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治理用防溢流下水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958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海绵城市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海绵城市治理用防溢流下水井盖,包括,座圈,设置在井口并用于支撑盖体,所述盖体,扣设在所述座圈的顶端并用于封闭井口,所述盖体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撬动臂机构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侧壁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撬动臂机构的滑槽;人员将撬臂转动打开,然后对调节臂进行调节,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调节臂上的插块与相对应位置处的挡块抵接,使得连接臂和调节臂的铰接点处于合适高度,然后将铰接点放置在底面,按压撬臂,将盖体翘起,然后展开限位机构对撬起状态的盖体进行限位,过路人员可随时将井盖打开,以供积水快速排放,不需要专业人员携带专业工具,适用性较高。适用性较高。适用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绵城市治理用防溢流下水井盖


[0001]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治理
,具体是海绵城市治理用防溢流下水井盖。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0003]现有的海绵城市用下水井盖结构较为固定,在排水量较大需要将下水井盖升起进行紧急排水时,需要专业人员携带专业工具对井盖进行提升,过路人员无法及时打开,导致雨水溢流堆积,适用性较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海绵城市治理用防溢流下水井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海绵城市治理用防溢流下水井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海绵城市治理用防溢流下水井盖,包括,座圈,设置在井口并用于支撑盖体,所述盖体,扣设在所述座圈的顶端并用于封闭井口,所述盖体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撬动臂机构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侧壁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撬动臂机构的滑槽,其中,所述撬动臂机构铰接设置在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并用于人员撬动,所述撬动臂机构靠近铰接端的一端设有用于对所述撬动臂机构支撑的支撑机构,在所述支撑机构的支撑下撬动所述撬动臂机构,以使得所述盖体升起,所述盖体靠近所述撬动臂机构铰接端的一侧安装有两个用于对所述盖体限位的限位机构。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撬动臂机构包括用于增加力矩的撬臂和与所述盖体滑动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动轴,所述撬臂的内壁固设有若干个均匀布置并用于对所述支撑机构限位的挡块。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撬臂铰接的连接臂和铰接在其另一端用于调节支撑点高度的调节臂,所述连接臂和所述调节臂通过连接轴铰接,所述调节臂远离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固设有用于与所述挡块顶接的插块,所述连接臂上固设有转动轴,所述连接臂通过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撬臂铰接。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体上开设有两个用于对所述限位机构避位的凹槽。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与所述盖体转动连接的驱动
轴和固定在其底端用于对所述盖体限位的挡板,所述驱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转动所述驱动轴的手柄,所述手柄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盖体的底面。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撬臂远离所述盖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人员拨动所述撬臂的扣板。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块上嵌设固定有用于产生磁吸力的磁块。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人员将撬臂转动打开,然后对调节臂进行调节,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调节臂上的插块与相对应位置处的挡块抵接,使得连接臂和调节臂的铰接点处于合适高度,然后将铰接点放置在底面,按压撬臂,将盖体翘起,然后展开限位机构对撬起状态的盖体进行限位,过路人员可随时将井盖打开,以供积水排放,不需要专业人员携带专业工具,能够及时改变下水井盖的排水量,避免雨水排放量较大时下水井盖产生溢流;
[0015]2、盖体处于翘起排水状态,并未完全打开,并通过限位机构进行支撑限位,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海绵城市治理用防溢流下水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海绵城市治理用防溢流下水井盖中撬动臂机构和支撑机构展开状态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海绵城市治理用防溢流下水井盖中挡板的位置分布示意图。
[0020]图中:1、座圈;11、盖体;101、放置槽;102、凹槽;103、滑槽;2、撬动臂机构;21、撬臂;22、连接块;221、滑动轴;23、挡块;24、扣板;3、支撑机构;31、连接臂;311、转动轴;32、调节臂;33、插块;34、磁块;35、连接轴;4、限位机构;41、驱动轴;42、挡板;43、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更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技术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技术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技术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技术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0022]结合图1

4所示示例的海绵城市治理用防溢流下水井盖,其旨在解决打开井盖时,需要专业人员及工具问题。藉由此目的的实现,本技术提出一种海绵城市治理用防溢流下水井盖,人员将撬臂21转动打开,然后对调节臂32进行调节,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调节臂32上的插块33与相对应位置处的挡块23抵接,使得连接臂31和调节臂32的铰接点处于合适高度,然后将铰接点放置在底面,按压撬臂21,将盖体11翘起,然后展开限位机构4对撬起状态的盖体11进行限位,过路人员可随时将井盖打开,以供积水排放,不需要专业人员携带
专业工具,同时,盖体11处于翘起排水状态,并未完全打开,并通过限位机构4进行支撑限位,安全性较高。
[0023]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海绵城市治理用防溢流下水井盖,尤其是应用在市政排水管理中。包括:座圈1、盖体11、放置槽101和滑槽103。
[0024]其中,座圈1设置在井口并用于支撑盖体11。
[0025]进一步的,盖体11,扣设在座圈1的顶端并用于封闭井口,盖体11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撬动臂机构2的放置槽101,放置槽101的侧壁开设有用于连接撬动臂机构2的滑槽103。
[0026]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盖体11和座圈1的均可采用铸铁材质,强度较高,满足盖体11和座圈1的安装强度,保证车辆或行人的行驶安全性,放置槽101的长度及宽度大于撬动臂机构2整体长度及宽度,保证撬动臂机构2可整体收纳至放置槽101内,不会突出盖体11表面,滑槽103的长度为两厘米,保证在翘起时,撬动臂机构2有足够的滑动量将盖体11升起。
[0027]进一步的,撬动臂机构2铰接设置在放置槽101的内部并用于人员撬动,撬动臂机构2包括用于增加力矩的撬臂21和与盖体11滑动连接的连接块22,连接块22上固设有与滑槽103滑动连接的滑动轴221,撬臂21的内壁固设有若干个均匀布置并用于对支撑机构3限位的挡块23,撬臂21远离盖体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海绵城市治理用防溢流下水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座圈(1),设置在井口并用于支撑盖体(11);所述盖体(11),扣设在所述座圈(1)的顶端并用于封闭井口,所述盖体(11)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撬动臂机构(2)的放置槽(101),所述放置槽(101)的侧壁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撬动臂机构(2)的滑槽(103);其中,所述撬动臂机构(2)铰接设置在所述放置槽(101)的内部并用于人员撬动,所述撬动臂机构(2)靠近铰接端的一端设有用于对所述撬动臂机构(2)支撑的支撑机构(3),在所述支撑机构(3)的支撑下撬动所述撬动臂机构(2),以使得所述盖体(11)升起,所述盖体(11)靠近所述撬动臂机构(2)铰接端的一侧安装有两个用于对所述盖体(11)限位的限位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治理用防溢流下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撬动臂机构(2)包括用于增加力矩的撬臂(21)和与所述盖体(11)滑动连接的连接块(22),所述连接块(22)上固设有与所述滑槽(103)滑动连接的滑动轴(221),所述撬臂(21)的内壁固设有若干个均匀布置并用于对所述支撑机构(3)限位的挡块(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城市治理用防溢流下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一端与所述撬臂(21)铰接的连接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强
申请(专利权)人:泊头市兴武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