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增韧复合管的连接适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567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强增韧复合管的连接适配器,属于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塑料管与金属管之间的连接存在连接可靠性不足的问题。本增强增韧复合管的连接适配器包括管体和金属环,所述管体的一端设有封口环一,该封口环一包括呈筒状的内衬部一和与管体端面相连接的主环体一,内衬部一插接在管体的端口内并与管体的内周壁相连接,内衬部一与管体的内周壁之间形成密闭的且沿管体周向设置的环形容置腔,金属环固定设置在环形容置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使管道之间的连接具有可靠性高、施工方便、成本低等优点。成本低等优点。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增韧复合管的连接适配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连接
,涉及一种增强增韧复合管的连接适配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需要借助管路来进行输送,管路由多个管道连接而成。在输送管网中,金属管道依旧是主流,而增强增韧复合管由于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点,在管网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其中CFRTP热塑性连续纤维增强复合管与金属管占全国供水管网约70%份额。实际工程中,会遇到多种管道混用,如供水管网汇集了钢管、全塑料管、复合管等,而连接适配器便是用于进行不同材料的管道之间连接的配件。
[0003]目前,复合管道的结构多种多样,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钢增强PE给水管及其连接结构(授权公告号:CN202274203U),其中,管体的管壁内埋设有至少一层钢网,管体两端接口位置的管壁均为加厚壁,该给水管通过在加厚壁内埋设有钢圈,使得管口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不变形,这样在进行两根给水管之间的连接时,能方便采用焊接连接,且不易变形漏水。但是,当该给水管通过金属法兰与金属管进行连接时,由于加厚壁相对于管壁外翻形成,而钢圈埋设加厚壁内,这样的结构当金属法兰套接在管体端部的过程中,法兰与加厚壁之间需要具有较大的作用力,以保证连接稳定,而该作用力便会引起加厚壁发生移动或变形,极易影响加厚壁与管壁之间的密封稳定性,同时给水管埋设好之后,外界环境对加厚壁又会造成挤压,种种不利因素叠加可能导致加厚壁与管体外壁之间的密封失效,进而导致钢圈受到腐蚀,钢圈承载力下降,引起给水管端口变形,法兰与管体之间出现泄露间隙,最终导致引起管网泄露,因此存在连接可靠性不高的缺点。
[0004]目前,在复合管端部埋设钢圈时,由于钢圈相对于管壁外置,制造较为简单,同时钢圈外置之后不会受到管道内流体的影响,能避免管道内流体对钢圈的腐蚀,因此现有常规技术中复合管端部埋设钢圈时都是采用钢圈相对于管壁外置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增强增韧复合管的连接适配器,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塑料管与金属管之间的连接存在连接可靠性不足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增强增韧复合管的连接适配器,包括管体和金属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一端设有封口环一,该封口环一包括呈筒状的内衬部一和与管体端面相连接的主环体一,所述内衬部一插接在管体的端口内并与管体的内周壁相连接,所述内衬部一与管体的内周壁之间形成密闭的且沿管体周向设置的环形容置腔,所述金属环固定设置在所述环形容置腔内。
[0007]本连接适配器用于塑料管尤其是塑料复合管与金属管之间的连接,实现管道的混用。具体的,连接适配器主要包括一段长度较短的管体,如需要进行金属管与塑料复合管的连接时,则可采用本连接适配器设置在金属管与塑料复合管端口之间,使管体设有封口环
一的一端通过金属法兰与金属管连接,管体的另一端用于与塑料复合管进行热熔连接。
[0008]本连接适配器中,通过额外设置封口环一,利用封口环一的内衬部一插接至管体的端口内并形成密闭的环形容置腔,而金属环固定设置在该环形容置腔内,由此实现了金属环的内置设计,即金属环位于管体的内侧。该设计一方面依靠金属环极高的强度,能增强管体端部的抗蠕变能力,管体端部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不会变形,这样能保证管体的外周壁与金属法兰的中心孔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提升连接可靠性;另一方面,在金属法兰滑动套接至管体端部的过程中,金属法兰与管体的外周壁接触,此时即便金属法兰与管体的外周壁之间具有较大的作用力,但由于内衬部一和金属环位于管体内侧,因此金属法兰滑入套接的过程不会影响到内衬部一与管体内周壁之间的密封稳定性,使得金属环始终不会受到腐蚀而污染水源,同时金属环自身也能保持良好的承载力,避免金属法兰与管体之间出现泄露间隙,进而提升了连接可靠性。
[0009]在上述的增强增韧复合管的连接适配器中,所述主环体一和内衬部一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衬部一的外周壁上沿周向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管体(1)的内周壁之间形成上述的环形容置腔。由于主环体一与管体端面相连接,而内衬部一与管体的内周壁相连接,而主环体一和内衬部一为一体式结构,因此能提升封口环一的结构强度并与管体之间形成稳定的连接,进而保证环形容置腔始终保持密闭而金属环不会受到腐蚀。
