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解耦宽带天线系统和终端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7496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1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自解耦宽带天线系统和终端设备,包括:第一辐射枝节、第二辐射枝节、第三辐射枝节、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第三馈电点;第一辐射枝节的第一端与第一接地点连接,第一辐射枝节还连接第一馈电点;第二辐射枝节的第一端、第三辐射枝节的第一端和第二接地点连接,第二辐射枝节的第二端与第一辐射枝节的第二端之间存在缝隙;第二辐射枝节的第二端与第一辐射枝节的第二端的距离,小于第二辐射枝节的第一端与第一辐射枝节的第二端的距离;第二辐射枝节还连接第二馈电点,第三辐射枝节的远离第二接地点的第二端与第三馈电点连接。该天线系统工作频段宽、隔离度高,尺寸小易布局,SAR值低。SAR值低。SAR值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解耦宽带天线系统和终端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自解耦宽带天线系统和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终端设备的功能日益强大,同一台终端设备需要兼容更多的制式和频段来提高终端设备的竞争力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地需要。
[0003]以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

Fi)为例,随着新一代Wi

Fi传输技术(5th Generation Wi

Fi,例如5G Wi

Fi)传输技术的普及,通常终端设备需要兼容2.4G、5G和6G的频段。每个频段的信号均需要有支持该频段的天线。当一台终端设备需要兼容多个频段的时候,同一台终端设备上则要分布多个天线。每个天线除了要保证自身的效率之外还要兼顾与其他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因此终端设备上常常会尽量拉大天线间的距离来提高天线间的隔离度,例如将多个天线会分别设置在终端设备的不同侧边。
[0004]然而,由于终端设备的体积有限,拉大天线间距离的方式会造成整机空间布局紧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解耦宽带天线和终端设备,能够形成紧凑布局的自解耦宽带天线系统,工作频段宽、隔离度高,尺寸小易布局,SAR值低。
[000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解耦宽带天线,包括:第一辐射枝节、第二辐射枝节、第三辐射枝节、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第三馈电点;所述第一辐射枝节的第一端与第一接地点连接,所述第一辐射枝节还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二辐射枝节的第一端、所述第三辐射枝节的第一端和第二接地点连接,所述第二辐射枝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辐射枝节的第二端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第二辐射枝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辐射枝节的第二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辐射枝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辐射枝节的第二端的距离;所述第二辐射枝节还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三辐射枝节的远离所述第二接地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馈电点连接。
[0007]第二辐射枝节的设置能够增大第一辐射枝节和第三辐射枝节之间的隔离度实现自解耦,并且第二辐射枝节在作为解耦结构的同时,不但可以作为单独一个辐射体,还可以作为其他辐射枝节的寄生辐射体,实现了多个不同频段信号的天线共用辐射枝节,从而减小了天线的尺寸,便于整机布局。另外,在多种不同频段信号的激励下,均能够达到谐振状态,从而能够支持更宽的工作频段,形成紧凑布局的自解耦宽带天线系统。同时,由于采用了主辐射枝节加寄生辐射枝节的形式,相比单一的辐射枝节来说,天线系统中的电流分布为更分散,从而降低了电磁辐射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io,简称SAR)值。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系统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包括所述第一辐射枝节、寄生的所述第二辐射枝节和所述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二天线包括所述第二辐射枝节和所述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三天线包括所述第三辐射枝
节、寄生的所述第二辐射枝节和所述第三馈电点。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三天线的工作频段相同,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工作频段不同。
[0010]第一天线和第三天线可以收发同一频段的信号或者邻近频段的信号,因此第二辐射枝节的加入增大了第一辐射枝节和第三辐射枝节之间的隔离度,实现了天线系统的自解耦。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辐射枝节和所述第二辐射枝节,用于在所述第一馈电点处馈电的第一频段信号作用下激励起第一谐振模式,所述第一谐振模式为缝隙共模电流对应的谐振模式;所述第一辐射枝节和所述第二辐射枝节,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馈电点处馈电的第二频段信号的作用下激励起第二谐振模式,所述第二谐振模式为缝隙差模电流对应的谐振模式;所述第二辐射枝节,用于在所述第二馈电点处馈电的第三频段信号作用下激励起第三谐振模式;所述第二辐射枝节和所述第三辐射枝节,用于在所述第三馈电点处馈电的第一频段信号的作用下激励起第四谐振模式,所述第四谐振模式为线共模电流对应的谐振模式;所述第二辐射枝节和所述第三辐射枝节,还用于在所述第三馈电点处馈电的第二频段信号作用下激励起第五谐振模式,所述第五谐振模式为线差模电流对应的谐振模式。
[0012]在上述状态中,第二辐射枝节能够作为第一辐射枝节的寄生辐射枝节将工作频段由第一频段信号扩展至第一频段信号和第二频段信号,第二辐射枝节还能够作为第三辐射枝节的寄生辐射枝节将工作频段由第一频段信号扩展至第一频段信号和第二频段信号,起到扩展工作频段的作用。同时,当该天线系统工作在MIMO状态时,第二辐射枝节的设置还能够增大第一辐射枝节和第三辐射枝节之间的隔离度实现自解耦。并且第二辐射枝节在作为解耦结构的同时,还能够单独作为一个辐射枝节,在第二馈电点对应的第三频段信号产生谐振,将整个天线系统的工作频段扩展至第三频段的信号,由此,该天线系统能够支持三个频段信号的同时,还能够实现自解耦,即在确保支持更宽的工作频段的同时,增大了辐射枝节之间的隔离度,减小了天线系统的尺寸,便于整机布局,形成紧凑布局的自解耦宽带天线系统。同时,由于采用了寄生辐射枝节,相比单一的辐射枝节来说,电流分布更分散,降低了SAR值。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调谐电路,所述调谐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辐射枝节上的第二馈电点连接,所述调谐电路的另一端接地。调谐电路能够用于对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调谐,使得天线系统达到多种谐振状态,使得天线系统具有更宽的工作频段。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谐匹配电路为电感电容LC滤波电路。采用LC滤波电路能够对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灵活的调谐,使得天线系统达到谐振状态,确保天线系统的性能满足使用需求。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辐射枝节为环天线的形式,所述第二辐射枝节为倒置F(inverted f antenna,IFA)天线的形式,所述第三辐射枝节为环天线的形式。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辐射枝节为倒置F天线的形式,所述第二辐射枝节为倒置F天线的形式,所述第三辐射枝节为环天线的形式。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系统为模内注塑(mode decor antenna,MDA)
天线系统。采用MDA天线形式的天线系统便于天线系统和整机结构一体化,降低了安装和维修的难度。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系统为边框天线系统。边框天线形式的天线系统裸露在终端设备的外部,能够避免壳体等结构造成的信号屏蔽,提高了天线的性能。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频段信号、所述第二频段信号和所述第三频段信号为Wi

