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外设设备数据采集的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986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脑外设设备数据采集的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在网页端和本地电脑外设设备之间设置双向通信的物联客户端程序,并建立所述网页端与所述物联客户端程序的通信连接;响应于所述网页端发起订阅指令,所述本地电脑外设设备对应的桌面端根据所述订阅指令匹配出调用的设备插件;调用所述设备插件对应的接口根据所述订阅指令采集外设设备的数据或控制所述外设设备;以及根据所述订阅指令和所述数据组装返回数据,并将所述返回数据发送到所述网页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电脑外设设备物的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并实现通过订阅持续获取设备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数据处理领域。数据处理领域。数据处理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脑外设设备数据采集的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数据处理领域,更具体地,特别是指一种电脑外设设备数据采集的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B/S(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架构下,受限于浏览器安全策略限制,不支持直接对电脑外设设备进行操作。目前对电脑外设设备集成方式有2种:1、使用C#等语言编写OCX组件,但这种技术路线仅支持IE浏览器,不支持主流浏览器,且在单页面加载多个OCX组件时,会导致页面卡顿,严重时会导致IE崩溃;2、开发通用程序,通过插件接入设备,对需要实时显示内容的场景,由程序进行UI展示,但这种方式无法灵活的对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进行定制化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脑外设设备数据采集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实现一个WEB(网页)应用与本地电脑外设设备之间进行双向通信的轻量级、可扩展、跨浏览器的物联客户端程序,支持按需引入设备插件降低资源占用、支持设备采集和设备控制、支持通过订阅持续获取设备数据,实现了根据电脑外设设备物理接入情况、Web使用情况,动态加载、卸载插件的技术,降低资源占用;实现了对电脑外设设备物的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并实现通过订阅持续获取设备数据。
[0004]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脑外设设备数据采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网页端和本地电脑外设设备之间设置双向通信的物联客户端程序,并建立所述网页端与所述物联客户端程序的通信连接;响应于所述网页端发起订阅指令,所述本地电脑外设设备对应的桌面端根据所述订阅指令匹配出调用的设备插件;调用所述设备插件对应的接口根据所述订阅指令采集外设设备的数据或控制所述外设设备;以及根据所述订阅指令和所述数据组装返回数据,并将所述返回数据发送到所述网页端。
[00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所述网页端与所述物联客户端程序的通信连接包括:建立所述网页端与所述物联客户端的WebSocket连接,将连接数加一,并判断所述连接数是否为一;以及响应于所述连接数为一,通过USB协议扫描电脑外接设备的生产厂商标识和/或设备型号标识,并根据所述生产厂商标识和/或设备型号标识匹配并加载对应的设备插件。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所述网页端与所述物联客户端程序的通信连接包括:在所述物联客户端建立子线程监听所述WebSocket连接是否中断;响应于所述WebSocket连接中断,将所述连接数减一;以及响应于所述连接数为零,释放所有加载的设备插件。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所述网页端与所述物联客户端程序的通信连接包括:在所述物联客户端建立第二子线程监听USB设备是否拔插发生变化;以及响应于USB设
备拔插发生变化,释放所有加载的设备插件,并根据新的生产厂商标识和/或设备型号标识匹配并加载对应的设备插件。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所述网页端与所述物联客户端程序的通信连接包括:在所述物联客户端建立第三子线程监听设备插件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响应于设备插件发生变化,释放所有加载的设备插件,并重新扫描新的设备插件支持的生产厂商标识和/或设备型号标识。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网页端发起取消订阅指令,所述桌面端对所述取消订阅指令进行数据校验,并中止订阅流程。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对采集到的外接设备的数据由所述物联客户端和/或所述网页端进行展示。
[00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脑外设设备数据采集的系统,包括:连接模块,配置用于在网页端和本地电脑外设设备之间设置双向通信的物联客户端程序,并建立所述网页端与所述物联客户端程序的通信连接;匹配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所述网页端发起订阅指令,所述本地电脑外设设备对应的桌面端根据所述订阅指令匹配出调用的设备插件;调用模块,配置用于调用所述设备插件对应的接口根据所述订阅指令采集外设设备的数据或控制所述外设设备;以及返回模块,配置用于根据所述订阅指令和所述数据组装返回数据,并将所述返回数据发送到所述网页端。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方法的步骤。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方法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体验好,用户只需要一次安装本专利技术成果,程序自动扫描电脑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设备与插件进行匹配调用,无需手动配置即可对接各种设备。
[0015](2)灵活可扩展,每个设备对应一个插件,只有在检测到设备接入后再动态加载对应插件,降低资源占用;针对新的设备只需开发对应插件,而无需对客户端更新进行修改。
[0016](3)支持设备采集和设备控制、支持通过订阅持续获取设备数据。
[0017](4)跨浏览器:采用websocket协议与浏览器通信,支持IE10+、Chrome41+、Firefox52+、Edge80+以及以chromium/ Firefox为内核的各种浏览器。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脑外设设备数据采集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建立所述网页端与所述物联客户端程序的通信连接的流程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外接设备数据采集和控制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订阅外接设备数据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脑外设设备数据采集的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脑外设设备数据采集的计算机设备的实施例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脑外设设备数据采集的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电脑外设设备数据采集的方法的实施例。图1示出的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脑外设设备数据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脑外设设备数据采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网页端和本地电脑外设设备之间设置双向通信的物联客户端程序,并建立所述网页端与所述物联客户端程序的通信连接;响应于所述网页端发起订阅指令,所述本地电脑外设设备对应的桌面端根据所述订阅指令匹配出调用的设备插件;调用所述设备插件对应的接口根据所述订阅指令采集外设设备的数据或控制所述外设设备;以及根据所述订阅指令和所述数据组装返回数据,并将所述返回数据发送到所述网页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网页端与所述物联客户端程序的通信连接包括:建立所述网页端与所述物联客户端的WebSocket连接,将连接数加一,并判断所述连接数是否为一;以及响应于所述连接数为一,通过USB协议扫描电脑外接设备的生产厂商标识和/或设备型号标识,并根据所述生产厂商标识和/或设备型号标识匹配并加载对应的设备插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网页端与所述物联客户端程序的通信连接包括:在所述物联客户端建立子线程监听所述WebSocket连接是否中断;响应于所述WebSocket连接中断,将所述连接数减一;以及响应于所述连接数为零,释放所有加载的设备插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网页端与所述物联客户端程序的通信连接包括:在所述物联客户端建立第二子线程监听USB设备是否拔插发生变化;以及响应于USB设备拔插发生变化,释放所有加载的设备插件,并根据新的生产厂商标识和/或设备型号标识匹配并加载对应的设备插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网页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照平孙丽君曹雪韬傅慧宋伟伟陈天飞牛海旭
申请(专利权)人: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