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塞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843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插塞式连接器(1200、300、400),所述连接器具有主体部分和从连接器的配合面(1211、302)向前延伸的电路卡(1214、305、450)。通过一个或多个伸出的凸缘(1215、406、1216、312、407)将电路卡保护在位,所述凸缘从主体部分向前延伸,并且在电路卡的两侧以防止电路卡被磕碰并提供用于将插塞式连接器与插孔连接器(1201)对齐的装置。主体部分具有支承电路卡的中空的框架(309、470),框架的内部填充有诸如塑料的成型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电缆连接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与电路板连接 器相配合的电缆连接器,所述电缆连接器的结构使得相配合的电路板 连接器不需要利用保护外壳或引导框架。
技术介绍
在电子领域中将电缆连接到电路板的通常做法是将电缆端接到 通常为插塞式连接器的连接器,然后将该连接器与安装在电路板上的 插孔连接器相配合。将电缆连接到安装于电路板的连接器的公知的问 题是,由于电缆的重量和运动而易于使插孔连接器到电路板的连接点 变松,从而破坏信号通路并导致电路板出故障。这可以通过使用大的引导框架来防止,所述引导框架安装到电路 板以封闭插孔连接器,并构成插塞式或类似连接器可以插入的开口。 然而,这种引导框架大且占据电路板上可用于其它电路或终端的宝贵 的空间。另外,这种引导框架通常是压铸件,并且当掉落时易破损。当将这种插塞式连接器与它们的相应的插孔连接器相配合时还存 在的问题在于在小的、受限的空间中,难以定位插塞式连接器以正 确地配合;并且在小的空间中,碎片和污染物可容易地接触插孔连接 器端子。连接器插孔应变也是问题,并可能由电缆的重力、尺寸和运动导 致。另外,连接器插塞及其相配合的连接器插孔有时会彼此错位,不 必要地使得组装工艺复杂化,并且在高速连接器中,端子部分通常暴 露于连接器壳体的外部,在壳体外部的端子会被污染。因此,期望这样的插塞式连接器,所述插塞式连接器包括与其一体地形成用于自对 准以与相对的连接器配合的装置,不占据电路板上太多的空间。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克服前面提及的缺点并提供前面提及的期 望优点的插塞式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总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引导件引导到与相对的连 接器接合的插塞式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与表面安装的插孔连接器配合的插 塞式连接器,所述插孔连接器包括沿着其底面设置的凹陷,所述插塞 式连接器具有伸出的凸缘,所述凸缘有助于使插塞式连接器与插孔连接器对齐并装配到插孔连接器凹陷中。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与表面安装的插孔连接器配合的插 塞式连接器,所述插孔连接器包括沿着其底面设置的凹陷,所述插塞 式连接器具有至少一个伸出的凸缘,所述凸缘有助于使插塞式连接器 与插孔连接器对齐并装配到插孔连接器凹陷中。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前面描述的插孔连接器配合的插 塞式连接器,所述插塞式连接器包括用于接合引导件的装置,所述引 导件将插塞式连接器与插孔连接器对齐并将插塞式连接器引导成与插 孔连接器配合接合,插塞式连接器具有采用电路卡形式的配合突出部 分,并且插塞式连接器还包括一对与电路卡分隔开的并在电路卡的上 面和下面向外延伸的保护凸缘,该插塞式连接器凸缘覆盖插孔连接器 的相对的表面,并保护插孔连接器的暴露的端子,以免与诸如污染物 的外部材料接触。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与安装到电路板的插孔连接器配合的连接器,该插孔连接器包括设置于其中的宽度方向的槽,该插 孔连接器槽包括多个导电端子,该多个导电端子通过容纳端子的外部 槽在其中支撑在位,端子延伸到插孔连接器的槽中,所述连接器包括 从其伸出的边缘卡,被并且当两个连接器配合到一起时,该边缘卡容 纳在槽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具有至少一个从其延伸在电路卡之上的 凸缘的主体,所述凸缘在插孔连接器的至少一组端子部分之上延伸, 所述凸缘包括成角度的导入结构,用于将所述连接器引导成与插孔连 接器对齐。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结构的插塞式连接器,其中, 该插塞式连接器包括框架部件,该框架部件形成插塞式连接器的配合 面,并具有一个或两个从其配合面向前延伸的保护凸缘,该凸缘部件具有内引导部分,电路卡插入到内引导部分中并被引导到电路卡的配 合边缘伸出超过框架部件的配合面的位置,框架部件还包括两个侧壁 件,所述两个侧壁件从配合面向后延伸并形成框架部件的端接区域, 所述端接区域用于将被端接到电路卡上的相应焊盘的暴露的导线,端 接区域和导线被填充有成型材料,以形成整体的插塞式连接器壳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塞式连接器,所述插塞式连接器 具有连接器主体、从该连接器主体的前向面伸出的电路卡、从前向面 伸出并在该电路卡侧面的一个或多个保护凸缘,连接器主体包括形成 于其上的槽并且该槽容纳锁闩部件,该锁闩部件包括基底板和折叠于 基底板上并容纳在槽中的致动板,所述锁闩部件具有一个或多个突出 部分,其与位于插孔连接器附近的引导件中的相应幵口接合。