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弯曲导管和导管插入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39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3
本申请公开了预弯曲导管和导管插入套件。预弯曲导管包括衬套和联接至衬套的可弹性形变的管状主体。可弹性形变的管状主体可以包括:包括第一主体节段长度的第一主体节段,第一主体节段包括内腔;第一主体节段远侧的第二主体节段,第二主体节段包括第二主体节段长度;和第一过渡主体节段,第一过渡主体节段插入在第一主体节段和第二主体节段之间。第一过渡主体节段可包括选定的第一弯曲度,第一弯曲度表示第一主体节段的取向中的方向与第二主体节段的取向中的方向之间的角度变化。体节段的取向中的方向之间的角度变化。体节段的取向中的方向之间的角度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弯曲导管和导管插入套件
[0001]优先权
[0002]本申请要求2020年7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3/051,755 的优先权权益,其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申请。


[0003]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预弯曲导管和导管插入套件。

技术介绍

[0004]在放置针头导管时,医疗专业人员必须以初始角度插入针头和导管组合。一旦针头被移除,导管的近端被平齐地放置在皮肤上,而导管的远端位于血管的内腔内。这增加了导管的角度,这可以在导管上产生张力并且会导致导管在距导管衬套的某个距离处扭结(例如,不希望的弯曲)。导管中的扭结降低了通过导管的流速,并且可能需要更换导管。一旦导管放置在血管内腔内,保持导管的初始角度将是有益的。这将降低扭结率并潜在地增加“第一刺(first stick)”成功率。本文公开了解决前述问题的预弯曲导管(Pre

curved catheter)和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文公开了预弯曲导管和导管插入套件。所公开的预弯曲导管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优于传统导管的几个优点。特别地,公开文本的实施方案具有显著降低的扭结率,同时有助于容易地迁移到血管内腔中。
[000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预弯曲导管包括衬套;和联接至衬套的可弹性形变的管状主体,可弹性形变的管状主体包括:包括第一主体节段长度的第一主体节段(first body segment),第一主体节段包括内腔;第一主体节段远侧的第二主体节段,第二主体节段包括第二主体节段长度;和第一过渡主体节段,第一过渡主体节段介于第一主体节段与第二主体节段之间,并且具有选定的第一弯曲度(degree ofcurvature),第一弯曲度表示第一主体节段的取向中的方向与第二主体节段的取向中的方向之间的角度变化。
[000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预弯曲导管包括第一弯曲度,第一弯曲度由作为第一主体节段的远端的第一参考点测量并且是在

125
°


176
°
的范围内的负钝角。
[000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预弯曲导管包括第一弯曲度,第一弯曲度是如由第一参考点测量的正钝角,并且在125
°
至176
°
的范围内。
[000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预弯曲导管包括可弹性形变的管状主体,管状主体包括第三主体节段,第三主体节段具有第三主体节段长度并且在第二主体节段远侧;和介于第二主体节段与第三主体节段之间的第二过渡主体节段,第二过渡主体节段具有第二过渡主体节段长度,并且其中第二过渡主体节段包括选定的第二弯曲度,第二弯曲度提供由作为第二主体节段的远端的如由第二参考点测量的第二主体节段的取向中的方向与第三主体节段的取向中的方向之间的角度变化。
[00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预弯曲导管包括第二弯曲度,第二弯曲度由作为第二主体节段的远端的第二参考点测量并且是在125
°
至176
°
的范围内的正钝角。
[00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预弯曲导管包括第二弯曲度,第二弯曲度是如由第二参考点测量的负钝角并且在

125
°


176
°
的范围内。
[00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预弯曲导管包括可弹性形变的管状主体,管状主体的尺寸被设定为支撑直径在十四(14)至二十六(26)号 (gauge)范围内的导引针。
[0013]本文还公开了一种导管插入套件,导管插入套件包括预弯曲导管,预弯曲导管包括衬套;和联接至衬套的可弹性形变的管状主体,可弹性形变的管状主体包括:包括第一主体节段长度的第一主体节段,第一主体节段包括内腔;第一主体节段远侧的第二主体节段,第二主体节段包括第二主体节段长度;和第一过渡主体节段,第一过渡主体节段具有第一过渡主体节段长度,第一过渡主体节段介于第一主体节段与第二主体节段之间,第一过渡主体节段提供选定的第一弯曲度,第一弯曲度具有如由作为第一主体节段的远端的第一参考点测量的第一主体节段的取向中的方向与第二主体节段的取向中的方向之间的角度变化;和导引针,导引针包含刚性主体,刚性主体具有近端、终止于一点的远端、和在14

