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风管管内附尘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908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织物风管管内附尘片,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为开口圆环,开口圆环两端分别设有勾牙组和挂牙组,勾牙组和挂牙组彼此配用,勾牙组有至少两个齿,支撑环内设有通气的附尘叶。通过勾牙组和挂牙组的设置,使附尘片可以调节支撑环外径从而紧密垂直支撑在织物风管的管内,保证管内空气从附尘叶流通,通过附尘叶的设置,使织物风管内的灰絮会附着于附尘叶上,织物风管使用一段时间后,即可取出支撑环,按需清洗或更换附尘叶,即可继续使用,不需要额外的装置和动能,即可附着织物风管内的灰絮,成本低,结构可靠,易于制造。易于制造。易于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物风管管内附尘片


[0001]本技术属于织物风管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织物风管管内附尘片。

技术介绍

[0002]织物风管又称为布风管、布袋风管、布质风管、纤维布风管等,是一种由特殊纤维织成的柔性空气分布系统,其主要作用是替代传统送风管、风阀、散流器等的一种送风系统。该系统的外观犹如一条大的布袋,具有送风、制冷、制热等用途。织物风管在长时间的使用后,风管尾部和拐角处会积压有大量的灰絮,长此以往,极易滋生大量细菌,导致大量细菌随风管内的风压排入室内,严重影响室内人员的健康。为此,设计出一种织物风管管内附尘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物风管管内附尘片,以解决现有织物风管管内积压大量灰絮的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织物风管管内附尘片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织物风管管内附尘片,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为开口圆环,开口圆环两端分别设有勾牙组和挂牙组,勾牙组和挂牙组彼此配用,勾牙组有至少两个齿,支撑环内设有通气的附尘叶。通过勾牙组和挂牙组的设置,使附尘片可以调节支撑环外径从而紧密垂直支撑在织物风管的管内,通过附尘叶的设置,使织物风管内的灰絮会附着于附尘叶上,织物风管使用一段时间后,即可取出支撑环,按需清洗或更换附尘叶,即可继续使用。
[000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的截面为圆形,圆形的圆环不易变形,且便于生产制造。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的截面直径为5mm~8mm,降低支撑环的重量,同时不需要很大力气就可以按需调节支撑环的外径,使用操作便捷。
[0008]进一步的,所述勾牙组沿支撑环内圆设置,挂牙组沿支撑环外圆设置,勾牙组和挂牙组,内外设置,便于加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勾牙组和挂牙组的齿数一致,可以使勾牙组和挂牙组有更好的啮合力。
[0010]进一步的,所述勾牙组和/或挂牙组的齿的齿尖处有圆角,便于通过压和拉的方式,调整支撑环外径变小和变大。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附尘叶为两片,附尘叶从支撑环端头处越过支撑环的圆心延伸至对向内圆,两片附尘叶有重叠,可以使支撑环外径变化时,附尘叶的松紧变形量变小,两片附尘叶有重叠,保证灰絮拦截的质量。
[0012]进一步的,所述附尘叶为布料制成,布料上均布排列有孔,生产采购安装便捷,成本低廉。
[0013]进一步的,所述附尘叶为固定排列的细丝,细丝间隔不大于5mm,成本低廉,通风效果好,附尘效率高。
[0014]进一步的,所述细丝排列为网状,进一步提高附尘质量。
[0015]相比较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通过勾牙组和挂牙组的设置,使附尘片可以调节支撑环外径从而紧密垂直支撑在织物风管的管内,保证管内空气从附尘叶流通,通过附尘叶的设置,使织物风管内的灰絮会附着于附尘叶上,织物风管使用一段时间后,即可取出支撑环,按需清洗或更换附尘叶,即可继续使用,不需要额外的装置和动能,即可附着织物风管内的灰絮,成本低,结构可靠,易于制造。
[0017]2.所述附尘叶为两片,附尘叶从支撑环端头处越过支撑环的圆心延伸至对向内圆,两片附尘叶有重叠,可以使支撑环外径变化时,附尘叶的松紧变形量变小,两片附尘叶有重叠,保证灰絮拦截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织物风管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说明:1.支撑环,11.勾牙组,12.挂牙组,2.附尘叶,21.孔,22.细丝。
