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禹华川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982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上表面与立架的下表面焊接,所述立架的表面卡接有扶手,所述立架的表面通过若干个卡件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通过两个轴承卡接有转轴。通过设置踏板、转轴、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二皮带、叶片、风扇、进风口和出风口,同步的风扇通过进气口将气体抽入壳体内部,并配合叶片将气体通过出气口形成气流吹出,且方向正对坐垫位置,这种方式能够保持良好的对患者长时间的运动进行适当降温,使其长时间的运动更有利于保持,且配合叶片和风扇以及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的配合,使其踩动需要一定的力量,从而具备一个最小的运动力量,适用于大多的患者使用。适用于大多的患者使用。适用于大多的患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疾病的临床医学,主要通过内科手段进行研究。疾病种类有脊髓、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脱髓鞘性疾病,运动障碍疾病,癫痫,头痛,变性疾病,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等。
[0003]其中目前的神经科术后康复训练包含有吞咽功能的基础训练、运动增强和肢体功能训练,对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而言,针对与腿部力量增强,其长时间的运动,其目前的康复器材并不具备一个能够在锻炼时保持凉爽的功能,使其患者往往运动难以持续的坚持下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对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而言,针对与腿部力量增强,其长时间的运动,其目前的康复器材并不具备一个能够在锻炼时保持凉爽的功能,使其患者往往运动难以持续的坚持下去。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上表面与立架的下表面焊接,所述立架的表面卡接有扶手,所述立架的表面通过若干个卡件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通过两个轴承卡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卡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的表面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二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带轮的内壁卡接在叶片的一端,所述叶片的一端通过轴承卡接在壳体的内壁,所述转轴的表面卡接有风扇,所述转轴的表面卡接有主动轮。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动轮的表面通过第一皮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与制动组件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制动组件设置于支架的上表面。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阀,所述液压阀通过软管与制动组件连通,所述制动组件包括液压刹车钳和刹车片。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坐垫。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背面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口,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内壁卡接有防护网。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扶手的表面设置有海绵套。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带轮为尺寸大小为第二带轮的五倍,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理。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设置踏板、转轴、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二皮带、叶片、风扇、进风口和出风口,在使用时,通过腿部对踏板施加力,使其踏板带动转轴开始转动,随即转轴在转动时,第一带轮通过第二皮带带动第二带轮转动,随即第二带轮带动叶片开始高速转动,同步的风扇通过进气口将气体抽入壳体内部,并配合叶片将气体通过出气口形成气流吹出,且方向正对坐垫位置,这种方式能够保持良好的对患者长时间的运动进行适当降温,使其长时间的运动更有利于保持,且配合叶片和风扇以及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的配合,使其踩动需要一定的力量,从而具备一个最小的运动力量,适用于大多的患者使用。
[0014]2、通过设置主动轮、从动轮、第一皮带、液压阀、刹车盘、液压刹车钳和立架,在使用时,随着踏板在运动的过程中,其通过主动轮带动从动轮开始转动,同步的从动轮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刹车片转动,随即患者可根据需要调节液压阀,使其液压刹车钳的夹紧力变化,使其调节踩踏的力量,这种方式适用于较大力量性训练,使用层面得到有效的拓展。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壳体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壳体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转轴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支架、2立架、3扶手、4壳体、5可调滑轨、6液压阀、7制动组件、8从动轮、9第一皮带、10主动轮、11转轴、12踏板、13第一带轮、14第二皮带、15第二带轮、16叶片、17风扇、18进气口、19卡件、20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的上表面与立架2的下表面焊接,立架2的表面卡接有扶手3,立架2的表面通过若干个卡件19固定连接有壳体4,壳体4的内壁通过两个轴承卡接有转轴11,转轴11的表面卡接有第一带轮13,第一带轮13的表面通过第二皮带14与第二带轮15传动连接,第二带轮15的内壁卡接在叶片16的一端,叶片16的一端通过轴承卡接在壳体4的内壁,转轴11的表面卡接有风扇17,转轴11的表面卡接有主动轮10。
[0023]在使用时,通过腿部对踏板12施加力,使其踏板12带动转轴11开始转动,随即转轴11在转动时,第一带轮13通过第二皮带14带动第二带轮15转动,随即第二带轮15带动叶片16开始高速转动,同步的风扇17通过进气口18将气体抽入壳体4内部,并配合叶片16将气体
通过出气口20形成气流吹出,且方向正对坐垫位置,这种方式能够保持良好的对患者长时间的运动进行适当降温,使其长时间的运动更有利于保持,且配合叶片16和风扇17以及第一带轮13和第二带轮15的配合,使其踩动需要一定的力量,从而具备一个最小的运动力量,适用于大多的患者使用。
[0024]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主动轮10的表面通过第一皮带9与从动轮8传动连接,从动轮8与制动组件7的输入轴传动连接,制动组件7设置于支架1的上表面,立架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阀6,液压阀6通过软管与制动组件7连通,制动组件7包括液压刹车钳和刹车片,立架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轨,滑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坐垫。
[0025]通过设置制动组件7,制动组件7在使用时通过主动轮10带动从动轮8开始转动,同步的从动轮8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刹车片转动,随即患者可根据需要调节液压阀6,使其液压刹车钳的夹紧力变化,使其调节踩踏的力量,这种方式适用于较大力量性训练,使用层面得到有效的拓展,通过设置滑轨,滑轨在使用时能够方便进行座椅的前后位置进行调整,使其使用具备更好的适应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上表面与立架(2)的下表面焊接,所述立架(2)的表面卡接有扶手(3),所述立架(2)的表面通过若干个卡件(19)固定连接有壳体(4),所述壳体(4)的内壁通过两个轴承卡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表面卡接有第一带轮(13),所述第一带轮(13)的表面通过第二皮带(14)与第二带轮(15)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带轮(15)的内壁卡接在叶片(16)的一端,所述叶片(16)的一端通过轴承卡接在壳体(4)的内壁,所述转轴(11)的表面卡接有风扇(17),所述转轴(11)的表面卡接有主动轮(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10)的表面通过第一皮带(9)与从动轮(8)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8)与制动组件(7)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制动组件(7)设置于支架(1)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华川
申请(专利权)人:禹华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