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自动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070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管自动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所述套管自动加工装置包括桌架,所述桌架上设有桌板,所述桌板上设有检测机构、套管夹持机构、字符压印机构、滚筋机构、冲孔传送机构、攻丝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套管的两端是否有内倒角,且将两端有内倒角的套管送入套管夹持机构中;所述套管夹持机构用于将套管横向固定;所述字符压印机构用于对套管的圆周外侧压印字符;所述滚筋机构用于套管滚压内凸筋;所述冲孔传送机构用于接收套管夹持机构中的套管并完成冲孔,然后将冲孔后的套管送入攻丝机构中,所述攻丝机构用于攻丝,该套管自动加工装置能实现套管加工,进而代替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成本,同时保证套管加工质量的统一。一。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管自动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电气管材套管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套管自动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工程建设中对于电气线路的施工越来越严格,为了保证电气线路的安全可靠,通常会将电线穿插在线管内,因单根线管的长度有限,通常需要套管将两根线管连接;如图1所示,现有的套管包括管体01a,管体01a的中部滚压有内凸筋01b,设置内凸筋01b便于插入的线管定位;管体01a的外侧在内凸筋01b的两侧设有螺纹孔01c,设置螺纹孔01c以便于螺栓旋入将线管锁紧在套管内;另外,为了方便套管使用者识别套管的类型,通常会在管体的圆周外侧压印上套管的型号等信息,而且为了便于线管由套管的两端插入,会在套管的开口端设置内倒角01d,现有的套管生产均是由人工分步骤加工完成,不仅效率低,而且加工的产品质量不统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套管自动加工装置以自动实现套管加工,进而代替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成本,同时保证套管加工质量的统一。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套管自动加工装置,包括桌架,所述桌架上设有桌板,所述桌板上设有检测机构、套管夹持机构、字符压印机构、滚筋机构、冲孔传送机构、攻丝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套管的两端是否有内倒角,且将两端有内倒角的套管送入套管夹持机构中;所述套管夹持机构用于将套管横向固定;所述字符压印机构用于对固定在套管夹持机构中的套管的圆周外侧压印字符;所述滚筋机构用于对固定在套管夹持机构中的套管滚压内凸筋;所述冲孔传送机构用于接收套管夹持机构中的套管并完成冲孔,然后将冲孔后的套管送入攻丝机构中,所述攻丝机构用于对套管上加工的冲孔进行攻丝并送出。
[0005]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内沿前后方向设有贯穿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沿前后方向滑动连接有推送块,所述推送块内沿左右方向设有用于放置套管的放置槽,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前端固定设有用于驱动推送块在第一滑槽内滑动的第一检测气缸;所述第一安装块内在靠近后端处沿左右方向设有贯穿的推送槽,所述推送槽与第一滑槽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块内在靠近前端处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塞规,两个塞规同轴且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推送块运动至第一滑槽的前端时,放置槽与塞规处于同轴位置,在推送块运动至第一滑槽的后端时,放置槽与推送槽同轴且全等;所述支撑板在第一安装块的右侧固定设有第二检测气缸,所述第二检测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设有位于推送槽内的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用于将套管由放置槽推送至推送槽的左端;所述第一安装块内在靠近推送槽的左端设有第一下料组件,所述第一下料组件用于将两端均设有内倒角的套管送出;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左侧,以及支撑板
在第一安装块的左侧均固定设有第三检测气缸,两个第三检测气缸分别与两个塞规连接;在两个第三检测气缸伸出时,两个塞规相向运动,在两个第三检测气缸收缩时,两个塞规背向运动;所述两个第三检测气缸内均设有磁性开关,所述磁性开关用于检测第三检测气缸是否伸出到位。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料组件包括第一下料块和第一下料气缸,所述第一安装块沿竖直方向设有与推送槽连通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靠近推送槽的左端位置处;所述第一下料块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一下料气缸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块的下端,所述第一下料气缸的伸缩端与第一下料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料块内设有后侧开口的下料槽口,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后侧在下料槽口处设有向下倾斜设置的下料斗;在第一下料气缸驱动第一下料块沿第二滑槽运动至上端位置时,下料槽口正对下料斗的上端开口,在第一下料气缸驱动第一下料块沿第二滑槽运动至下端位置时,下料槽口与推送槽同轴且全等;所述第一下料块在下料槽口的下侧设有下料斜面,在下料槽口正对下料斗的上端开口时,所述下料斜面用于将套管导入下料斗内;所述第一安装块内在下料斗的下方沿前后方向设有与推送槽连通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靠近推送槽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后侧固定设有两个螺杆,两螺杆之间滑动连接有阻力块,每个螺杆上均套接有用于迫使阻力块伸入推送槽内的第一弹簧;所述阻力块在伸入推送槽内的一端设有下斜面和右斜面。
