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04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烤具,包括本体、烤盘、保护构件、红外加热构件和容纳筒。本体采用具空腔的筒状结构,顶壁和底壁上分别设有入油口和出油口;烤盘设置在本体顶部且盖住该入油口,保护构件具有保护腔道;红外加热构件设置在本体内底壁上,容纳筒设置在本体底部并与出油口连通。红外加热构件产生红外光线,此红外光线通过保护构件传播至入油口,从而使烤盘接收热量。在烤盘上的食品受热渗出油体并滴落时,油滴自入油口进入保护构件的保护腔道,而后通过出油口排出至容纳筒内,这一过程中油滴在保护腔道内运动,从而免除红外加热构件附着油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烤具,能够避免加热构件附着油滴,保护红外加热构件使用时的稳定性。定性。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烤具


[0001]本技术属于加热类厨具
,具体涉及一种烤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烤具通常包括用于支撑食材的网状烤盘,以及设置在烤盘下方、用于支撑该烤盘并生成热量的加热构件。而现有技术中的加热构件通常为适于沿上下方向传播热量的明火、电炉电热丝热传导或者电磁加热构件,由于烤盘表面的食物会渗出油滴,且油滴会通过烤盘上的网洞而滴落至加热构件上,导致加热构件表面受油污影响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烤具,旨在解决烤盘上的油滴通过网洞滴落在加热构件上,导致加热构件表面受油污影响而无法正常使用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提供一种烤具,包括:
[0006]本体,采用具有空腔的筒状结构,且所述本体的顶壁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入油口,内底壁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出油口;
[0007]烤盘,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网状结构,设置在所述本体的顶部且盖住所述入油口设置;
[0008]保护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内底壁上,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用于供自所述入油口滴落的油体通过的保护腔道,所述保护腔道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结构且包绕于所述出油口设置;
[0009]红外加热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内底壁上,采用圆环状且包绕于所述保护构件设置,用于产生朝向所述入油口的红外光线;以及
[0010]容纳筒,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底部并与所述出油口连通,用于容纳自所述出油口滴落的油滴。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护构件为圆筒状的格栅,所述格栅上沿自身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保护腔道连通的透光孔。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护构件为圆筒状的透明玻璃。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纳筒的内底壁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排油口,且所述容纳筒的外底壁上滑动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排油口的滑动板。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动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容纳油体的容纳槽。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纳筒的上表面采用漏斗结构,且所述漏斗结构的出口处于所述滑动板上方。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红外加热构件包括:
[0017]筒状反射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内底壁上,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且采用自
下至上水平截面圆面积逐渐缩小的缩口结构;并且,所述筒状反射构件的内周壁适于朝向所述入油口折射/反射光线;所述筒状反射构件的底部具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朝向中心处延伸并向上倾斜设置,以使所述折弯部自下至上的水平截面圆面积逐渐缩小,所述折弯部朝向所述筒状反射构件的表面适于朝向所述筒状反射构件的内周壁折射光线;以及
[0018]红外加热环,轴向沿上下方向套设在所述折弯部的外周,且处于所述筒状反射构件内;
[0019]其中,所述红外加热环用于产生朝向所述筒状反射构件的内周壁及所述折弯部的红外光线。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本体包括:
[0021]底板;以及
[0022]隔热筒,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且包绕于所述红外加热构件设置;
[0023]其中,所述出油口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入油口设置在所述隔热筒的顶面上。
[0024]本申请实施例中,红外加热构件能够产生向外传播的红外光线,此红外光线通过保护构件而传播至入油口处,从而使被放置在本体顶面的烤盘接收到热量。在烤盘上的食品受热渗出油体并滴落时,油滴自入油口进入保护构件的保护腔道,而后通过出油口排出至容纳筒内,这一过程中油滴在保护腔道内运动,且红外加热构件处于保护构件外部,从而免除红外加热构件附着油滴。
[0025]本技术提供的烤具,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避免油滴滴落在红外加热构件上,保证了红外加热构件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烤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烤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烤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烤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本体;11、底板;111、出油口;12、隔热筒;121、入油口;2、烤盘;3、保护构件;31、保护腔道;32、透光孔;4、红外加热构件;41、筒状反射构件;411、折弯部;42、红外加热环;5、容纳筒;51、排油口;52、滑动板;521、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3]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技术提供的烤具进行说明。所述烤具,包括本体1、烤盘2、保护构件3、红外加热构件4和容纳筒5。
[0034]本体1采用具有空腔的筒状结构,且本体1的顶壁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入油口121,内底壁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出油口111;该入油口121和出油口111均与本体1的空腔连通。
[0035]烤盘2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网状结构,设置在本体1的顶部且盖住入油口121设置。
[0036]保护构件3设置在本体1的内底壁上,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用于供自入油口121滴落的油体通过的保护腔道31,保护腔道31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结构且包绕于出油口111设置;也就是说,在上述油体自入油口121至出油口111的传播过程中,保护腔道31起到限制油体移动路径的作用,避免油体移动至保护构件3外。
[0037]需要说明的是,保护构件3采用可透光材质制成/采用可透光材质,以便于红外加热构件4所产生的红外光线的投射。
[0038]红外加热构件4设置在本体1的内底壁上,采用圆环状且包绕于保护构件3设置,用于产生朝向入油口121的红外光线。
[0039]在实际使用时,红外加热构件4产生朝向入油口121投射的红外光线,该红外光线通过保护构件3而传播至入油口121处,从而使放置于本体1顶面的烤盘2收到热量。
[0040]容纳筒5设置在本体1的底部并与出油口111连通,用于容纳自出油口111滴落的油滴;油滴滴落至容纳筒5内,使其更加便于被回收,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油滴的回收效率。
[0041]本申请实施例中,红外加热构件4能够产生向外传播的红外光线,此红外光线通过保护构件3而传播至入油口121处,从而使被放置在本体1顶面的烤盘2接收到热量。在烤盘2上的食品受热渗出油体并滴落时,油滴自入油口121进入保护构件3的保护腔道31,而后通过出油口111排出至容纳筒5内,这一过程中油滴在保护腔道31内运动,且红外加热构件4处于保护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烤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采用具有空腔的筒状结构,且所述本体的顶壁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入油口,内底壁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出油口;烤盘,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网状结构,设置在所述本体的顶部且盖住所述入油口设置;保护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内底壁上,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用于供自所述入油口滴落的油体通过的保护腔道,所述保护腔道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结构且包绕于所述出油口设置;红外加热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内底壁上,采用圆环状且包绕于所述保护构件设置,用于产生朝向所述入油口的红外光线;以及容纳筒,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底部并与所述出油口连通,用于容纳自所述出油口滴落的油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构件为圆筒状的格栅,所述格栅上沿自身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保护腔道连通的透光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构件为圆筒状的透明玻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筒的内底壁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排油口,且所述容纳筒的外底壁上滑动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排油口的滑动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烤具,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自然黄振山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