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云莲专利>正文

基于大数据和智能仓储的物流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919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和智能仓储的物流管理方法,其包括:获取每个运输区域的区域顺序编号和运输区域状态,并根据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和区域顺序编号生成运输区域状态表。根据运输区域类型、阻塞度函数、第一阻塞度和第二阻塞度获取每个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根据每个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容量和每个时刻通过每个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单位数量获取每个时刻每个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和每个时刻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根据区域阻塞度、运输通畅度和产品运输平均速度进行产品运输统筹以得到产品运输统筹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产品运输终端。统筹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产品运输终端。统筹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产品运输终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大数据和智能仓储的物流管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仓储和大数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和智能仓储的物流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智能仓储技术现在已非常成熟的应用在物流存储中,保证了货物仓库管理各个环节数据输入的速度和准确性,确保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的真实数据,合理保持和控制企业库存;通过科学的编码,还可方便地对库存货物的批次、保质期等进行管理;利用系统的库位管理功能,更可以及时掌握所有库存货物当前所在位置,有利于提高仓库管理的工作效率。
[0003]在进行产品运输的时候产品仓储空间中可能快速聚集大量运输设备、运输产品和运输人员,容易造成拥堵,这样不方便对产品进行的传送和控制,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产品出库和产品入库的效率,因此如何有效调整产品运输策略以提高产品运输效率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和智能仓储的物流管理方法,其包括:
[0005]将产品仓储空间划分为若干个体积相同的运输区域,并对每个运输区域按照空间顺序进行编号以得到每个运输区域的区域顺序编号;所述运输区域为在产品仓储空间中进行产品运输的基本单位;
[0006]获取产品仓储空间中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并根据产品仓储空间中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和区域顺序编号生成运输区域状态表;
[0007]从数据库获取产品仓储分布数据,并根据运输区域状态表和产品仓储分布数据进行建模得到产品仓储模型,然后根据产品仓储模型识别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类型;所述运输区域类型包括障碍区域、出口区域和普通区域;
[0008]将障碍区域的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设置为第一阻塞度;将出口区域的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设置为第二阻塞度;根据阻塞度函数、第一阻塞度和第二阻塞度计算每个普通区域在以不同出口区域为出口时的区域阻塞度以得到每个普通区域的阻塞度分布表,并选取每个普通区域的阻塞度分布表中数值最小的区域阻塞度作为每个普通区域的区域阻塞度;
[0009]从数据库获取每个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容量,并根据每个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容量和每个时刻通过每个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单位数量进行分析以得到每个时刻每个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
[0010]以每个运输区域的中心为圆心以区域关联值为半径得到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并根据每个时刻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内产品运输单位数量和每个时刻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内每个产品运输单位的产品运输速度得到每个时刻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
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
[0011]根据每个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每个时刻每个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和每个时刻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进行产品运输统筹以得到产品运输统筹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产品运输终端。
[0012]根据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产品运输终端为具有通信连接和数据传输功能的设备,其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所述区域顺序编号用于表征运输区域的空间顺序和对运输区域进行唯一标识,每个区域顺序编号对应唯一的运输区域。
[0013]根据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产品运输单位为产品运输过程中由运输产品、运输设备和运输人员组成的单位。所述产品运输容量为每个出口区域最多可同时容纳的产品运输单位的数量。所述区域关联值为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进行设置。运输区域为在产品仓储空间中进行产品运输的基本单位。所述第一阻塞度和第二阻塞度为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进行设置。
[0014]根据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运输区域状态包括空闲状态、产品状态和障碍状态;所述空闲状态指示相应运输区域为空闲;所述产品状态指示相应运输区域被产品运输单位占据;所述障碍状态指示相应运输区域被除了产品运输单位外的其他物体占据。
[0015]根据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根据运输区域状态表获取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
[0016]将运输区域状态为空闲状态的运输区域的第一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一调整值,第二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一调整值;
[0017]将运输区域状态为产品状态的运输区域的第一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一调整值,第二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二调整值;
[0018]将运输区域状态为障碍状态的运输区域的第一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二调整值,第二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一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和第二调整值为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进行设置。
