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电动汽车用电机转子及驱动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9940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纯电动汽车用电机转子,包括同轴套装的转轴和转子铁芯,转轴包括一端开放的转轴外壳,转轴外壳内同轴套装有两端开放的转轴内壳,转轴内壳内部形成轴向贯通的冷却液进水通道,转轴外壳内壁与转轴内壳外壁之间形成冷却液出水通道;转轴与转子铁芯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层,冷却通道层内设置有若干螺旋管道,每个螺旋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开设在转轴外壳上的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在转轴低速运转时有冷却液流量增加,在高速时冷却液损失减少,同时冷却液与转子的接触面积增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纯电动汽车用电机转子,电机的散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可避免由电机停止工作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电动汽车用电机转子及驱动电机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用电机转子及驱动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纯电动汽车通常采用高功率密度电机,相比传统电机,高功率密度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热量较高,而由于车厢的安装空间狭小,工况恶劣复杂,导致散热困难,使得纯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存在严重的温升问题,成为限制电动汽车电机性能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0003]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如采用风冷、水冷、绕组端部喷油冷却技术等,此类方法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电机通常采用壳体水道冷却方式进行散热,该种冷却方式由于受到车载空间和汽车性能的限制,冷却效果一般、且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纯电动汽车用电机转子及驱动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冷却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纯电动汽车用电机转子,包括同轴套装的转轴和转子铁芯,所述转轴包括一端开放的转轴外壳,所述转轴外壳内同轴套装有两端开放的转轴内壳,所述转轴内壳内部形成轴向贯通的冷却液进水通道,所述转轴外壳内壁与转轴内壳外壁之间形成冷却液出水通道;
[0007]所述转轴与转子铁芯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层,所述冷却通道层内设置有若干螺旋管道,每个所述螺旋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开设在转轴外壳上的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
[0008]本技术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0009]具体的,所述第一螺旋管道上缠绕有第二螺旋管道,所述第二螺旋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液出水通道内还设置有若干挡板。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旋管道与第二螺旋管道的内壁上均贴合设置有鳞片层。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圆周表面上开有多个沿转子铁芯轴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嵌装有永磁体。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为四个。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转子铁芯的内壁与转轴的外壁上均涂覆有石墨烯涂层。
[0015]一种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纯电动汽车用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外依次同轴套设有定子和电机壳体,所述电机转子的转轴通过开设在电机壳体前后表面中心位置上的通孔穿出壳体。
[0016]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转子和定子之间存在气隙。
[0017]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圆筒形。
[001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19]1、本技术提供的纯电动汽车用电机转子在转子铁芯与转轴之间设置了冷却通道层,冷却通道层中设置交错缠绕布置的双螺旋通道,充分利用转子转动时的机械离心力,推动冷却液在双螺旋管道中流动,取代了现有冷却系统中的电子冷却液泵,从而有效节省了生产成本。
[0020]2、本技术的纯电动汽车用电机转子在螺旋管道内壁设置有鳞片层,使螺旋管道内与冷却液接触的表面积增加,且凸起的鳞片层能促进冷却液的流动,换热效率得到提高。
[0021]3、本技术提供的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的散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可以有效防止因温度过高导致永磁体发生不可逆退磁,并最终导致电机停止工作,从而有效避免了由电机停止工作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0022]4、本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极具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0025]图3为第一螺旋管道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转子铁芯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各标号表示为:
[0028]1‑
转轴,2

转子铁芯,3

冷却通道层,4

挡板,5

鳞片层,6

永磁体,7

定子,8

电机壳体;11

转轴外壳,12

转轴内壳;21

安装槽;31

第一螺旋管道,32

第二螺旋管道;81

通孔;111

进液口,112

出液口。
[0029]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具体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所有零部件,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均采用本领域已知的零部件。
[0031]本技术所用的术语“上”、“下”、“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不能将上述术语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实施例1
[0035]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纯电动汽车用电机转子,包括同轴套装的转轴1和转子铁芯2,转轴1包括一端开放的转轴外壳11,转轴外壳11内同轴套装有两端开放的转轴内壳12,转轴内壳12内部形成轴向贯通的冷却液进水通道,转轴外壳11内壁与转轴内壳12外壁之间形成冷却液出水通道;
[0036]转轴1与转子铁芯2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层3,冷却通道层3内设置有若干第一螺旋管道31,第一螺旋管道31的两端分别与开设在转轴外壳11上的进液口111和出液口112相连,从冷却液进水通道进入转轴1内的水,可以通过进液口111进入第一螺旋管道31,之后经出液口112返回第一螺旋管道31,并最终经却液出水通道流出。
[0037]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螺旋管道31上缠绕有第二螺旋管道32,第二螺旋管道32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口111和出液口112 相连。
[0038]本实施例中,在冷却通道层3中设置了多组第一螺旋管道31与第二螺旋管道32,如图3所示,每组的第一螺旋管道31与第二螺旋管道32相互缠绕,整体呈现双螺旋结构.
[0039]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在转轴外壳11的两端分别沿周向布设了多个进液口111和出液口112,且进液口111与出液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电动汽车用电机转子,包括同轴套装的转轴(1)和转子铁芯(2),所述转轴(1)包括一端开放的转轴外壳(11),所述转轴外壳(11)内同轴套装有两端开放的转轴内壳(12),所述转轴内壳(12)内部形成轴向贯通的冷却液进水通道,所述转轴外壳(11)内壁与转轴内壳(12)外壁之间形成冷却液出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与转子铁芯(2)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层(3),所述冷却通道层(3)内设置有若干第一螺旋管道(31),所述第一螺旋管道(31)的两端分别与开设在转轴外壳(11)上的进液口(111)和出液口(112)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用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管道(31)上缠绕有第二螺旋管道(32),所述第二螺旋管道(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口(111)和出液口(112)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用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出水通道内还设置有若干挡板(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纯电动汽车用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南南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