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化电机控制器以及二合一电机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752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化电机控制器以及二合一电机控制器,集成化电机控制器包括功率板、驱动控制板以及控制器箱体,所述控制器箱体具有上端开口状的收容空间;组装好的功率板和驱动控制板固定在所述控制器箱体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功率板包括铝基板、多个MOS管、U相铜柱、V相铜柱、W相铜柱、正极铜柱、负极铜柱、支撑柱和多个螺钉或螺栓,所述U相铜柱、V相铜柱、W相铜柱、正极铜柱、负极铜柱和支撑柱分别通过所述螺钉或螺栓固定在所述铝基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提升电机控制器的散热性能,而且能有效减少电摩上电机控制器的体积,极大的提高了电机控制器的功率密度,同时提高了电子系统及其周围电子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其周围电子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其周围电子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化电机控制器以及二合一电机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控制器的
,具体涉及一种由电机控制器和装配印刷电路板集成化布置的集成化电机控制器以及二合一电机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电机控制器采用的是耐燃材料等级为FR

4的装配印刷电路板(PCBA)的布板材质、在电路板上标贴单管或采用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成熟模块以及采用铝板进行液冷。在电动摩托车上所采用的控制器,由耐燃材料等级为FR

4贴服在电路板,其散热的效果比较差,无法输出较大的电流,而且产品后续的维修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散热问题和便利的可维修性的集成化电机控制器以及二合一电机控制器。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化电机控制器,其包括功率板、驱动控制板以及控制器箱体,所述功率板位于驱动控制板的下方且与所述驱动控制板组装连接;所述控制器箱体具有上端开口状的收容空间;组装好的功率板和驱动控制板固定在所述控制器箱体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功率板包括作为承载基板的铝基板、固定在所述铝基板上的多个MOS管、U相铜柱、V相铜柱、W相铜柱、正极铜柱、负极铜柱、支撑柱和多个螺钉或螺栓,所述U相铜柱、V相铜柱、W相铜柱、正极铜柱、负极铜柱和支撑柱分别通过所述螺钉或螺栓固定在所述铝基板上。
[0005]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U相铜柱、V相铜柱、W相铜柱和支撑柱分别通过两个螺钉或螺栓固定在所述铝基板上。
[0006]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正极铜柱和负极铜柱分别通过一个螺钉或螺栓固定在所述铝基板上。
[0007]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控制板包括U相电流传感器、V相电流传感器和U相铜柱孔,所述U相铜柱插入所述U相电流传感器内,所述W相铜柱插入所述U相铜柱孔内,所述V相铜柱插入所述V相电流传感器内。
[0008]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U相铜柱孔位于所述U相电流传感器和W相电流传感器之间。
[0009]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控制板还包括与所述正极铜柱适配连接的正极铜柱孔以及与所述负极铜柱适配连接的负极铜柱孔以及与所述支撑柱适配连接的支撑柱孔。
[0010]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控制板还包括底板,所述U相电流传感器、V相电流传感器、U相铜柱孔、正极铜柱孔、负极铜柱孔和支撑柱孔位于所述底板上。
[0011]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箱体包括底部,组装好的功率板和驱动控制板固定在所述底部上。
[0012]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箱体还包括位于其侧边的开口。
[00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二合一电机控制器,其包括电机和所述集成化电机控制
器,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集成化电机控制器上。
[0014]本技术不仅能提升电机控制器的散热性能,而且能有效减少电摩上电机控制器的体积,极大的提高了电机控制器的功率密度,同时提高了电子系统及其周围电子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同时控制了成本,使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巨大的提升从而匹配更多的汽车厂商。
