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特长隧道地下风机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781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特长隧道地下风机房系统,包括地下风机房系统本体,所述地下风机房系统本体包括嵌装在风机房外壁的进风扇,所述进风扇的左侧设为进风口并固定连接有左侧为开口设置的圆盒,圆盒的左侧活动接触有盖板,圆盒的右侧顶部开设有与进风扇相连通的通气孔,盖板的右侧顶部和右侧底部均嵌装有与圆盒右侧内壁活动接触的通风管,通风管内固定安装有过滤网,位于上方的通风管与通气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进入气体中的灰尘杂质过滤,且便于定时自动对两个过滤网调换过滤并反吹清理,无需人员定期拆装清理,省时省力,提高清理效率,满足使用需求。满足使用需求。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特长隧道地下风机房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通风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特长隧道地下风机房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速公路隧道通风技术的发展,通风井分段通风方式已经成为5km以上高速公路隧道的主流通风方式,受外部环境条件及管理因素的限制,越来越多的特长隧道的通风井采用了地下风机房,而地下风机房是一个闭塞空间,为保证其内部的空气环境,需对其进行换气通风和防潮。
[0003]经检索,授权公告号CN211573569U公开了一种隧道地下风机房通风系统,包括主隧道、风机房和通风井,风机房内设有隧道排风风机和隧道送风风机,主隧道与风机房之间通过排风联络风道I和送风联络风道II连通,风机房与通风井之间通过排风联络风道II和送风联络风道I连通;排风联络风道I和排风联络风道II位于同一烟/气流道上;送风联络风道I和送风联络风道II位于同一烟/气流道上;隧道排风风机位于排风联络风道I和排风联络风道II之间的烟/气流道上;隧道送风风机位于送风联络风道I和送风联络风道II之间的烟/气流道上,还包括风机房排气扇和风机房进风扇;所述风机房排气扇用于将风机房内污风排入排风联络风道I或排风联络风道II;风机房进风扇用于将送风联络风道I或送风联络风道II内新风送入风机房;该通风系统可充分利用自然风畅通流动除湿作用,对地下风机房进行除湿,节省了除湿设备的购置及运营维护费用。
[0004]上述专利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其送风风扇起到向风机房内送风的效果,但是其进风扇外侧缺少对灰尘过滤的功能,使得灰尘容易大量进入风机房内,(虽然现有技术中存在外部安装过滤网的方式进行过滤灰尘杂质,但是普通安装过滤网的方式,存在不便于自动对过滤网清理的缺点,需要人员定期停机拆装过滤网进行清理,费时费力),不能满足使用需求,针对此现象加以改进,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特长隧道地下风机房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特长隧道地下风机房系统。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适用于特长隧道地下风机房系统,包括地下风机房系统本体,所述地下风机房系统本体包括嵌装在风机房外壁的进风扇,所述进风扇的左侧设为进风口并固定连接有左侧为开口设置的圆盒,圆盒的左侧活动接触有盖板,圆盒的右侧顶部开设有与进风扇相连通的通气孔,盖板的右侧顶部和右侧底部均嵌装有与圆盒右侧内壁活动接触的通风管,通风管内固定安装有过滤网,位于上方的通风管与通气孔相连通;
[0008]所述盖板的右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转轴,圆盒的右侧与进风扇的底部之间固定
连接有L形支杆,转轴的右端延伸至圆盒外并与L形支杆的右侧内壁转动安装,所述进风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导向机构,伸缩导向机构的前侧嵌装有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固定套设在转轴上,L形支杆的右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伸出端与伸缩导向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圆盒的右侧底部嵌装有空心圆盘,空心圆盘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反吹孔,多个反吹孔均与下方的通风管相连通,空心圆盘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气泵,气泵的出气口延伸至空心圆盘内,气泵和电动伸缩杆均电性连接有固定安装在L形支杆右侧内壁上的定时控制器。
[0009]优选地,所述伸缩导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进风扇底部的导向方杆,且导向方杆上滑动套设有L形杆,L形杆的底部与电动伸缩杆的伸出端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齿条,齿条嵌装固定在L形杆的前侧,齿条的前侧啮合有齿轮,齿轮固定套设在转轴上。
[0011]优选地,所述盖板的右侧顶部和右侧底部均开设有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的内壁与对应的通风管的外侧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圆盒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圆孔,第二圆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L形支杆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和第一轴承的内圈均与转轴的外侧固定套装。