[0010]在上述的增强增韧复合管的连接适配器中,所述主环体一的内端面与管体的端面相贴合并粘合固连,所述主环体一的外周壁与管体的外周壁齐平。主环体一的内端面与管体的端面相贴合,使两者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配合粘合工艺,能使主环体一和管体之间形成稳定的连接。主环体一的外周壁与管体的外周壁齐平,能便于金属法兰滑入套接至管体的端部,并且使得金属法兰与管体外壁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使金属法兰与管体之间形成稳定的连接,进而提升塑料管道与金属管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
[0011]在上述的增强增韧复合管的连接适配器中,所述管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封口环二,该封口环二包括呈筒状的内衬部二和与管体端面相连接的主环体二,所述内衬部二插接在管体的端口内且内衬部二的外周壁均贴合固连在管体的内周壁上。该设计使得封口环二呈L形,并通过内衬部二和主环体二共同与管体进行连接,能提升封口环二与管体连接的稳定性。实际连接过程中,塑料复合管的连接端也设置相同的封口环二,连接适配器与塑料复合管进行连接时,两个封口环二对接后通过热熔连接。封口环二的设置使得连接面积增大,进而大大提升了连接强度,使得连接适配器与塑料复合管之间具有较好的连接可靠性。
[0012]在上述的增强增韧复合管的连接适配器中,所述管体包括均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内层和外保护层,内层和外保护层之间还设有中间增强层,所述中间增强层的两端均具有沿径向外凸的止退凸起,所述止退凸起呈环形且沿管体周向设置,所述止退凸起与所述外保护层限位抵靠。
[0013]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金属环外置的结构,本连接适配器采用金属环内置的结构之后,金属环与金属法兰之间的径向距离增大,金属环难以较为直接承受金属法兰的压力,为此,本连接适配器在管体的内层和外保护层之间还设有中间增强层,中间增强层位于金属环的外侧,该设计使得管体端部不易受压变形而导致壁厚的减小,进一步保证管体的外周壁与金属法兰的中心孔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0014]通过在中间增强层的两端分别设置径向外凸的止退凸起,而止退凸起在周向上各
个位置均与外保护层限位抵靠,这样管体端部的中间增强层因止退凸起结构的存在使其在管体径向的厚度更大,从而增大管体端部接合处对水锤效应产生的轴向和环向负载的承受能力,同时中间增强层受到温度影响而回缩时其端部会因径向尺寸更大的止退凸起而受到限位约束,避免回缩,保证中间增强层在管体内的覆盖范围和对环形内压的承载能力,避免中间增强层回缩导致管体端部强度下降出现管体接合处受损泄漏,进而提升连接的可靠性。
[0015]在上述的增强增韧复合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增韧复合管的连接适配器,包括管体(1)和金属环(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一端设有封口环一(3),该封口环一(3)包括呈筒状的内衬部一(31)和与管体(1)端面相连接的主环体一(32),所述内衬部一(31)插接在管体(1)的端口内并与管体(1)的内周壁相连接,所述内衬部一(31)与管体(1)的内周壁之间形成密闭的且沿管体(1)周向设置的环形容置腔(4),所述金属环(2)固定设置在所述环形容置腔(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增韧复合管的连接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环体一(32)和内衬部一(3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衬部一(31)的外周壁上沿周向开设有环形凹槽(311),所述环形凹槽(311)与管体(1)的内周壁之间形成上述的环形容置腔(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强增韧复合管的连接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环体一(32)的内端面与管体(1)的端面相贴合并粘合固连,所述主环体一(32)的外周壁与管体(1)的外周壁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强增韧复合管的连接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另一端连接有封口环二(5),该封口环二(5)包括呈筒状的内衬部二(51)和与管体(1)端面相连接的主环体二(52),所述内衬部二(51)插接在管体(1)的端口内且内衬部二(51)的外周壁均贴合固连在管体(1)的内周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强增韧复合管的连接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均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内层(11)和外保护层(12),内层(11)和外保护层(12)之间还设有中间增强层(13),所述中间增强层(13)的两端均具有沿径向外凸的止退凸起(134),所述止退凸起(134)呈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丽汪鹏跃丁杰余德培杨颖婷
申请(专利权)人:永高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