[0023]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理解。
[0025]如图2至图4,设计出一种织物风管管内附尘片,包括支撑环1,所述支撑环1为开口圆环,优选高回弹的钢制结构,开口圆环两端分别设有勾牙组11和挂牙组12,勾牙组11和挂牙组12有齿,勾牙组11和挂牙组12通过齿彼此啮合配用,勾牙组11有至少两个齿,支撑环1内设有通气的附尘叶2。
[0026]使用时,通过将勾牙组11和挂牙组12啮合配用,将支撑环1调节成最小外径,将支撑环1置入织物风管的内管的拐角和尾部的进风向,可以优选织物风管支撑环的前端,支撑环1与织物风管的内管垂直,调节勾牙组11与挂牙齿12的啮合齿,尽量选用较为外端的齿,使支撑环1可以支撑抵紧织物风管的内径,使支撑环1和织物风管相对固定,使空调开机后,织物风管中的风压从附尘叶2通过,后续使用时,如果织物风管因为风压冲击,内径变大,可以按需调整支撑环1的外径保持支撑环与织物风管的固定配合。
[0027]以上实施方式中,列举出3种实施例实现上述技术方案: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提供一种织物风管管内附尘片,包括支撑环1,所述支撑环1为开口圆环,优选高回弹的钢制结构,所述支撑环1的截面为圆形,可以用粗钢丝弯曲制成,粗钢丝的圆环不易变形,且便于生产制造采购,所述支撑环1的截面直径为5mm,降低支撑环1的重量,同时不需要很大力气就可以按需调节支撑环1的外径,使用操作便捷;开口圆环两端分别设有勾牙组11和挂牙组12,勾牙组11和挂牙组12有齿,勾牙组11和挂牙组12通过齿彼此啮合配用,勾牙组11有3个齿,挂牙组12有1个齿,挂牙组12齿后有给勾牙组11让位的避位槽,所述勾牙组11沿支撑环1内圆设置,挂牙组12沿支撑环2外圆设置,勾牙组11和挂
牙组12曲率与支撑环1一致,勾牙组11和挂牙组12内外设置,便于加工,支撑环1内设有通气的附尘叶2,通过附尘叶2的设置,使织物风管内的灰絮会附着于附尘叶上,织物风管使用一段时间后,即可取出支撑环1,按需清洗或更换附尘叶2,即可继续重复使用;所述附尘叶2为固定排列的细丝22,细丝22间隔为5mm,成本低廉,通风效果好,附尘效率高。
[0030]实施例2
[003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提供一种织物风管管内附尘片,包括支撑环1,所述支撑环1为开口圆环,所述支撑环1的截面为圆形,采用粗不锈钢钢丝弯曲制成,不锈钢钢丝制成的圆环不易变形,且便于生产制造采购,所述支撑环1的截面直径为7mm,降低支撑环1的重量,同时不需要很大力气就可以按需调节支撑环1的外径,使用操作便捷;开口圆环两端分别设有勾牙组11和挂牙组12,勾牙组11和挂牙组12有齿,勾牙组11和挂牙组12通过齿彼此啮合配用,所述勾牙组11和挂牙组12的齿数一致,都为三个齿,可以使勾牙组11和挂牙组12有更好的啮合力;所述勾牙组11沿支撑环1内圆设置,挂牙组12沿支撑环2外圆设置,勾牙组11和挂牙组12曲率与支撑环1一致,勾牙组11和挂牙组12内外设置,便于加工,支撑环1内设有通气的附尘叶2,通过附尘叶2的设置,使织物风管内的灰絮会附着于附尘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风管管内附尘片,包括支撑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1)为开口圆环,开口圆环两端分别设有勾牙组(11)和挂牙组(12),勾牙组(11)和挂牙组(12)彼此配用,勾牙组(11)有至少两个齿,支撑环(1)内设有通气的附尘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风管管内附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1)的截面为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织物风管管内附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1)的截面直径为5mm~8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风管管内附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勾牙组(11)沿支撑环(1)内圆设置,挂牙组(12)沿支撑环(1)外圆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风管管内附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勾牙组(11)和挂牙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乾龙苏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布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