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式扭力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964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式扭力扳手,涉及扭力扳手技术领域,包括主体装置、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主体装置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腿,所述第二套环的左端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腿,所述第一支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底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的辅助定位的效果,使得驱动头能够对接之后,不会产生受到使用者手持电动式扭力扳手产生作用力导致驱动头偏移的情况,很好地解决了电动式扭力扳手在使用中,手持状态下,驱动头对接容易发生偏移,导致螺纹受到扭力过大,螺母疲劳失效的问题,同时使得扭力扳手能够快速装卸螺母。同时使得扭力扳手能够快速装卸螺母。同时使得扭力扳手能够快速装卸螺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式扭力扳手


[0001]本技术涉及扭力扳手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式扭力扳手。

技术介绍

[0002]扭矩扳手(torque wrench),也叫扭力扳手、力矩扳手或扭矩扳子,是扳手的一种,一般分为电动力矩扳手和手动力矩扳手两类。力矩就是力和距离的乘积,在紧固螺丝螺栓螺母等螺纹紧固件时需要控制施加的力矩大小,以保证螺纹紧固且不至于因力矩过大破坏螺纹,所以用扭矩扳手来操作。首先设定好一个需要的扭矩值上限,当施加的扭矩达到设定值时,扳手会发出“卡塔”声响或者扳手连接处折弯一点角度,这就代表已经紧固不要再加力了,但是现有的电动扳手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电动式扭力扳手在使用中,螺母接头较小,手持状态下,驱动头对接容易发生偏移,不能使电动式扭力扳手与卸载螺钉的装置表面成垂直状态,增加了对接的时间,不利于快速装卸螺母;
[0005]2、利用电动式扭力扳手上紧螺母时,驱动头与对接螺母对接容易发生偏移会造成螺母外壁螺纹与承接螺纹槽不能准确对接,使得螺纹受到扭力过大,导致螺母疲劳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式扭力扳手,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第一套环、第二套环、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解决电动式扭力扳手在使用中,螺母接头较小,手持状态下,驱动头对接容易发生偏移,不能使电动式扭力扳手与卸载螺钉的装置表面成垂直状态,不利于快速装卸螺母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利用电动式扭力扳手上紧螺母时,驱动头与对接螺母对接容易发生偏移会造成螺母外壁螺纹与承接螺纹槽不能准确对接,使得螺纹受到扭力过大,导致螺母疲劳失效的问题,以达到螺母与螺纹槽准确对接对地效果。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电动式扭力扳手,包括主体装置、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主体装置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腿,所述第二套环的左端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腿,所述第一支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底块。
[0009]所述第二套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施压转动块,所述施压转动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承接转动块,所述承接转动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置齿环,所述内置齿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利用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的辅助定位的效果,使得驱动头能够对接之后,不会产生受到使用者手持电动式扭力扳手产生作用力导致驱动头偏移的情况,很好地解决了电动式扭力扳手在使用中,螺母接头较小,手持状态下,驱动头对接容易发生偏移,不能使电动式扭力扳手与卸载螺钉的装置表面成垂直状态,不利于快
速装卸螺母的问题。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套环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条所述内置齿环的内壁齿接有螺纹外圈。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限位条的作用是防止第二套环在使用时产生旋转,影响稳定效果。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接杆,所述承接杆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驱动头,所述承接杆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套环的内壁活动连接。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驱动头是与螺母对接的接头。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纹外圈的内壁与所述承接杆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驱动组件是为驱动头提供电源驱动的装置。
[001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体装置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握把。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握把的设置是方便手持。
[001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复位弹簧远离所述内置齿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环的内壁固定连接。
[002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1]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式扭力扳手,利用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的辅助定位的效果,使得驱动头能够对接之后,不会产生受到使用者手持电动式扭力扳手产生作用力导致驱动头偏移的情况,很好地解决了电动式扭力扳手在使用中,螺母接头较小,手持状态下,驱动头对接容易发生偏移,不能使电动式扭力扳手与卸载螺钉的装置表面成垂直状态,不利于快速装卸螺母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利用电动式扭力扳手上紧螺母时,驱动头与对接螺母对接容易发生偏移会造成螺母外壁螺纹与承接螺纹槽不能准确对接,使得螺纹受到扭力过大,导致螺母疲劳失效的问题。
[0022]2、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式扭力扳手,在对第二套环的安装时,只需与承接杆对接之后按压旋转即可完成,非常简单快捷,而且通过转动第一支腿,可调节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之间的夹角,很好地避免了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对使用者视线的遮挡,同时也能适用不同规格设备表面的螺母的装卸。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套环与第二套环连接结构细节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7]图中:1、主体装置;2、驱动组件;3、驱动头;4、第一套环;5、第二套环;6、第一支腿;7、第二支腿;8、握把;9、承接杆;10、限位条;11、防滑底块;12、限位滑槽;13、复位弹簧;14、内置齿环;15、螺纹外圈;16、承接转动块;17、施压转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式扭力扳手,包括主体装置1、第一套环4和第二套环5,主体装置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套环5,第二套环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腿7,第二套环5的左端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套环4,第一套环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腿6,通过转动第一支腿6,可调节第一支腿6与第二支腿7之间的夹角,很好地避免了第一支腿6与第二支腿7对使用者视线的遮挡,第一支腿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底块11,第二套环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施压转动块17,施压转动块17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承接转动块16,承接转动块1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置齿环14,内置齿环1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3,第二套环5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滑槽12,限位滑槽1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条10,限位条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接杆9,承接杆9的外壁与第二套环5的内壁活动连接,在对第二套环5的安装时,只需与承接杆9对接之后按压旋转即可完成,内置齿环14的内壁齿接有螺纹外圈15,螺纹外圈15的内壁与承接杆9的外壁固定连接,复位弹簧13远离内置齿环14的一端与第二套环5的内壁固定连接。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式扭力扳手,包括主体装置(1)、第一套环(4)和第二套环(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装置(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套环(5),所述第二套环(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腿(7),所述第二套环(5)的左端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套环(4),所述第一套环(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腿(6),所述第一支腿(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底块(11);所述第二套环(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施压转动块(17),所述施压转动块(17)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承接转动块(16),所述承接转动块(1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内置齿环(14),所述内置齿环(1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式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环(5)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滑槽(12),所述限位滑槽(12)的内壁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深蓝浩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