[0015]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16]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化电机控制器的功率板的主视图;
[0018]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化电机控制器的功率板的立体图;
[0019]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化电机控制器的控制板的立体图;
[0020]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化电机控制器的功率板和控制板的组装示意图;
[0021]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化电机控制器的控制器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化电机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二合一电机控制器的使用示意图。
[0024]图号说明:
[0025]功率板10、铝基板11、MOS管12、U相铜柱13、V相铜柱14、W相铜柱15、正极铜柱16、负极铜柱17、支撑柱18、螺钉或螺栓19;驱动控制板20、底板21、U相电流传感器22、V相电流传感器24、U相铜柱孔23、正极铜柱孔25、负极铜柱孔26、支撑柱孔27;控制器箱体30、底部31、开口32;电机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化电机控制器,其包括功率板10、驱动控制板20以及控制器箱体30,功率板10位于驱动控制板20的下方且与驱动控制板20组装连接,组装好的功率板10和驱动控制板20固定在控制器箱体30内。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功率板10为装配印刷电路板的功率板,其包括作为承载基板的铝基板11、固定在铝基板11上的多个MOS管12、U相铜柱13、V相铜柱14、W相铜柱15、正极铜柱16、负极铜柱17、支撑柱18和多个螺钉或螺栓19,U相铜柱13、V相铜柱14、W相铜柱15、正极铜柱16、负极铜柱17和支撑柱18分别通过螺钉或螺栓19固定在铝基板11上。
[0028]在本实施例中,U相铜柱13、V相铜柱14、W相铜柱15和支撑柱18分别通过两个螺钉或螺栓19固定在铝基板11上,正极铜柱16和负极铜柱17分别通过一个螺钉或螺栓19固定在铝基板11上,也就是说,共设有10个螺钉或螺栓。
[0029]采用螺钉或螺栓将U相铜柱13、V相铜柱14、W相铜柱15、支撑柱18、正极铜柱16和负
极铜柱17固定在铝基板11上,当某个零件损坏或需要更换时,通过取下螺钉或螺栓,便于可维修性。
[0030]如图3所示,驱动控制板20为装配印刷电路板的控制板,其包括底板21、U相电流传感器22、V相电流传感器24、位于U相电流传感器22和W相电流传感器24之间的U相铜柱孔23、与正极铜柱16适配连接的正极铜柱孔25、与负极铜柱17适配连接的负极铜柱孔26以及与支撑柱18适配连接的支撑柱孔27,其中U相电流传感器22、V相电流传感器24、U相铜柱孔23、正极铜柱孔25、负极铜柱孔26和支撑柱孔27均位于底板21上。
[0031]如图4所示,功率表10和驱动控制板20组装时,功率板10位于驱动控制板20的下方,功率板10的U相铜柱13插入驱动控制板20的U相电流传感器22内,功率板10的W相铜柱15插入驱动控制板20的U相铜柱孔23内,功率板10的V相铜柱14插入驱动控制板20的V相电流传感器24内,功率板10的正极铜柱16和负极铜柱17分别插入驱动控制板20的正极铜柱孔25和负极铜柱孔26内,功率板10的支撑柱18插入驱动控制板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化电机控制器,其包括功率板(10)、驱动控制板(20)以及控制器箱体(30),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板(10)位于驱动控制板(20)的下方且与所述驱动控制板(20)组装连接;所述控制器箱体(30)具有上端开口状的收容空间;组装好的功率板(10)和驱动控制板(20)固定在所述控制器箱体(30)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功率板(10)包括作为承载基板的铝基板(11)、固定在所述铝基板(11)上的多个MOS管(12)、U相铜柱(13)、V相铜柱(14)、W相铜柱(15)、正极铜柱(16)、负极铜柱(17)、支撑柱(18)和多个螺钉或螺栓(19),所述U相铜柱(13)、V相铜柱(14)、W相铜柱(15)、正极铜柱(16)、负极铜柱(17)和支撑柱(18)分别通过所述螺钉或螺栓(19)固定在所述铝基板(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相铜柱(13)、V相铜柱(14)、W相铜柱(15)和支撑柱(18)分别通过两个螺钉或螺栓(19)固定在所述铝基板(1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铜柱(16)和负极铜柱(17)分别通过一个螺钉或螺栓(19)固定在所述铝基板(1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板(20)包括U相电流传感器(22)、V相电流传感器(24)和U相铜柱孔(23),所述U相铜柱(13)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六闰杨啸风马宇林吉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台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