[0007]进一步的,所述套管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内转动连接有轴座,所述轴座内在回转中心处设有左右贯穿的轴孔,所述轴孔内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有用于插入套管内的轴杆;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左侧固定设有第二下料块,所述第二下料块的左侧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设有左右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与轴孔同轴;所述连接板的左侧固定设有送料块,所述送料块内沿左右方向设有与通孔同轴的送料槽;所述下料斗的下端出口与送料槽连通,所述下料斗用于将套管送入送料槽内;所述送料块的左端固定设有第一夹持气缸,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的伸缩端转动连接有位于送料槽内的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用于将送料槽内的套管推送到轴杆上;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右侧设有多根向右延伸的支撑杆,多根支撑杆之间固定设有气缸板,所述气缸板上固定设有第三夹持气缸,所述第三夹持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设有右连接套,所述轴杆的右端伸入右连接套内且与右连接套转动连接;所述右连接套内设有右轴承,所述右轴承的外圈与右连接套过盈配合,所述右轴承的内圈与轴杆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设有左连接杆,所述第二推杆的左端设有供左连接杆伸入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于左轴承,所述左轴承的外圈与安装孔的内侧壁过盈配合,所述左轴承的内圈与左连接杆过盈配合;所述第二下料块内设有向后向下延伸的第一下料槽,所述第一下料槽用于将套管导出。
[0008]进一步的,所述字符压印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座的上端,所述第二安装块上沿垂直于轴杆方向固定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上固定设有字板,所述字板沿垂直于轴杆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固定设有压印气缸,所述压印气缸的伸缩端与第一滑座固定连接用于驱动字板沿第一滑轨运动;在压印气缸伸出时,所述字板上设有字符凸模的侧面压紧在套管的圆周外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滚筋机构包括滚筋转轴,所述桌板上设有左安装座和右安装座,所
述滚筋转轴转动连接在左安装座和右安装座之间且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滚筋转轴上在左安装座和右安装座之间固定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侧设有切槽,所述转盘的圆周外侧设有凸筋模,所述第二下料块的前端设有供转盘旋入的避让槽口,所述轴杆上设有与凸筋模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滚筋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右安装座上固定设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左端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减速机的右端固定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减速机右端的输入轴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冲孔传送机构包括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沿前后方向固定在桌板上,所述第一导轨的前端位于第一下料槽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导轨上沿前后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在靠近前端设有前卡槽、在靠近后端设有后卡槽,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管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架,所述桌架上设有桌板,所述桌板上设有检测机构、套管夹持机构、字符压印机构、滚筋机构、冲孔传送机构、攻丝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套管的两端是否有内倒角,且将两端有内倒角的套管送入套管夹持机构中;所述套管夹持机构用于将套管横向固定;所述字符压印机构用于对固定在套管夹持机构中的套管的圆周外侧压印字符;所述滚筋机构用于对固定在套管夹持机构中的套管滚压内凸筋;所述冲孔传送机构用于接收套管夹持机构中的套管并完成冲孔,然后将冲孔后的套管送入攻丝机构中,所述攻丝机构用于对套管上加工的冲孔进行攻丝并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内沿前后方向设有贯穿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沿前后方向滑动连接有推送块,所述推送块内沿左右方向设有用于放置套管的放置槽,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前端固定设有用于驱动推送块在第一滑槽内滑动的第一检测气缸;所述第一安装块内在靠近后端处沿左右方向设有贯穿的推送槽,所述推送槽与第一滑槽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块内在靠近前端处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塞规,两个塞规同轴且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推送