26号范围内的直径,其中,预弯曲导管的可弹性形变的管状主体的内腔的尺寸被设定为接纳导引针,以用于插入并前进通过内腔,使得刚性主体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超过第二主体节段的远端。
[00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管插入套件包括第一弯曲度,第一弯曲度是如由第一参考点测量的负钝角,在

125
°


176
°
的范围内。
[00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管插入套件包括第一弯曲度,第一弯曲度是如由第一参考点测量的正钝角,在125
°
到176
°
的范围内。
[00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管插入套件包括可弹性形变的管状主体,管状主体包括第三主体节段,第三主体节段具有第三主体节段长度并且在第二主体节段远侧;和第二过渡主体节段,第二过渡主体节段介于第二主体节段与第三主体节段之间,第二过渡主体节段具有第二过渡主体节段长度,并且其中第二过渡主体节段包括选定的第二弯曲度,第二弯曲度提供如由作为第二主体节段的远端的第二参考点测量的第二主体节段的取向中的方向与第三主体节段的取向中的方向之间的角度变化。
[001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管插入套件包括:第一弯曲度,第一弯曲度是如由第一参考点测量的负钝角并且在

125
°


176
°
的范围内;和第二弯曲度,第二弯曲度是如由第二参考点测量的正钝角,并且在 125
°
至176
°
的范围内。
[001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管插入套件包括:第一弯曲度,第一弯曲度是如由第一参考点测量的正钝角并且在125
°
至176
°
的范围内;和第二弯曲度,第二弯曲度是如由第二参考点测量的负钝角,并且在

125
°


176
°
的范围内。
[0019]本文还公开了一种插入预弯曲导管的方法,包括获得导管插入套件,导管插入套件包括:预弯曲导管,预弯曲导管包括:衬套,衬套向远侧连接至可弹性形变的管状主体,可弹性形变的管状主体具有内腔,内腔配置为接纳并支撑直径在14号至26号范围内的导引针,可弹性形变的管状主体包括在衬套近侧的第一主体节段;第一主体节段远侧的第二主体节段;和第一过渡主体节段,第一过渡主体节段介于第一主体节段与第二主体节段之间,第一过渡主体节段具有选定的第一弯曲度,第一弯曲度提供如由作为第一主体节段的远端
的第一参考点测量的第一主体节段的取向中的方向与第二主体节段的取向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弯曲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套;和可弹性形变的管状主体,其联接至所述衬套,所述可弹性形变的管状主体包括:第一主体节段,其包括第一主体节段长度,所述第一主体节段包括内腔;第二主体节段,其在所述第一主体节段远侧,所述第二主体节段包括第二主体节段长度;和第一过渡主体节段,其介于所述第一主体节段与所述第二主体节段之间,并且具有选定的第一弯曲度,所述第一弯曲度表示所述第一主体节段的取向中的方向与所述第二主体节段的取向中的方向之间的角度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弯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度是由作为所述第一主体节段的远端的第一参考点测量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弯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度是负钝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弯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钝角在

125
°


176
°
的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弯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度是正钝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弯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钝角在125
°
至176
°
的范围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弯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弹性形变的管状主体包括:第三主体节段,其具有第三主体节段长度并且在所述第二主体节段远侧;和第二过渡主体节段,其介于所述第二主体节段与所述第三主体节段之间并且具有第二过渡主体节段长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过渡主体节段包括选定的第二弯曲度,所述第二弯曲度提供如由作为所述第二主体节段的远端的第二参考点测量的所述第二主体节段的取向中的方向与所述第三主体节段的取向中的方向之间的角度变化。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弯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曲度是由作为所述第二主体节段的远端的第二参考点测量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弯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曲度是正钝角。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弯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钝角在125
°
至176
°
的范围内。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弯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曲度是在

125
°


176
°
的范围内的负钝角。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弯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弹性形变的管状主体的尺寸被设定为支撑直径在十四(14)至二十六(26)号范围内的导引针。13.一种导管插入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弯曲导管,所述预弯曲导管包括:衬套;和可弹性形变的管状主体,其联接至所述衬套,所述可弹性形变的管状主体包括:第一主体节段,其包括第一主体节段长度,所述第一主体节段包括内腔;第二主体节段,其在所述第一主体节段远侧,所述第二主体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Z
申请(专利权)人:巴德阿克塞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