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冷却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55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冷却套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外侧的衬套,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壳体在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之间设置有隔条,壳体具有多条沿周向设置且能够供冷却液流通的冷却通道,多条冷却通道轴向间隔分布,且分别与冷却液进口以及冷却液出口连通,隔条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冷却通道连通的冷却进口和冷却出口,冷却进口和冷却出口靠近壳体的另一端,隔条内设置有辅助冷却区域,辅助冷却区域与冷却进口和冷却出口连通;优点是能减少噪音且散热效果好。优点是能减少噪音且散热效果好。优点是能减少噪音且散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冷却套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冷却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随着电机功率的增大,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增加,产生的热量会严重影响电机的运作,为了使电机维持在最佳效能、并延长其使用年限,电机在运转时所产生的热量必须被适当排除,目前通常通过相应的冷却系统将这些热量带出,有在电机壳外壁加散热片的,也有在外壁设水冷结构的。
[0003]采用外壁设水冷结构的冷却套结构,一般壳体和衬套,壳体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形成有螺旋流道结构,衬套的外壁面与壳体的相贴合以实现螺旋流道结构的周向封闭,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增大螺旋流道的散热面积,进而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但是上述结构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点:1、采用螺旋流道结构流动阻力大,需要较大的水泵提供动力,并且在靠近入、出水口的液体流速过高,会产生较大噪音;2、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之间通常通过隔条进行隔离,这样就存在冷却死区,液体在壳体表面的循环面积覆盖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减少噪音且散热效果好的电机冷却套结构。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机冷却套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外侧的衬套,所述的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的壳体在所述的冷却液进口和所述的冷却液出口之间设置有隔条,所述的壳体具有多条沿周向分布且能够供冷却液流通的冷却通道,多条冷却通道轴向间隔分布,且分别与所述的冷却液进口以及所述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的隔条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的冷却通道连通的冷却进口和冷却出口,所述的冷却进口和所述的冷却出口靠近所述的壳体的另一端,所述的隔条内设置有辅助冷却区域,所述的辅助冷却区域与所述的冷却进口和所述的冷却出口连通。
[0006]所述的壳体在所述的隔条的一侧开设有进液引流区域,所述的进液引流区域与所述的冷却液进口相连通,所述的进液引流区域在靠近所述的冷却液进口处设置有进液缓冲坑。该结构中,进液引流区域的设置用于将冷却液引导至多条冷却通道中,进液缓冲坑的设置则防止冷却液的流速过快,使得冷却液的分布更为均匀,从而起到良好的降温作用。
[0007]所述的隔条靠近所述的进液引流区域的一侧具有用于使冷却液朝远离所述的进液缓冲坑方向偏转的第一弧形引导部。该结构中,第一弧形引导部与冷却通道之间的距离由下往上递减,这是由于冷却液由冷却液进口进入到壳体内部时,流速较大,第一弧形引导部与最下端冷却通道之间的距离为最大,当冷却液接触到第一弧形引导部后能够返流至冷却通道内,而远离进液缓冲坑的冷却液流速得到降低,因此将第一弧形引导部与上端的冷却通道之间的距离设置为递减,以实现将引导冷却液均匀流向不同的冷却通道的目的,并
且第一弧形引导部的设置能够使冷却液在进液引流区域形成紊流,使得进液引流区域降温效果显著。
[0008]所述的壳体在所述的隔条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液引流区域,所述的出液引流区域与所述的冷却液出口相连通,所述的出液引流区域在靠近所述的冷却液出口处设置有出液缓冲坑。该结构中,出液引流区域的设置用于将冷却液引导至冷却液出口处,出液缓冲坑的设置则防止冷却液的流速过快,以防止对管路造成损伤。
[0009]所述的隔条靠近所述的出液引流区域的一侧具有用于使冷却液朝靠近所述的出液缓冲坑方向偏转的第二弧形引导部。该结构中,第二弧形引导部的设置用于将由不同冷却通道流出的冷却液顺利导向冷却液出口,实现冷却液的循环利用,并且第二弧形引导部的设置能够使冷却液在出液引流区域形成紊流,使得出液引流区域降温效果显著。
