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治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炎动物模型的创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8584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炎动物模型的创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d0天向小鼠腹腔注射CCl4,每7天一次,至第14天停止注射CCl4;(2)分别向所述小鼠尾静脉注射质粒CYP2D6第一次注射时间为注射CCl4的前2天,然后每7天注射一次质粒CYP2D6,至d54天停止注射质粒CYP2D6;(3)分别在d30天、d40天、d50天、d60天对小鼠的肝脏炎症、肝脏损伤、自身抗体产生和细胞因子表达进行检测,肝脏炎症、肝脏损伤、自身抗体产生和细胞因子表达结果均与正常小鼠进行对照,且不同时间点之间也可作为对照,进行比较,随着时间推移,若检测的指标越来越明显,即为造模成功。即为造模成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炎动物模型的创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型的创建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炎动物模型的创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具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循环自身抗体和界面性肝炎等特征。如果长期的肝脏炎症和损伤持续存在,会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虽然AIH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分子拟态和免疫调节受损有关,但是寻找具体的分子靶标以及发病机理,需要有能够很好模拟临床特征的动物模型,在动物模型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探索研究该疾病的分子机制和发病机理。
[0003]目前,有关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动物模型要么是仅模拟了炎症特征,而无法模拟自身抗体和肝纤维化特征,要么仅在特定小鼠中产生自身免疫性肝炎或者表现特征不典型,与临床症状差距明显,存在以下问题:
[0004]1)以刀豆蛋白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为代表的动物模型,仅模拟了炎症特征,无法对自身免疫性肝炎进行全面理解和研究;
[0005]2)以模拟抗原的腺病毒载体为代表的动物模型,无法在不同小鼠中产生自身免疫性肝炎,并且肝纤维化特征不典型,无法更广泛和准确的理解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机理和分子机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炎动物模型的创建方法。
[0007]技术方案: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炎动物模型的创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d0天时,将48只小鼠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
[0009]对照组的24只小鼠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是对照A组、对照B组、对照C组和对组D组;
[0010]实验组的24只小鼠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是试验A组,试验B组,试验C组和试验D组;
[0011]试验组的24只小鼠均腹腔注射CCl4,CCl4注射剂量为0.5ml/kg,且
[0012]两天之前的

d2天,试验组的24只小鼠均尾静脉注射质粒CYP2D6(质粒CYP2D6简称pCYP2D6),浓度为300μg/次/只;
[0013](2)、五天之后的d5天,试验组的24只小鼠均尾静脉注射质粒CYP2D6,浓度为300μg/次/只;
[0014](3)、七天之后的d7天,试验组的24只小鼠均腹腔注射CCl4,CCl4注射剂量为0.5ml/kg;
[0015](4)、十二天之后的d12天,试验组的24只小鼠均尾静脉注射质粒CYP2D6,浓度为300μg/次/只;
[0016](5)、十四天之后的d14天,试验组的24只小鼠均腹腔注射CCl4,CCl4注射剂量为
0.5ml/kg;
[0017](6)、十九天之后的d19天,试验组的24只小鼠均尾静脉注射质粒CYP2D6,浓度为300μg/次/只;
[0018](7)、二十六天之后的d26天,试验组的24只小鼠均尾静脉注射质粒CYP2D6,浓度为300μg/次/只;
[0019](8)、三十天之后的d30天,分别杀死对照A组和试验A组的所有小鼠,并且:
[0020]分离肝脏,进行苏木精

伊红染色,检测对照A组的小鼠与试验A组的小鼠的肝脏炎症情况;
[0021]分离肝脏,进行天狼猩红染色,检测对照A组的小鼠与试验A组的小鼠肝脏纤维化情况;
[0022]收集血清,检测对照A组的小鼠与试验A组的小鼠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酶活性;
[0023]收集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对照A组的小鼠与试验A组的小鼠自身抗体是否产生;
[0024]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对照A组的小鼠与试验A组的小鼠的炎症细胞因子和免疫应答TNF

α、IL

1β、IL

4、IL

13和IFN

γ细胞因子的表达;
[0025](9)、三十三天之后的d33天,试验B组,试验C组和试验D组的小鼠均尾静脉注射质粒CYP2D6,浓度为300μg/次/只;
[0026](10)、四十天之后的d40天,分别杀死对照B组和试验B组的所有小鼠,并且:
[0027]分离肝脏,进行苏木精

伊红染色,检测对照B组的小鼠与试验B组的小鼠的肝脏炎症情况;
[0028]分离肝脏,进行天狼猩红染色,检测对照B组的小鼠与试验B组的小鼠肝脏纤维化情况;
[0029]收集血清,检测对照B组的小鼠与试验B组的小鼠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酶活性;
[0030]收集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对照B组的小鼠与试验B组的小鼠自身抗体是否产生;
[0031]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对照B组的小鼠与试验B组的小鼠的炎症细胞因子和免疫应答TNF

α、IL

1β、IL

4、IL

13和IFN

γ细胞因子的表达;并且:
[0032]试验C组和试验D组的小鼠均尾静脉注射质粒CYP2D6,浓度为300μg/次/只;
[0033](11)、四十七天之后的d47天,试验C组和试验D组的小鼠均尾静脉注射质粒CYP2D6,浓度为300μg/次/只;
[0034](12)、五十天之后的d50天,分别杀死对照C组和试验C组的所有小鼠,并且:
[0035]分离肝脏,进行苏木精

伊红染色,检测对照C组的小鼠与试验C组的小鼠的肝脏炎症情况;
[0036]分离肝脏,进行天狼猩红染色,检测对照C组的小鼠与试验C组的小鼠肝脏纤维化情况;
[0037]收集血清,检测对照C组的小鼠与试验C组的小鼠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酶活性;
[0038]收集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对照C组的小鼠与试验C组的小鼠自身抗体是否产生;
[0039]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对照C组的小鼠与试验C组的小鼠的炎症细胞因子和免疫应答TNF