[0019]根据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根据产品运输成本函数、运输区域的第一调整系数、运输区域的第二调整系数、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第一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和第三权重系数进行运输成本分析以得到当前时刻每个产品运输单位在选择不同运输区域时的产品运输成本;
[0020]选择产品运输成本最小的运输区域作为产品运输单位在下一时刻的运输区域;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运输单位下一时刻的运输区域为同一运输区域时,比较产品运输单位之间的产品运输成本,并选取产品运输成本最小的产品运输单位的移动到该运输区域;
[0021]在产品运输单位移动到出口区域时,在下一时刻将该产品运输单位作为完成运输产品,直到完成所有产品运输单位的运输。
[0022]根据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根据区域阻塞度、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和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构建产品运输目标函数;
[0023]获取第一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和第三权重系数;所述第一权重系数为区域阻塞度的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为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的权重系数,第三权重系数为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的权重系数;
[0024]根据第一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和第三权重系数建立第一约束条件,根据区域阻塞度、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第一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和第三权重系数建立第二约束条件;
[0025]根据产品仓储空间中产品总量、第一产品数量和第二产品数量建立第三约束条件;所述产品总量为产品仓储空间中需要运输的产品总量;所述第一产品数量为已经完成产品运输的产品数量,第二产品数量为待完成产品运输的产品数量;
[0026]根据产品运输目标函数、第一约束条件、第二约束条件和第三约束条件进行产品运输统筹以得到产品运输统筹数据。
[0027]根据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根据区域顺序编号和运输区域状态生成运输区域状态表包括:
[0028]获取产品仓储空间中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并根据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对产品仓储空间中每个运输区域进行状态编号以得到产品仓储空间中每个运输区域的区域状态编号;所述区域状态编号用于标识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每种区域状态编号对应一种运输区域状态;
[0029]根据区域顺序编号和区域状态编号对产品仓储空间的每个运输区域进行状态统计和状态映射以生成产品仓储空间的运输区域状态表;所述运输区域状态表用于指示运输区域与运输区域状态的映射关系。
[0030]根据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产品运输成本的计算方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和智能仓储的物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产品仓储空间划分为若干个体积相同的运输区域,并对每个运输区域按照空间顺序进行编号以得到每个运输区域的区域顺序编号;所述运输区域为在产品仓储空间中进行产品运输的基本单位;获取产品仓储空间中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并根据产品仓储空间中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和区域顺序编号生成运输区域状态表;从数据库获取产品仓储分布数据,并根据运输区域状态表和产品仓储分布数据进行建模得到产品仓储模型,然后根据产品仓储模型识别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类型;所述运输区域类型包括障碍区域、出口区域和普通区域;将障碍区域的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设置为第一阻塞度;将出口区域的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设置为第二阻塞度;根据阻塞度函数、第一阻塞度和第二阻塞度计算每个普通区域在以不同出口区域为出口时的区域阻塞度以得到每个普通区域的阻塞度分布表,并选取每个普通区域的阻塞度分布表中数值最小的区域阻塞度作为每个普通区域的区域阻塞度;从数据库获取每个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容量,并根据每个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容量和每个时刻通过每个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单位数量进行分析以得到每个时刻每个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以每个运输区域的中心为圆心以区域关联值为半径得到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并根据每个时刻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内产品运输单位数量和每个时刻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内每个产品运输单位的产品运输速度得到每个时刻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根据每个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每个时刻每个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和每个时刻每个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进行产品运输统筹以得到产品运输统筹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产品运输终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运输区域状态表获取每个运输区域的运输区域状态;将运输区域状态为空闲状态的运输区域的第一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一调整值,第二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一调整值;将运输区域状态为产品状态的运输区域的第一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一调整值,第二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二调整值;将运输区域状态为障碍状态的运输区域的第一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二调整值,第二调整系数设置为第一调整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产品运输成本函数、运输区域的第一调整系数、运输区域的第二调整系数、运输区域的区域阻塞度、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运输区域的关联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第一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和第三权重系数进行分析以得到当前时刻每个产品运输单位在选择不同运输区域时的产品运输成本;选择产品运输成本最小的运输区域作为产品运输单位在下一时刻的运输区域;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运输单位下一时刻的运输区域为同一运输区域时,比较产品运输单位之间的产品运输成本,并选取产品运输成本最小的产品运输单位的移动到该运输区域;在产品运输单位移动到出口区域时,在下一时刻将该产品运输单位作为完成运输产品,直到完成所有产品运输单位的运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区域阻塞度、出口区域的产品运输平均速度和出口区域的运输通畅度构建产品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G零六Q一零零六
申请(专利权)人:曾云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