[0013]优选地,所述圆盒的右侧底部开设有第三圆孔,第三圆孔的内壁与空心圆盘的外侧固定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L形杆的顶端开设有与导向方杆外侧滑动连接的方孔。
[0015]优选地,所述L形杆的前侧开设有与齿条外侧固定连接的嵌装槽。
[00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便于对进入气体中的灰尘杂质过滤,且便于定时自动对两个过滤网调换过滤并反吹清理,无需人员定期拆装清理,省时省力,提高清理效率,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特长隧道地下风机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00、进风扇;1、圆盒;2、盖板;3、通风管;4、通气孔;5、过滤网;6、空心圆盘;7、L形支杆;8、定时控制器;9、反吹孔;10、气泵;11、转轴;12、L形杆;13、导向方杆;14、齿条;15、齿轮;16、电动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参照图1

2,一种适用于特长隧道地下风机房系统,包括地下风机房系统本体,地下风机房系统本体包括嵌装在风机房外壁的进风扇100,进风扇100的左侧设为进风口并固定连接有左侧为开口设置的圆盒1,圆盒1的左侧活动接触有盖板2,圆盒1的右侧顶部开设有与进风扇100相连通的通气孔4,盖板2的右侧顶部和右侧底部均嵌装有与圆盒1右侧内壁
活动接触的通风管3,通风管3内固定安装有过滤网5,位于上方的通风管3与通气孔4相连通;
[0023]盖板2的右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转轴11,圆盒1的右侧与进风扇100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L形支杆7,转轴11的右端延伸至圆盒1外并与L形支杆7的右侧内壁转动安装,进风扇1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导向机构,伸缩导向机构的前侧嵌装有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固定套设在转轴11上,L形支杆7的右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6,电动伸缩杆16的伸出端与伸缩导向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圆盒1的右侧底部嵌装有空心圆盘6,空心圆盘6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反吹孔9,多个反吹孔9均与下方的通风管3相连通,空心圆盘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气泵10,气泵10的出气口延伸至空心圆盘6内,气泵10和电动伸缩杆16均电性连接有固定安装在L形支杆7右侧内壁上的定时控制器8;
[0024]伸缩导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进风扇100底部的导向方杆13,且导向方杆13上滑动套设有L形杆12,L形杆12的底部与电动伸缩杆16的伸出端固定连接;
[0025]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齿条14,齿条14嵌装固定在L形杆12的前侧,齿条14的前侧啮合有齿轮15,齿轮15固定套设在转轴1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特长隧道地下风机房系统,包括地下风机房系统本体,所述地下风机房系统本体包括嵌装在风机房外壁的进风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扇(100)的左侧设为进风口并固定连接有左侧为开口设置的圆盒(1),圆盒(1)的左侧活动接触有盖板(2),圆盒(1)的右侧顶部开设有与进风扇(100)相连通的通气孔(4),盖板(2)的右侧顶部和右侧底部均嵌装有与圆盒(1)右侧内壁活动接触的通风管(3),通风管(3)内固定安装有过滤网(5),位于上方的通风管(3)与通气孔(4)相连通;所述盖板(2)的右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转轴(11),圆盒(1)的右侧与进风扇(100)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L形支杆(7),转轴(11)的右端延伸至圆盒(1)外并与L形支杆(7)的右侧内壁转动安装,所述进风扇(1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导向机构,伸缩导向机构的前侧嵌装有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固定套设在转轴(11)上,L形支杆(7)的右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6),电动伸缩杆(16)的伸出端与伸缩导向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圆盒(1)的右侧底部嵌装有空心圆盘(6),空心圆盘(6)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反吹孔(9),多个反吹孔(9)均与下方的通风管(3)相连通,空心圆盘(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气泵(10),气泵(10)的出气口延伸至空心圆盘(6)内,气泵(10)和电动伸缩杆(16)均电性连接有固定安装在L形支杆(7)右侧内壁上的定时控制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特长隧道地下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刚王卫刚郝建财王丽伟程贵鹏贺俊王垒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