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轨道车的新型布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931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4
提供一种适用于轨道车的新型布线结构,包括顶棚线槽组合和前端线槽组合,轨道车的车体顶棚两侧均固定有顶棚线槽组合,轨道车的车体前端两侧均固定设有前端线槽组合,顶棚线槽组合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前端线槽组合采用聚酯玻璃钢材质制成,车体顶棚的顶棚线槽组合与车体前端对应一侧的前端线槽组合通过软连接过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车体顶棚设置铝合金材质线槽,以及在车体前端设置聚酯玻璃钢材质的线槽,能够大大减轻线槽重量,解决在车体上布线时因车体骨架上开孔较多而影响车体强度的问题,实现了轨道车布线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了轨道车布线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轨道车的新型布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车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轨道车的新型布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轨道车上的电器部件多,为此布线结构也影响着轨道车整体结构。以往轨道车辆在车体上布线时需要在车体骨架上开孔,开孔较多会影响车体强度且不利于防护。随着车顶承载装置的增加,尤其安装有检测装置、抬拨线装置时,车体打孔布线的方式已不满足车体强度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布线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轨道车的新型布线结构,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车体顶棚设置铝合金材质线槽,以及在车体前端设置聚酯玻璃钢材质的线槽,能够大大减轻线槽重量,较铁线槽可减少50%以上的重量,解决在车体上布线时因车体骨架上开孔较多而影响车体强度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轨道车布线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适用于轨道车的新型布线结构,包括顶棚线槽组合和前端线槽组合,轨道车的车体顶棚两侧均固定有所述的顶棚线槽组合,轨道车的车体前端两侧均固定设有所述的前端线槽组合,所述顶棚线槽组合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前端线槽组合采用聚酯玻璃钢材质制成,所述车体顶棚的顶棚线槽组合与车体前端对应一侧的前端线槽组合通过软连接过渡连接。
[0005]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顶棚线槽组合是由多段顶棚线槽依次连接而成,每段所述顶棚线槽包括顶棚线槽槽体和顶棚线槽槽盖,所述顶棚线槽槽体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车体顶棚上的顶棚线槽座上,所述顶棚线槽槽盖通过尼龙扎带以500mm的间距捆扎于顶棚线槽槽体上。
[0006]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顶棚线槽槽体和顶棚线槽槽盖采用铝合金6063材料制成。
[0007]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前端线槽组合包括前端线槽槽体和前端线槽槽盖,所述前端线槽槽体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车体前端上的前端线槽座上,所述前端线槽槽盖通过尼龙扎带以500mm的间距捆扎于前端线槽槽体上。
[0008]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软连接采用聚酯玻璃钢材质制成。
[000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0010]本方案通过在车体顶棚设置铝合金材质线槽,以及在车体前端设置聚酯玻璃钢材质的线槽,能够大大减轻线槽重量,较铁线槽可减少50%以上的重量。解决在车体上布线时因车体骨架上开孔较多而影响车体强度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轨道车布线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视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车体顶棚的结构俯视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B

B结构剖视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的Ⅰ部结构放大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前端线槽组合和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前端线槽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19]请参阅图1

6,详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0020]适用于轨道车的新型布线结构,包括顶棚线槽组合1和前端线槽组合2。轨道车ΙⅡ端的车体顶棚3两侧对称固定有所述的顶棚线槽组合1,所述顶棚线槽组合1是由多段顶棚线槽依次连接而成,每段所述顶棚线槽包括顶棚线槽槽体1

1和顶棚线槽槽盖1

2,所述顶棚线槽槽体1

1通过紧固件6固定在车体顶棚3上的顶棚线槽座1

3上,所述紧固件6包括不锈钢防脱螺栓、平垫圈及弹垫圈。所述顶棚线槽槽盖1

2通过尼龙扎带以500mm的间距捆扎于顶棚线槽槽体1

1上。优选的,所述顶棚线槽槽体1

1和顶棚线槽槽盖1

2采用铝合金6063材料制成。车体顶棚3设置铝合金6063材质线槽以及线槽盖板,减轻线槽重量,较铁线槽可减少50%以上的重量。
[0021]轨道车ΙⅡ端的车体前端4两侧均固定设有所述的前端线槽组合2,所述前端线槽组合2采用聚酯玻璃钢材质制成,使得聚酯玻璃钢材质线槽与车头紧密贴合。所述前端线槽组合2包括前端线槽槽体2

1和前端线槽槽盖2

2,所述前端线槽槽体2

1通过紧固件6固定在车体前端4上的前端线槽座2

3上,所述前端线槽槽盖2

2通过尼龙扎带以500mm的间距捆扎于前端线槽槽体2

1上。
[0022]所述车体顶棚3的顶棚线槽组合1与车体前端4对应一侧的前端线槽组合2通过软连接5过渡连接,线槽端部软连接整体包裹。优选的,所述软连接5采用聚酯玻璃钢材质制成。出线槽后的线束在骨架处用SGB管夹固定。
[0023]本专利技术解决在车体上布线时因车体骨架上开孔较多而影响车体强度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轨道车布线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00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轨道车的新型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棚线槽组合(1)和前端线槽组合(2),轨道车的车体顶棚(3)两侧均固定有所述的顶棚线槽组合(1),轨道车的车体前端(4)两侧均固定设有所述的前端线槽组合(2),所述顶棚线槽组合(1)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前端线槽组合(2)采用聚酯玻璃钢材质制成,所述车体顶棚(3)的顶棚线槽组合(1)与车体前端(4)对应一侧的前端线槽组合(2)通过软连接(5)过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轨道车的新型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线槽组合(1)是由多段顶棚线槽依次连接而成,每段所述顶棚线槽包括顶棚线槽槽体(1

1)和顶棚线槽槽盖(1

2),所述顶棚线槽槽体(1

1)通过紧固件(6)固定在车体顶棚(3)上的顶棚线槽座(1

3)上,所述顶棚线槽槽盖(1

2)通过尼龙扎带以50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喜云贠泽云飞虎贾爱香赵辉张建国王蕊娟刘学杰申志军朱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