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强脱开关的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964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强脱开关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导电通路组,导电通路组包括L极通路和N极通路;L极通路包括L极取电导电件和L极插套;N极通路包括N极插套;强脱开关,强脱开关包括:开关本体,开关本体与外壳铰接,开关本体设有强脱部;L极翘板体,L极翘板体设置于L极取电导电件和L极插套之间;L极取电导电件和L极插套通过L极翘板体电性连接,L极翘板体设有L极强脱面,L极强脱面朝向强脱部;L极弹性件,L极弹性件设置于开关本体和L极翘板体之间。本方案能避免L极连接端和L极插套因触点碳化或者电弧吸引等原因粘合在一起,实现强脱的功能,避免插座无法断开的情况的发生,保证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插座的安全性。证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插座的安全性。证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插座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强脱开关的插座


[0001]本技术涉及插座
,特别是一种带强脱开关的插座。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技术中,墙壁固定式插座的开关通常配有翘板开关来控制插座的通断。翘板开关也称船形开关、跷板开关、IO开关和电源开关,广泛应用于饮水机、跑步机、电脑音箱、电瓶车、摩托车、离子电视机、排插等产品。一般主要包括基座、翘板和按钮组件,其中基座上设有用于支撑翘板的支撑件,且翘板可绕支撑件偏转,按钮组件包括按钮开关和弹性件,按钮开关与产品的外壳铰接,弹性件设置于按钮开关和翘板之间,弹性件随着按钮开关而转动,并且弹性件远离按钮开关的一端与翘板抵接,当按压按钮开关时,弹性件对翘板施力,使之发生偏转,进而使翘板的触点与基座上的端子组件接通,或与基座上的端子组件分离,实现翘板开关的导通或断开。
[0003]但现有的墙壁固定式插座的翘板开关在使用较长的一段时间后,触点可能会由于触点碳化或者电弧吸引等原因,在按钮开关按下后,弹性件由于弹性力不足以使触点与翘板分离,导致弹性力作用于按钮开关,使按钮开关自动复位,导致按钮开关无法控制插座的通断;或具体表现为按钮开关按下后,按钮开关不会自动复位,按钮开关也无法控制插座的通道。这样将会为家庭的用电带来不安全的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强脱开关的插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带强脱开关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外壳;
[0008]导电通路组,所述导电通路组包括L极通路和N极通路;所述L极通路包括L极取电导电件和L极插套;所述N极通路包括N极插套;所述L极取电导电件、所述L极插套和所述N极插套均与所述外壳相对固定;
[0009]强脱开关,所述强脱开关包括:
[0010]开关本体,所述开关本体与所述外壳铰接,所述开关本体设有强脱部;L极翘板体,所述L极翘板体与所述外壳活动连接,所述L极翘板体设置于所述L极取电导电件和所述L极插套之间,所述L极翘板体包括L极连接端和L极抵接部,所述L极抵接部始终与所述L极取电导电件抵接;所述L极取电导电件和所述L极插套通过所述L极翘板体电性连接,所述L极翘板体设有L极强脱面,所述L极强脱面朝向所述强脱部,所述L极强脱面设置于所述L极抵接部靠近所述L极连接端的一侧;
[0011]L极弹性件,所述L极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开关本体和所述L极翘板体之间;所述L极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为L极安装端和L极抵接端;所述L极安装端与所述开关本体相对固定,所
述L极抵接端与所述L极翘板体抵接。
[0012]通过上述方案,若此时插座处于接通的状态,L极翘板体的L极连接端与L极插套连接,使L极通路导电,当使用者需要断开插座时,使用者需要驱动开关本体转动。使用者驱动开关本体转动的过程中,某一时刻强脱部会与L极强脱面抵接,随着使用者继续驱动开关本体转动,强脱部推动L极强脱面,使L极翘板体的L极连接端与L极插套分离,通过强脱部的作用力使L极连接端和L极插套强制分离,使L极取电导电件与L极插套的连接断开,避免L极连接端和L极插套因触点碳化或者电弧吸引等原因所粘合在一起,实现强脱的功能,避免插座无法断开的情况的发生,保证了本技术的插座的安全性。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N极通路还包括N极取电导电件,所述N极取电导电件与所述外壳相对固定;
[0014]所述强脱开关还包括:
[0015]N极翘板体,所述N极翘板体与所述外壳活动连接,所述N极翘板体设置于所述N极取电导电件和所述N极插套之间,所述N极翘板体包括N极连接端和N极抵接部,所述N极抵接部始终与所述N极取电导电件抵接;所述N极取电导电件与所述N极插套通过所述N极翘板体电性连接,所述N极翘板体设有N极强脱面,所述N极强脱面朝向所述强脱部,所述N极强脱面设置于所述N极抵接部靠近所述N极连接端的一侧;
[0016]N极弹性件,所述N极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开关本体和所述N极翘板体之间;所述N极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为N极安装端和N极抵接端;所述N极安装端与所述开关本体相对固定,所述N极抵接端与所述N极翘板体抵接。