α、IL

1β、IL

4、IL

13和IFN

γ细胞因子的表达;
[0040](13)、五十四天之后的d54天,试验D组的小鼠均尾静脉注射质粒CYP2D6,浓度为300μg/次/只;
[0041](14)、六十天之后的d60天,分别杀死对照D组和试验D组的所有小鼠,并且:
[0042]分离肝脏,进行苏木精

伊红染色,检测对照D组的小鼠与试验D组的小鼠的肝脏炎症情况;
[0043]分离肝脏,进行天狼猩红染色,检测对照D组的小鼠与试验D组的小鼠肝脏纤维化情况;
[0044]收集血清,检测对照D组的小鼠与试验D组的小鼠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酶活性;
[00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炎动物模型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d0天时,将48只小鼠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的24只小鼠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是对照A组、对照B组、对照C组和对组D组;实验组的24只小鼠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是试验A组,试验B组,试验C组和试验D组;试验组的24只小鼠均腹腔注射CCl4,CCl4注射剂量为0.5ml/kg,且两天之前的

d2天,试验组的24只小鼠均尾静脉注射质粒CYP2D6,浓度为300μg/次/只;(2)、五天之后的d5天,试验组的24只小鼠均尾静脉注射质粒CYP2D6,浓度为300μg/次/只;(3)、七天之后的d7天,试验组的24只小鼠均腹腔注射CCl4,CCl4注射剂量为0.5ml/kg;(4)、十二天之后的d12天,试验组的24只小鼠均尾静脉注射质粒CYP2D6,浓度为300μg/次/只;(5)、十四天之后的d14天,试验组的24只小鼠均腹腔注射CCl4,CCl4注射剂量为0.5ml/kg;(6)、十九天之后的d19天,试验组的24只小鼠均尾静脉注射质粒CYP2D6,浓度为300μg/次/只;(7)、二十六天之后的d26天,试验组的24只小鼠均尾静脉注射质粒CYP2D6,浓度为300μg/次/只;(8)、三十天之后的d30天,分别杀死对照A组和试验A组的所有小鼠,并且:分离肝脏,进行苏木精

伊红染色,检测对照A组的小鼠与试验A组的小鼠的肝脏炎症情况;分离肝脏,进行天狼猩红染色,检测对照A组的小鼠与试验A组的小鼠肝脏纤维化情况;收集血清,检测对照A组的小鼠与试验A组的小鼠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酶活性;收集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对照A组的小鼠与试验A组的小鼠自身抗体是否产生;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对照A组的小鼠与试验A组的小鼠的炎症细胞因子和免疫应答TNF

α、IL

1β、IL

4、IL

13和IFN

γ细胞因子的表达;(9)、三十三天之后的d33天,试验B组,试验C组和试验D组的小鼠均尾静脉注射质粒CYP2D6,浓度为300μg/次/只;(10)、四十天之后的d40天,分别杀死对照B组和试验B组的所有小鼠,并且:分离肝脏,进行苏木精

伊红染色,检测对照B组的小鼠与试验B组的小鼠的肝脏炎症情况;分离肝脏,进行天狼猩红染色,检测对照B组的小鼠与试验B组的小鼠肝脏纤维化情况;收集血清,检测对照B组的小鼠与试验B组的小鼠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酶活性;收集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对照B组的小鼠与试验B组的小鼠自身抗体是否产生;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对照B组的小鼠与试验B组的小鼠的炎症细胞因子和免疫应答TNF

α、IL

1β、IL

4、IL

13和IFN

γ细胞因子的表达;并且:
试验C组和试验D组的小鼠均尾静脉注射质粒CYP2D6,浓度为300μg/次/只;(11)、四十七天之后的d47天,试验C组和试验D组的小鼠均尾静脉注射质粒CYP2D6,浓度为300μg/次/只;(12)、五十天之后的d50天,分别杀死对照C组和试验C组的所有小鼠,并且:分离肝脏,进行苏木精

伊红染色,检测对照C组的小鼠与试验C组的小鼠的肝脏炎症情况;分离肝脏,进行天狼猩红染色,检测对照C组的小鼠与试验C组的小鼠肝脏纤维化情况;收集血清,检测对照C组的小鼠与试验C组的小鼠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酶活性;收集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对照C组的小鼠与试验C组的小鼠自身抗体是否产生;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对照C组的小鼠与试验C组的小鼠的炎症细胞因子和免疫应答TNF

α、IL

1β、IL

4、IL

13和IFN

γ细胞因子的表达;(13)、五十四天之后的d54天,试验D组的小鼠均尾静脉注射质粒CYP2D6,浓度为300μg/次/只;(14)、六十天之后的d60天,分别杀死对照D组和试验D组的所有小鼠,并且:分离肝脏,进行苏木精

伊红染色,检测对照D组的小鼠与试验D组的小鼠的肝脏炎症情况;分离肝脏,进行天狼猩红染色,检测对照D组的小鼠与试验D组的小鼠肝脏纤维化情况;收集血清,检测对照D组的小鼠与试验D组的小鼠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酶活性;收集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对照D组的小鼠与试验D组的小鼠自身抗体是否产生;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对照D组的小鼠与试验D组的小鼠的炎症细胞因子和免疫应答TNF

α、IL

1β、IL

4、IL

13和IFN

γ细胞因子的表达;肝脏炎症、肝脏损伤、自身抗体产生和细胞因子表达结果均与正常小鼠进行对照,且不同时间点之间作为对照,进行比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刚冯作化裴晋红和源
申请(专利权)人:长治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