3,转盘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弹簧杆5,弹簧杆5远离转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罩6,机体外壳1的内部弹性连接有受力板7,受力板7远离挤压罩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8,压缩弹簧8远离受力板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囊9,气囊9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气管10,气管10远离气囊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吹气阀11,机体外壳1的内部弹性连接有移动罩12,移动罩12远离挤压罩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衔接杆13,衔接杆13的外围固定连接有推动块14,推动块1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柱15,推动块14远离衔接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6,机体外壳1的内部弹性连接有固定板17,固定板17靠近机体外壳1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8,固定板17远离伸缩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伸块19。
[0022]本技术中,通过机体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线槽孔2,从而使线缆分布在线槽孔2
的内部,通过转盘3的旋转带动其内部的转轴4进行转动,通过转轴4的旋转带动其外围的弹簧杆5进行转动,从而使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带动挤压罩6进行移动,通过挤压罩6的移动与机体外壳1内部的受力板7接触,从而使受力板7挤压压缩弹簧8,通过压缩弹簧8的压缩,从而对气囊9进行挤压,使气囊9内部的气体进入到气管10的内部,最终从吹气阀11中吹出,由于吹气阀11固定连接在线槽孔2的外围,所以对线槽孔2进行清理,通过弹簧杆5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带动挤压罩6进行移动,从而对移动罩12产生挤压,通过移动罩12与衔接杆13的配合使用,从而带动推动块14进行移动,通过推动块14的移动带动滑动柱15进行移动,通过滑动柱15与拉伸块19的配合使用,从而带动固定板17进行移动,使固定板17对线槽孔2内部的线缆进行固定,防止线缆缠绕的效果。
[002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线槽孔2均匀分布在机体外壳1的两侧,转盘3位于机体外壳1两侧正中心的位置。
[0024]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线槽孔2均匀分布在机体外壳1的内部,从而使线缆均匀分布在线槽孔2的内部。
[002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转轴4位于转盘3内部圆心的位置,弹簧杆5与挤压罩6的数量相同,且弹簧杆5与挤压罩6均匀分布在转轴4的外围。
[0026]需要说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可靠性开放式线槽布线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外壳(1),机体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线槽孔(2),机体外壳(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3),转盘(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弹簧杆(5),弹簧杆(5)远离转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罩(6),机体外壳(1)的内部弹性连接有受力板(7),受力板(7)远离挤压罩(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8),压缩弹簧(8)远离受力板(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囊(9),气囊(9)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气管(10),气管(10)远离气囊(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吹气阀(11),机体外壳(1)的内部弹性连接有移动罩(12),移动罩(12)远离挤压罩(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衔接杆(13),衔接杆(13)的外围固定连接有推动块(14),推动块(1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柱(15),推动块(14)远离衔接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6),机体外壳(1)的内部弹性连接有固定板(17),固定板(17)靠近机体外壳(1)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8),固定板(17)远离伸缩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伸块(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德俊,左翔,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纳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