[0017]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N极翘板体、N极取电导电件和N极插套,在使用者拨动开关本体时,可同时控制N极和L极通路的通断,同时切断火线和零线,在使用上更加安全,能极大程度上防止漏电的现象发生。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强脱部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强脱部分别设置为L极强脱部和N极强脱部,所述L极强脱部与所述L极通路对应设置,所述N极强脱部与所述N极通路对应设置。
[0019]通过上述方案,通过分开L极强脱部和N极强脱部,避免使用同一强脱部同时控制L极通路和N极通路所带来的占用空间大的情况,分开设置的L极强脱部和N极强脱部更有利于连接铜片的排布设计,并且能极大地节省外壳内的空间。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通路组的数量至少为两组。
[0021]通过上述方案,多个导电通路能对应插多个插头。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通路组还包括E极通路,所述E极通路包括E极取电导电件和E极插套,所述E极取电导电件与所述E极插套电性连接,所述E极取电导电件和所述E极插套均与所述外壳相对固定。
[0023]通过上述方案,E极插套对应插头的地线插脚,使插座能适用于三线插头。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开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腔室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两侧,所述第二腔室安装有电源适配器主体,所述外壳上开设有USB插口,所述USB插口与所述电源适配器主体电性连接。
[0025]通过上述方案,USB插口能通过USB线直接给手机等电子产品充电,避免充电器过
多占用空间,同时能提高插座的通用性。
[00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后方开设有散热通槽,所述散热通槽与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
[0027]通过上述方案,散热槽使外界的空气能进入至外壳内部,并且流通,电源适配器主体工作所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相对较冷的空气带走,从而对电源适配器主体进行散热。
[002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安装有保护门以及驱动保护门复位的弹性复位件,所述保护门具有驱动斜面,所述保护门与所述外壳滑移连接。
[0029]通过上述方案,保护门能防止小孩子用导电物质插入至插座内,避免小孩子触电的意外的发生。
[003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设置有多个限位凸条,所述L极插套以及所述N极插套均开设有限位开槽,所述限位凸条与所述限位开槽插接配合。
[0031]通过上述方案,限位凸条和限位开槽能对L极插套和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强脱开关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导电通路组,所述导电通路组包括L极通路和N极通路;所述L极通路包括L极取电导电件(210)和L极插套(220);所述N极通路包括N极插套(320);所述L极取电导电件(210)、所述L极插套(220)和所述N极插套(320)均与所述外壳(100)相对固定;强脱开关,所述强脱开关包括:开关本体(410),所述开关本体(410)与所述外壳(100)铰接,所述开关本体(410)设有强脱部;L极翘板体(420),所述L极翘板体(420)与所述外壳(100)活动连接,所述L极翘板体(420)设置于所述L极取电导电件(210)和所述L极插套(220)之间,所述L极翘板体(420)包括L极连接端(421)和L极抵接部(422),所述L极抵接部(422)始终与所述L极取电导电件(210)抵接;所述L极取电导电件(210)和所述L极插套(220)通过所述L极翘板体(420)电性连接,所述L极翘板体(420)设有L极强脱面(424),所述L极强脱面(424)朝向所述强脱部,所述L极强脱面(424)设置于所述L极抵接部(422)靠近所述L极连接端(421)的一侧;L极弹性件(423),所述L极弹性件(423)设置于所述开关本体(410)和所述L极翘板体(420)之间;所述L极弹性件(423)的两端分别为L极安装端和L极抵接端;所述L极安装端与所述开关本体(410)相对固定,所述L极抵接端与所述L极翘板体(420)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强脱开关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N极通路还包括N极取电导电件(310),所述N极取电导电件(310)与所述外壳(100)相对固定;所述强脱开关还包括:N极翘板体(430),所述N极翘板体(430)与所述外壳(100)活动连接,所述N极翘板体(430)设置于所述N极取电导电件(310)和所述N极插套(320)之间,所述N极翘板体(430)包括N极连接端(431)和N极抵接部(432),所述N极抵接部(432)始终与所述N极取电导电件(310)抵接;所述N极取电导电件(310)与所述N极插套(320)通过所述N极翘板体(430)电性连接,所述N极翘板体(430)设有N极强脱面(434),所述N极强脱面(434)朝向所述强脱部,所述N极强脱面(434)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广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广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