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料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973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料反应釜,包括反应罐主体以及固定在反应罐主体下的支撑底座,反应罐主体包括内罐和外罐,外罐的上端固定在内罐上,内罐和外罐之间形成一个夹层空间,外罐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有第一短管和第二短管,内罐的顶端设有进料口,内罐的顶端还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杆和搅拌叶,搅拌叶固定在搅拌杆上,搅拌杆通过连接杆固定有刮刀,刮刀的刀口贴合内罐的内侧壁,反应罐主体的底部还设有出料管,出料管贯穿外罐壁并接通内罐的下端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反应釜搅拌均匀,能够防止物料沉底,同时具有将层空间,方便注水冷却,减少冷却时间。间。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料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涂料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涂料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广义理解为有化学或者物理反应的容器,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反应釜是涂料制备工艺中常用的生产设备,现有涂料反应釜常常搅拌不够均匀,在搅拌过程中常常不能搅拌到反应釜侧壁的涂料,同时,一些重量较重的物料在入料的过程中常会发生沉底的现象,现有的反应釜在物料沉底后往往无法将其充分的搅拌起来,造成分层质量差异,另外涂料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冷却到一定的温度才能进行下一步工艺操作,现有的范永福咋冷却过程中常采用自然冷却的方法,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涂料反应釜,该反应釜搅拌均匀,能够刮除侧壁的涂料,同时能够避免物料沉底,避免造成产品分层差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涂料反应釜,包括反应罐主体以及固定在所述反应罐主体下的支撑底座,所述反应罐主体包括内罐和外罐,所述外罐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内罐上,所述内罐和所述外罐之间形成一个夹层空间,所述外罐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有第一短管和第二短管,所述内罐的上端露出所述外罐外,所述内罐的顶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内罐的顶端还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杆和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固定在所述搅拌杆上,所述搅拌杆上还固定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刮刀,所述刮刀的刀口贴合所述内罐的内侧壁,所述搅拌杆的底部具有螺纹,所述搅拌杆通过螺纹连接具孔板的中心,所述内罐的底部设有导向杆,所述具孔板上具有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具孔板通过导向孔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反应罐主体的底部还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贯穿外罐壁并接通所述内罐的下端侧壁上。
[0005]优选地,所述搅拌叶为波浪形搅拌叶,所述波浪形搅拌叶的一端方别固定在所述搅拌杆上,所述搅拌叶在所述搅拌杆上由上向下分别向上倾斜和向下倾斜间错设置。
[0006]优选地,靠近所述搅拌杆底部还设有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叶包括固定板和打散杆,所述固定板为圆板,所述固定板的中心固定在所述搅拌杆上,所述打散杆的一端围绕固定板的圆周固定,所述打散杆分别向外倾斜设置,所述打散杆的下端在所述搅拌杆螺纹的上方。
[0007]优选地,所述内罐的底部朝向所述出料管所在的一侧倾斜。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短管、第二短管以及出料管的外壁设有螺纹,所述第二短管和所述出料管上还设有开关阀。
[0009]优选地,所述导向杆的侧壁上部和下部还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具孔板在限位块之间移动。
[0010]优选地,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0011]优选地,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固定弹性橡胶垫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搅拌装置的搅拌杆上还固定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刮刀,所述刮刀的刀口贴合所述内罐的内侧壁,方便刮落贴合内壁的涂料,在搅拌的时候更加均匀,搅拌结束后也可以刮除内罐侧壁的涂料,防止涂料粘壁浪费并且还会造成清洗难度大;(2)靠近所述搅拌杆底部还设有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叶包括固定板和打散杆,所述打散杆的下端在所述搅拌杆螺纹的上方;当重量较大,黏度大的物料沉底堆积在该具孔板上时,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具孔板被导向杆固定无法随着搅拌杆一起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具孔板可以上下移动,当其靠近第一搅拌叶时,打散杆能够将卷起并打散沉底的物料,使物料搅拌更加均匀同时具孔板上下移动能够带动内罐底部液体流动,防止底部沉积物料,搅拌更加均匀;(3)内罐和所述外罐之间形成一个夹层空间,所述外罐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有第一短管和第二短管,第一短管和第二短管分别与夹层空间接通,可以通过第二短管向夹层空间注入水,注满后水从第一短管流出,水进入内罐和外罐之间的夹层空间后冷却内罐,减少反应釜冷却用时,不必浪费较长的时间冷却。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00

反应罐主体;110

内罐;111

进料口;112

导向杆;113

限位块;120

外罐;121

第一短管;122

第二短管;130

夹层空间;140

出料管;200

撑底座;210

弹性橡胶垫;300

电机;400

搅拌装置;410

搅拌杆;420

搅拌叶;430

连接杆;440

刮刀;450

具孔板;460

第一搅拌叶;461

固定板;462

打散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但不应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了方便说明且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说明均以附图所展示为准。
[0016]如图1所示,一种涂料反应釜,包括反应罐主体100以及固定在所述反应罐主体下的支撑底座200,所述反应罐主体100包括内罐110和外罐120,所述外罐120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内罐110上,所述内罐110和所述外罐120之间形成一个夹层空间130,所述外罐120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有第一短管121和第二短管122,第一短管121和第二短管122分别与夹层空间130接通,所述内罐110的上端露出所述外罐120外,所述内罐110的顶端设有进料口111,所述内罐的顶端还固定有电机300,所述电机300的输出轴固定搅拌装置400,搅拌装置400伸入内罐中,所述搅拌装置400包括搅拌杆410和搅拌叶420,所述搅拌叶420固定在所述搅拌杆410上,所述搅拌杆410上还固定连接杆430的一端,所述连接杆430的另一端固定有刮刀440,所述刮刀440的刀口贴合所述内罐110的内侧壁,方便刮落贴合内壁的涂料,在搅拌的时候更加均匀,搅拌结束后也可以刮除内罐110侧壁的涂料,防止涂料粘壁浪费并且还会造成清洗难度大。
[0017]所述搅拌杆410的底部具有螺纹,所述搅拌杆410通过螺纹连接具孔板450的中心,所述内罐110的底部设有导向杆112,所述具孔板450上具有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具孔板450
通过导向孔套设在所述导向杆112上,具孔板450在螺纹的作用下可以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带动内罐底部液体流动,搅拌更加均匀。所述反应罐主体100的底部还设有出料管140,所述出料管贯穿外罐壁并接通所述内罐的下端侧壁上。
[0018]所述搅拌叶420为波浪形搅拌叶,所述波浪形搅拌叶的一端方别固定在所述搅拌杆410上,所述搅拌叶420在所述搅拌杆410上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料反应釜,包括反应罐主体以及固定在所述反应罐主体下的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主体包括内罐和外罐,所述外罐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内罐上,所述内罐和所述外罐之间形成一个夹层空间,所述外罐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有第一短管和第二短管,所述内罐的上端露出所述外罐外,所述内罐的顶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内罐的顶端还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杆和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固定在所述搅拌杆上,所述搅拌杆上还固定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刮刀,所述刮刀的刀口贴合所述内罐的内侧壁,所述搅拌杆的底部具有螺纹,所述搅拌杆通过螺纹连接具孔板的中心,所述内罐的底部设有导向杆,所述具孔板上具有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具孔板通过导向孔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反应罐主体的底部还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贯穿外罐壁并接通所述内罐的下端侧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为波浪形搅拌叶,所述波浪形搅拌叶的一端方别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秋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瀛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