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冲击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242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冲击散热器,包括设置于散热器本体上的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截止阀、蓄能器以及连接接头,第一单向阀设置在被冷却液体介质的入口位置并与散热器本体并联,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的入口和截止阀的入口相连接,第二单向阀与截止阀并联连接,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散热器本体的出口连接,截止阀的出口与蓄能器的入口连接;散热器本体的被冷却液体介质的入口和出口处均设置有连接接头。防冲击散热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总体外形、接口形式与现今工程中常用的散热器基本相同,能够完全替代目前的散热器;能够实现对散热器的保护,避免由于气锤、水锤或流体压力突然增高而产生的散热器损坏。流体压力突然增高而产生的散热器损坏。流体压力突然增高而产生的散热器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冲击散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冲击散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散热器是冷却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作用是利用冷却介质将被冷却设备中的热量散发到外界,达到降低设备温度和热量的目的。在散热器中,介质散热通道由一定厚度的金属翅片焊接而成,在遇到低温、介质粘度大、介质冲击大等情况下,散热通道所受的压力也随之增大,使得散热通道内的实际介质压力超过散热器的最高承受压力,最终导致散热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冲击散热器,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通道内介质压力突然增高而造成的散热器损坏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冲击散热器,包括设置于散热器本体上的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截止阀、蓄能器以及连接接头,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被冷却液体介质的入口位置并与所述散热器本体并联,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的入口和截止阀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截止阀并联连接,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散热器本体的出口连接,截止阀的出口与蓄能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散热器本体的被冷却液体介质的入口和出口处均设置有所述连接接头。
[0005]优选地,所述第一单向阀通过螺纹安装于散热器本体的外部。
[0006]优选地,所述连接接头分别为入口连接接头和出口连接接头,入口连接接头与入口主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口与入口主通道的底部连通,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位于散热器本体的蓄能腔,所述蓄能腔是由第一单向阀的出口、第二单向阀的入口、截止阀的入口以及散热器本体内壁包围而形成的空间。
[0007]优选地,所述截止阀安装于散热器本体上,截止阀的入口与蓄能腔相连通,截止阀的出口与蓄能器相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单向阀安装于散热器本体上,第二单向阀的入口与蓄能腔相连通,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散热器本体的溢流通道相连通;散热器的入口主通道通过若干液体换热通道与出口主通道相连通,出口主通道与出口连接接头相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单向阀通过螺纹安装于散热器本体的内部。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接头分别为入口连接接头和出口连接接头,入口连接接头与入口主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入口位于入口主通道的底部,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位于散热器本体的蓄能腔,蓄能腔是由第一单向阀的出口、第二单向阀的入口、截止阀的入口以及散热器本体内壁包围而形成的空间。
[0011]优选地,所述截止阀安装于散热器本体上,截止阀的入口与蓄能腔相连通,截止阀的出口与蓄能器相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单向阀安装于散热器本体上,第二单向阀的入口与蓄能腔相连通,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散热器的溢流通道相连通;散热器的入口主通道通过若干液体换热通道与出口主通道相连通,出口主通道与出口连接接头相连通。
[0013]优选地,所述溢流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每个液体换热通道的横截面积。
[0014]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5]1. 防冲击散热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总体外形、接口形式与现今工程中常用的散热器基本相同,能够完全替代目前的散热器;
[0016]2. 防冲击散热器能够实现对散热器的保护,避免由于气锤、水锤或流体压力突然增高而产生的散热器损坏;
[0017]3. 防冲击散热器适用范围广,可广泛用于液压系统、油冷却系统、水冷却系统等,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0018]4. 防冲击散热器可靠性高、不易损坏,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防冲击散热器的原理图;
[0021]图2为实施例一的防冲击散热器外形图;
[0022]图3为实施例一的防冲击散热器局部剖视图;
[0023]图4为实施例二的防冲击散热器外形图;
[0024]图5为实施例二的防冲击散热器剖视图;
[0025]其中,1、散热器本体;1.1、入口主通道;1.2、蓄能腔;1.3、溢流通道;1.4、液体换热通道;1.5、出口主通道;2、第一单向阀;3、第二单向阀;4、截止阀;5、蓄能器;6、连接接头;6.1、入口连接接头;6.2、出口连接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冲击散热器,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通道内介质压力突然增高而造成的散热器损坏问题。
[002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冲击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1、设置于散热器本体1上的第一单向阀2、第二单向阀3、截止阀4、蓄能器5以及连接接头6组成。
[0030]图1为本设计的防冲击散热器原理图,第一单向阀2设置在散热器被冷却液体介质
的入口位置,与散热器本体1并联,第一单向阀2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3的入口、截止阀4的入口连接,第二单向阀3与截止阀4并联连接,第二单向阀3的出口与散热器本体1的出口连接,截止阀4的出口与蓄能器5的入口连接。
[0031]实施例一
[0032]如图2和3所示,第一单向阀2安装于散热器本体1的外部。
[0033]在实施例一中,散热器本体1安装有被冷却液体介质的入口连接接头6.1和出口连接接头6.2,入口连接接头6.1与入口主通道1.1相连通。
[0034]第一单向阀2通过螺纹安装于散热器本体1的外部,第一单向阀2安装后的进口与入口主通道1.1的底部连通,第一单向阀2安装后的出口位于散热器本体1的蓄能腔1.2,蓄能腔是1.2由第一单向阀2的出口、第二单向阀3的入口、截止阀4的入口以及散热器本体内壁包围而形成的空间。
[0035]截止阀4安装于散热器本体1上,截止阀4的入口与蓄能腔1.2相连通,出口与蓄能器5相连接。第二单向阀3安装于散热器本体1上,第二单向阀3的入口与蓄能腔1.2相连通,第二单向阀3的出口与散热器的溢流通道1.3相连通。散热器的入口主通道1.1通过若干液体换热通道1.4与出口主通道1.5相连通,出口主通道1.5与出口连接接头6.2相连通。溢流通道1.3的横截面积大于每个液体换热通道1.4的横截面积,从而保证溢流通道1.3内液体流动的通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冲击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散热器本体上的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截止阀、蓄能器以及连接接头,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被冷却液体介质的入口位置并与所述散热器本体并联,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第二单向阀的入口和截止阀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截止阀并联连接,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散热器本体的出口连接,截止阀的出口与蓄能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散热器本体的被冷却液体介质的入口和出口处均设置有所述连接接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冲击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通过螺纹安装于散热器本体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冲击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头分别为入口连接接头和出口连接接头,入口连接接头与入口主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口与入口主通道的底部连通,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位于散热器本体的蓄能腔,所述蓄能腔是由第一单向阀的出口、第二单向阀的入口、截止阀的入口以及散热器本体内壁包围而形成的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冲击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阀安装于散热器本体上,截止阀的入口与蓄能腔相连通,截止阀的出口与蓄能器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冲击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阀安装于散热器本体上,第二单向阀的入口与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连俊吕玲刘振海佟强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东鼎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