块运动至第一滑槽的前端时,放置槽与塞规处于同轴位置,在推送块运动至第一滑槽的后端时,放置槽与推送槽同轴且全等;所述支撑板在第一安装块的右侧固定设有第二检测气缸,所述第二检测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设有位于推送槽内的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用于将套管由放置槽推送至推送槽的左端;所述第一安装块内在靠近推送槽的左端设有第一下料组件,所述第一下料组件用于将两端均设有内倒角的套管送出;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左侧,以及支撑板在第一安装块的左侧均固定设有第三检测气缸,两个第三检测气缸分别与两个塞规连接;在两个第三检测气缸伸出时,两个塞规相向运动,在两个第三检测气缸收缩时,两个塞规背向运动;所述两个第三检测气缸内均设有磁性开关,所述磁性开关用于检测第三检测气缸是否伸出到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管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料组件包括第一下料块和第一下料气缸,所述第一安装块沿竖直方向设有与推送槽连通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靠近推送槽的左端位置处;所述第一下料块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一下料气缸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块的下端,所述第一下料气缸的伸缩端与第一下料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料块内设有后侧开口的下料槽口,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后侧在下料槽口处设有向下倾斜设置的下料斗;在第一下料气缸驱动第一下料块沿第二滑槽运动至上端位置时,下料槽口正对下料斗的上端开口,在第一下料气缸驱动第一下料块沿第二滑槽运动至下端位置时,下料槽口与推送槽同轴且全等;所述第一下料块在下料槽口的下侧设有下料斜面,在下料槽口正对下料斗的上端开口时,所述下料斜面用于将套管导入下料斗内;所述第一安装块内在下料斗的下方沿前后方向设有与推送槽连通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靠近推送槽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后侧固定设有两个螺杆,两螺杆之间滑动连接有阻力块,每个螺杆上均套接有用于迫使阻力块伸入推送槽内的第一弹簧;所述阻力块在伸入推送槽内的一端设有下斜面和右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管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内转动连接有轴座,所述轴座内在回转中心处设有左右贯穿的轴孔,所述轴孔内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有用于插入套管内的轴杆;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左侧固定设有第二下料块,所述第二下料块的左侧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设有左右贯穿
的通孔,所述通孔与轴孔同轴;所述连接板的左侧固定设有送料块,所述送料块内沿左右方向设有与通孔同轴的送料槽;所述下料斗的下端出口与送料槽连通,所述下料斗用于将套管送入送料槽内;所述送料块的左端固定设有第一夹持气缸,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的伸缩端转动连接有位于送料槽内的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用于将送料槽内的套管推送到轴杆上;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右侧设有多根向右延伸的支撑杆,多根支撑杆之间固定设有气缸板,所述气缸板上固定设有第三夹持气缸,所述第三夹持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设有右连接套,所述轴杆的右端伸入右连接套内且与右连接套转动连接;所述右连接套内设有右轴承,所述右轴承的外圈与右连接套过盈配合,所述右轴承的内圈与轴杆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设有左连接杆,所述第二推杆的左端设有供左连接杆伸入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于左轴承,所述左轴承的外圈与安装孔的内侧壁过盈配合,所述左轴承的内圈与左连接杆过盈配合;所述第二下料块内设有向后向下延伸的第一下料槽,所述第一下料槽用于将套管导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管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字符压印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座的上端,所述第二安装块上沿垂直于轴杆方向固定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上固定设有字板,所述字板沿垂直于轴杆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固定设有压印气缸,所述压印气缸的伸缩端与第一滑座固定连接用于驱动字板沿第一滑轨运动;在压印气缸伸出时,所述字板上设有字符凸模的侧面压紧在套管的圆周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管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筋机构包括滚筋转轴,所述桌板上设有左安装座和右安装座,所述滚筋转轴转动连接在左安装座和右安装座之间且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滚筋转轴上在左安装座和右安装座之间固定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侧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昌林沈智毅胡修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三灵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