Fi信号。天线系统可以通过第二辐射枝节的设置进行解耦,确保5GWi

Fi和6GWI

Fi工作时第一辐射枝节和第三辐射枝节之间的隔离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解耦宽带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辐射枝节、第二辐射枝节、第三辐射枝节、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第三馈电点;所述第一辐射枝节的第一端与第一接地点连接,所述第一辐射枝节还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二辐射枝节的第一端、所述第三辐射枝节的第一端和第二接地点连接,所述第二辐射枝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辐射枝节的第二端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第二辐射枝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辐射枝节的第二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辐射枝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辐射枝节的第二端的距离;所述第二辐射枝节还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三辐射枝节的远离所述第二接地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馈电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系统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包括所述第一辐射枝节、寄生的所述第二辐射枝节和所述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二天线包括所述第二辐射枝节和所述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三天线包括所述第三辐射枝节、寄生的所述第二辐射枝节和所述第三馈电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三天线的工作频段相同,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的工作频段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枝节和所述第二辐射枝节,用于在所述第一馈电点处馈电的第一频段信号作用下激励起第一谐振模式,所述第一谐振模式为缝隙共模电流对应的谐振模式;所述第一辐射枝节和所述第二辐射枝节,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馈电点处馈电的第二频段信号的作用下激励起第二谐振模式,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航郭超张宇飞翟璇郭浩
申请(专利权)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