本专利技术通过它的结构实现这些和其它目的和方面,在一个原理性 方面,其包括具有壳体的插塞式连接器,壳体可插入到与插孔连接器 相关联的引导件中,引导件引导插塞式连接器插塞并使插塞式连接器 插塞与插孔连接器对齐。 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插孔连接器通常具有主体,该主体具有在连接器主 体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卡容纳槽,导电的端子插入到连接器主体中, 并且其接触部分延伸到槽中。本专利技术的插塞式连接器包括电路卡,在 优选实施例中,为配合叶片,并且电路卡从插塞式连接器的前向面伸 出以延伸到插孔连接器的槽中。插孔连接器可以包括设置在它的下侧 上、在其安装腿之间并且在卡容纳槽的下面的凹陷。插塞式连接器优 选地包括从前向面向前延伸的下凸缘或第一凸缘。这个凸缘容纳在凹 陷内并用作将插塞式连接器正确地配合到插孔连接器的引导件。下凸 缘还优选地具有足够的长度,使得它至少部分地在沿着插孔连接器的 底表面暴露的一些端子之上延伸,并用于防止这些端子上积聚污染物 碎屑。下凸缘的宽度还优选地小于电路卡的宽度,使得当下凸缘进入 在插孔连接器和电路板之间形成的下凹陷时,下凸缘不遇到任何千涉。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原理性方面,插塞式连接器包括具有形成的配合 面的壳体,电路卡和第一凸缘从所述配合面伸出。可以设置第二凸缘, 并且这个第二凸缘与第一凸缘和电路卡分隔开,使得两个凸缘在电路 卡的两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般应用中,这个第二凸缘将用作插塞式连接 器的顶部凸缘,而第一凸缘将用作插塞式连接器的下凸缘或底部凸缘。 第二凸缘还从配合面向前延伸,并优选地具有足以覆盖电路卡的长度 和宽度。这个第二凸缘刚开始用作主引导件,以将插塞式连接器引导 成与插孔连接器配合对齐,因此,第二凸缘可以包括可以接触插孔连 接器引导件的成角度的导入边缘。随着插孔式连接器进一步向前推, 电路卡开始接触插孔连接器卡容纳槽,第二凸缘将覆盖在插孔连接器 的上表面上的暴露的端子的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原理性方面,插塞式连接器主体可以包括用于在 插塞式连接器和插孔连接器之间实现辅助对齐的作用的一个或多个特 征。这些特征可以采用设置在插塞式连接器主体外侧表面上的突起或 突耳的形式。在优选实施例中,这些凸耳具有T形形状,每个这种T形形状的腿纵向延伸或者平行于插塞式连接器主体的纵轴延伸,每个T形的顶部垂直于插塞式连接器主体的纵轴延伸。这些T形凸耳与形成于插 孔连接器引导件的前缘中的相应的槽接合,并且还用作限制插塞式连 接器向前移动到引导件和插孔连接器中的挡止件。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原理性方面,插塞式连接器具有利用框架部件的 独特结构,所述框架部件具有大致U形形状。框架部件被预先形成,并 具有前向面和彼此分隔开的并且在其之间形成端接槽的两个向后延伸 的侧壁或翼部分。该前向面优选地形成为平坦的表面,但是它可以弯 曲成特定的结构或类似物。框架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导线连接到相配合的连接器的插塞式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绝缘的主体部分,所述连接器壳体主体部分包括前向面;电路卡,所述电路卡包括具有用于与所述相配合的连接器配合的触点的前缘和具有用于端接到多条导 线的触点的后缘,所述电路卡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使得所述电路卡前缘从所述连接器主体部分前向面向前延伸预定的长度,并且所述电路卡后缘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内;多条导线,端接到所述电路卡后缘触点;所述连接器壳体主体部分包括第一凸 缘和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从所述连接器壳体主体部分延伸第一预定距离并与所述电路卡分隔开,所述第二凸缘从所述连接器壳体主体部分延伸第二预定距离并与所述电路卡分隔开;以及所述连接器壳体主体部分包括前壁和两个侧壁,所述前壁确定了所述连接器 壳体主体部分前向面,所述两个侧壁在其自身和所述前壁的向后部分之间形成中空的端接槽,所述电路卡后缘设置在所述端接槽中,并且所述导线端接到所述端接槽中的所述电路卡后缘触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哈罗德基思朗埃马努埃尔G巴纳基斯肯特E雷尼尔珍妮弗斯文森杰伊H内尔克利弗布林克霍夫贾米杜兰丹尼尔L戴维德奇克托马斯哈尔蒂莫西R麦克塞兰德
申请(专利权)人:莫莱克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