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用刮板运输机的下料储存机构,涉及煤矿储存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顶端开设有入料口,所述第一箱体一侧壁面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料通道,所述第一出料通道另一端连接有煤块储存装置,所述第一箱体底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箱体内安装有煤料筛分处理装置。通过煤料筛分处理装置,对煤矿用刮板机输送的煤料下料时进行筛分,将煤料筛分成煤粉和煤块并分别储存,并且通过磨盘对煤粉进行研磨细化,增加了其使用价值,通过设置煤块储存装置,对分离出的煤块进行储存,煤块单独储存没有煤粉的干扰更利于通风,防止煤料储存时因为通风效果差发生自燃的风险。生自燃的风险。生自燃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用刮板运输机的下料储存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储存
,具体为一种煤矿用刮板运输机的下料储存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我国绝大部分煤矿属于井工煤矿。煤矿范围包括地上地下以及相关设施的很大区域。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等。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世界上各地质时期中,以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中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代。煤的含碳量一般为46~97%,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金属光泽。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现有技术中用刮板机对矿井中开采下来的煤料进行输送,输送后直接下料储存,煤块和煤粉同时储存在储煤仓里,不方便煤料进行运输,同时不利于煤料通风,导致煤料可能产生自然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用刮板运输机的下料储存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煤块和煤粉同时储存在储煤仓里,不方便煤料进行运输,同时不利于煤料通风,导致煤料可能产生自然的危险。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煤矿用刮板运输机的下料储存机构,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顶端开设有入料口,所述第一箱体一侧壁面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料通道,所述第一出料通道另一端连接有煤块储存装置,所述第一箱体底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料通道,所述第二出料通道另一端连接有煤粉储存箱,所述第一箱体内安装有煤料筛分处理装置。
[0005]优选的,所述煤块储存装置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顶端开设有煤块入口,所述煤块入口与第一出料通道相连接,所述第二箱体内且位于前后壁面与下壁面之间固定安装有一对第一隔板,所述第二箱体前后两壁面之间固定安装有一对分流板,一对所述分流板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隔板顶端与煤块入口之间,所述第二箱体内固定安装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位于一对第一隔板之间,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二箱体两侧壁面分别开设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箱体一侧壁面且位于第二通风口外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壳,所述电机安装壳内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端固定安装有叶片,所述第二箱体另一侧壁面且位于第二通风口外固定安装有遮阳板。
[0006]优选的,所述煤料筛分处理装置包括带式传送带、定磨盘和动磨盘,所述带式传送带固定安装于第一箱体的前后两壁面之间,所述带式传送带一端位于入料口下方,所述带式传送带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料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箱体内前后两壁面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煤粉下料通道,所述第一煤粉下料通道位于带式传送带下方,所述带式传送带的牵引件为金属网状结构,所述定磨盘固定安装于第一箱体两侧内壁面之间且位于第一煤粉下料通道下方,所述定磨盘入料端与第一煤粉下料通道底端相连接,所述定磨盘底端中心开设有轴承安装槽,所述轴承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圈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底端固定连接于动磨盘顶端中心,所述第一箱体前后两内壁面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固定安装于动磨盘底端中心。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内前后壁面之间固定安装有电机保护壳,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电机保护壳内。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前后壁面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煤粉通道,所述第二煤粉通道底端连接于第二出料口且位于电机保护壳下方。
[0009]优选的,所述定磨盘与第一箱体两侧内壁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板。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两侧外壁面设有支腿。
[0011]优选的,所述带式传送带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带式传送带通过连接板与第一箱体一侧内壁面和第一出料口相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前壁面设有取料门。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用刮板运输机的下料储存机构,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煤块和煤粉同时储存在储煤仓里,不方便煤料进行运输,同时不利于煤料通风,导致煤料可能产生自然的危险。通过煤料筛分处理装置,对煤矿用刮板机输送的煤料下料时进行筛分,将煤料筛分成煤粉和煤块并分别储存,并且通过磨盘对煤粉进行研磨细化,增加了其使用价值,通过设置煤块储存装置,对分离出的煤块进行储存,煤块单独储存没有煤粉的干扰更利于通风,防止煤料储存时因为通风效果差发生自燃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煤矿用刮板运输机的下料储存机构的主视图。
[0016]图中:1
‑
第一箱体;2
‑
第一出料口;3
‑
第一出料通道;4
‑
第二出料口;5
‑
第二出料通道;6
‑
煤粉储存箱;7
‑
第二箱体;8
‑
煤块入口;9
‑
分流板;10
‑
第二隔板;11
‑
第一通风口;12
‑
第二通风口;13
‑
电机安装壳;14
‑
第一电机;15
‑
叶片;16
‑
遮阳板;17
‑
带式传送带;18
‑
定磨盘;19
‑
动磨盘;20
‑
入料口;21
‑
第一煤粉下料通道;22
‑
轴承;23
‑
连接轴;24
‑
第二电机;25
‑
电机保护壳;26
‑
第二煤粉通道;27
‑
第一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
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煤矿用刮板运输机的下料储存机构,包括第一箱体1,所述第一箱体1顶端开设有入料口20,所述第一箱体一侧壁面开设有第一出料口2,所述第一出料口2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料通道3,所述第一出料通道3另一端连接有煤块储存装置,所述第一箱体1底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4,所述第二出料口4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料通道,所述第二出料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用刮板运输机的下料储存机构,包括第一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顶端开设有入料口(20),所述第一箱体一侧壁面开设有第一出料口(2),所述第一出料口(2)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料通道(3),所述第一出料通道(3)另一端连接有煤块储存装置,所述第一箱体(1)底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4),所述第二出料口(4)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料通道,所述第二出料通道(5)另一端连接有煤粉储存箱(6),所述第一箱体(1)内安装有煤料筛分处理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刮板运输机的下料储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块储存装置包括第二箱体(7),所述第二箱体(7)顶端开设有煤块入口(8),所述煤块入口(8)与第一出料通道(3)相连接,所述第二箱体(7)内且位于前后壁面与下壁面之间固定安装有一对第一隔板(27),所述第二箱体(7)前后两壁面之间固定安装有一对分流板(9),一对所述分流板(9)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隔板(27)顶端与煤块入口(8)之间,所述第二箱体(7)内固定安装有第二隔板(10),所述第二隔板(10)位于一对第一隔板(27)之间,所述第一隔板(27)与第二隔板(10)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口(11),所述第二箱体(7)两侧壁面分别开设有第二通风口(12),所述第二箱体(7)一侧壁面且位于第二通风口(12)外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壳(13),所述电机安装壳(13)内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驱动端固定安装有叶片(15),所述第二箱体(7)另一侧壁面且位于第二通风口外固定安装有遮阳板(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刮板运输机的下料储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料筛分处理装置包括带式传送带(17)、定磨盘(18)和动磨盘(19),所述带式传送带(17)固定安装于第一箱体(1)的前后两壁面之间,所述带式传送带(17)一端位于入料口(20)下方,所述带式传送带(17)的另一端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渝达薄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