[0010]所述的辅助冷却区域内设置有沿轴向分布的分隔条,所述的分隔条将所述的辅助冷却区域分为相互连通的进液区域和出液区域,所述的进液区域与所述的冷却进口相连通,所述的出液区域与所述的冷却出口相连通。该结构中,分隔条的设置用于将辅助冷却区域分为相互连通的进液区域和出液区域,以延长冷却液在辅助冷却区域的停留时间,其中进液区域与冷却进口相连通,出液区域与冷却出口相连通,这样冷却液由却进口进入到进液区域后,再由进液区域流向冷却出口,使得最大程度提高冷却液在壳体表面的循环面积覆盖率。
[0011]所述的壳体的侧壁上沿周向固定有多条肋条,多条所述的肋条在所述的壳体的轴向方向上彼此分离配置,且相邻两条所述的肋条之间形成所述的冷却通道。该结构中,通过沿周向设置的肋条,形成了多个冷却通道,因此冷却液容易沿周向流动,且压力损失降低,其结果是,冷却能力得以提高。
[0012]每条所述的肋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弧导向面。其好处在于减少冷却液对肋条的冲击,并能顺利将冷却液导流至冷却通道。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多条冷却通道的设置使得冷却液容易沿周向流动,且压力损失降低,在提高电机的冷却能力的同时也减少了噪音的产生;辅助冷却区域的设置使得冷却液能够经冷却进口进入到隔条的内部,最后由冷却出口流出,使得最大程度提高冷却液在壳体表面的循环面积覆盖率,以提高整体冷却性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壳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8]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电机冷却套结构,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外侧的衬套2,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冷却液进口3和冷却液出口4,壳体1在冷却液进口3和冷却液出口4之间设置有隔条5,壳体1具有多条沿周向设置且能够供冷却液流通的冷却通道11,多条冷却
通道11轴向间隔分布,且分别与冷却液进口3以及冷却液出口4连通,隔条5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冷却通道11连通的冷却进口51和冷却出口52,冷却进口51和冷却出口52靠近壳体1的另一端,隔条5内设置有辅助冷却区域53,辅助冷却区域53与冷却进口51和冷却出口52连通。
[0019]实施例二: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壳体1在隔条5的一侧开设有进液引流区域12,进液引流区域12与冷却液进口3相连通,进液引流区域12在靠近冷却液进口3处设置有进液缓冲坑13。该结构中,进液引流区域12的设置用于将冷却液引导至多条冷却通道11中,进液缓冲坑13的设置则防止冷却液的流速过快,使得冷却液的分布更为均匀,从而起到良好的降温作用。
[0020]隔条5靠近进液引流区域12的一侧具有用于使冷却液朝远离进液缓冲坑13方向偏转的第一弧形引导部14。该结构中,第一弧形引导部14与冷却通道11之间的距离由下往上递减,这是由于冷却液由冷却液进口3进入到壳体1内部时,流速较大,第一弧形引导部14与最下端冷却通道11之间的距离为最大,当冷却液接触到第一弧形引导部14后能够返流至冷却通道11内,而远离进液缓冲坑13的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冷却套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外侧的衬套,所述的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的壳体在所述的冷却液进口和所述的冷却液出口之间设置有隔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具有多条沿周向设置且能够供冷却液流通的冷却通道,多条所述的冷却通道轴向间隔分布,且分别与所述的冷却液进口以及所述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的隔条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的冷却通道连通的冷却进口和冷却出口,所述的冷却进口和所述的冷却出口靠近所述的壳体的另一端,所述的隔条内设置有辅助冷却区域,所述的辅助冷却区域与所述的冷却进口和所述的冷却出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冷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在所述的隔条的一侧开设有进液引流区域,所述的进液引流区域与所述的冷却液进口相连通,所述的进液引流区域在靠近所述的冷却液进口处设置有进液缓冲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冷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条靠近所述的进液引流区域的一侧具有用于使冷却液朝远离所述的进液缓冲坑方向偏转的第一弧形引导部。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井福陈平华褚先章丁彦梅方凯金阳洋乌唯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安信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