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辣椒酱生产用配料炒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23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辣椒酱生产用配料炒制设备,包括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左支撑架上侧设置有左轴承,左轴承内安装有第一转轴,右支撑架上侧设置有右轴承,右轴承内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开口朝下的U型架;U型架两竖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炒制锅,U型架上侧中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下侧设置有转盘,转盘中部下侧设置有上料螺旋和支撑杆,支撑杆下侧设置有翻动铲,炒制锅下侧设置有加热器,左支撑架左侧设置有电控箱;右支撑架右侧设置第二电机,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上安装有限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翻炒均匀、工作效率高、结构稳定的优点。结构稳定的优点。结构稳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辣椒酱生产用配料炒制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辣椒酱附属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辣椒酱生产用配料炒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辣椒酱是用辣椒制作成的酱料,是餐桌上比较常见的调味品。以湖南为多,有油制和水制两种。油制是用芝麻油和辣椒制成,颜色鲜红,上面浮着一层芝麻油,容易保存。水制是用水和辣椒制成,颜色鲜红,加入蒜、姜、糖、盐,可以长期保存,味道更鲜美;辣椒酱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辣椒酱生产用炒制搅拌装置是一种辣椒酱生产过程中主要装置,其在食材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辣椒酱生产用炒制搅拌装置包括机架、炒制锅和搅拌电机,现有的辣椒酱生产用炒制搅拌装置使用时,将辣椒酱加工的食材按比例导入至炒制锅内,通过电热棒为加热夹套层进行加热并将热量传递给炒制锅,对炒制锅内的食材进行加热,通过搅拌电机带动转轴以及搅拌杆转动,对炒制锅内的食材进行搅拌,完成对辣椒酱的炒制后,将辣椒酱导出即可;现有的辣椒酱生产用炒制搅拌装置使用中发现,加热装置对炒制锅进行加热时,靠近炒制锅的辣椒酱受热较快,中部的辣椒酱受热慢,而利用搅拌杆不能有效地将炒制锅中部的辣椒酱翻转至炒制锅边缘位置,导致炒制锅中的辣椒酱生熟程度不均匀,影响辣椒酱成品的口味,导致实用性较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辣椒酱生产用配料炒制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辣椒酱生产用配料炒制设备,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翻炒均匀、工作效率高、结构稳定的优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辣椒酱生产用配料炒制设备,包括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所述左支撑架上侧设置有左轴承,所述左轴承内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右支撑架上侧设置有右轴承,所述右轴承内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开口朝下的U型架;所述U型架两竖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炒制锅,所述U型架上侧中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贯穿U型架向下设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下侧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中部下侧设置有上料螺旋,所述上料螺旋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在转盘下侧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侧均设置有翻动铲;所述炒制锅前侧上沿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炒制锅下侧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左支撑架左侧设置有电控箱;所述右支撑架右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中部紧贴炒制锅。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外侧设置有保护罩。
[0006]优选的,所述炒制锅下部设置为半球体结构,所述炒制锅上侧设置为圆柱体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翻动铲采用弧形结构,所述翻动铲贴近炒制锅内壁。
[0008]优选的,所述炒制锅、上料螺旋和翻动铲均采用不锈钢材料。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本技术通过在炒制锅底部设置加热器,实现对炒制锅中的辣椒酱加热炒制,通过U型架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上料螺旋和翻动铲转动,实现在加热过程中对炒制锅内部的辣椒酱进行翻炒,炒制过程中,上料螺旋可将炒制锅中部的辣椒酱向外侧翻转,再通过支撑杆和翻动铲不停地进行翻炒,可使炒制锅内的辣椒酱受热均匀,炒制效果好,保证了炒制辣椒酱的品质,实用性强;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杆,可保证炒制过程中炒制锅的稳定,避免翻炒过程中炒制锅倾斜洒落辣椒酱;本技术炒制完成后,取下限位杆,通过第二电机带动U型架转动,进而带动炒制锅转动,可将炒制好的辣椒酱倾倒出来,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4]图中:1、左支撑架,2、右支撑架,3、左轴承,4、右轴承,5、U型架,6、炒制锅,7、第一电机,8、保护罩,9、转盘,10、上料螺旋,11、支撑杆,12、翻动铲,13、出料口,14、加热器,15、支架,16、第二电机,17、电控箱,18、限位环,19、限位杆,20、第一转轴,21、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

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辣椒酱生产用配料炒制设备,包括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所述左支撑架1上侧设置有左轴承3,所述左轴承3内安装有第一转轴20,所述右支撑架2上侧设置有右轴承4,所述右轴承4内安装有第二转轴21,所述第一转轴20和第二转轴21之间设置有开口朝下的U型架5;所述U型架5两竖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炒制锅6,所述U型架5上侧中部设置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转动轴贯穿U型架5向下设置,所述第一电机7的转动轴下侧设置有转盘9,所述转盘9中部下侧设置有上料螺旋10,所述上料螺旋10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在转盘9下侧的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下侧均设置有翻动铲12;所述炒制锅6前侧上沿设置有出料口13,所述炒制锅6下侧设置有加热器14,所述左支撑架1左侧设置有电控箱17;所述右支撑架2右侧设置有支架15,所述支架15上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与第二转轴21转动连接;所述左支撑架1和右支撑架2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环18,所述限位环18上安装有限位杆19,所述限位杆19中部紧贴炒制锅6。
[0017]为了增加对第一电机7的保护作用,提高第一电机7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7外侧设置有保护罩8。
[0018]为了便于将炒制锅6固定在U型架5内,并扩大单次辣椒酱的炒制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炒制锅6下部设置为半球体结构,所述炒制锅6上侧设置为圆柱体结构。
[0019]为了提高翻动铲12的翻动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翻动铲12采用弧形结构,所述翻动铲12贴近炒制锅6内壁。
[0020]为了提高本技术的结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炒制锅6、上料螺旋10和翻动铲12均采用不锈钢材料。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本技术时,先在限位环18中安装限位杆19,将炒制锅6的位置固定,保证炒制过程中炒制锅6的稳定,避免翻炒过程中炒制锅6倾斜洒落辣椒酱,安装好限位杆19之后,将需要炒制加工的辣椒酱加入炒制锅6中,通过电控箱17打开加热器14和第一电机7,加热器14对炒制锅6中的辣椒酱加热,第一电机7带动转盘9旋转,转盘9带动上料螺旋10和翻动铲12转动,实现在加热过程中对炒制锅6内部的辣椒酱进行翻炒,炒制过程中,上料螺旋10可将炒制锅6中部的辣椒酱向外侧翻转,再通过支撑杆11和翻动铲12不停地进行翻炒,可使炒制锅6内的辣椒酱受热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辣椒酱生产用配料炒制设备,包括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架上侧设置有左轴承,所述左轴承内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右支撑架上侧设置有右轴承,所述右轴承内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开口朝下的U型架;所述U型架两竖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炒制锅,所述U型架上侧中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贯穿U型架向下设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下侧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中部下侧设置有上料螺旋,所述上料螺旋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在转盘下侧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侧均设置有翻动铲;所述炒制锅前侧上沿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炒制锅下侧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左支撑架左侧设置有电控箱;所述右支撑架右侧设置有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锦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辣德鲜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