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级枢纽通航联合调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741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0
一种梯级枢纽通航联合调度方法,依据通航建筑物运行条件、运行方式、运行级数、开放时间,确定运行约束条件;构建梯级通航建筑物一定时间周期内通过量最大、上下游船舶交通流不均衡系数最小、船舶通过梯级枢纽用时最短的多目标值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模型;制定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方案;当多目标值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模型的参数随时间周期发生变化时,依据多目标值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模型的目标值,修正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方案。依据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方案,组织船舶安全有序通过梯级枢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梯级枢纽通航联合调度方法,能够保证梯级枢纽通航设施运转均衡,有效提高通航效率。有效提高通航效率。有效提高通航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级枢纽通航联合调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闸通航调度
,具体涉及一种梯级枢纽通航联合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受沿江经济发展和三峡蓄水成库对通航条件改善等方面因素影响,三峡通航发展迅猛。三峡船闸通航十年来,货物通过量年均增长约17%,葛洲坝船闸较通航初期通过量增长28倍。自2011年两坝船闸双双突破亿吨,三峡船闸通过量提前19年达到设计水平,此后船闸年通过量逐年攀升,过闸供需矛盾日益加剧,船舶高位待闸已成常态化。
[0003]尽管利用现代信息和管理技术提升了调度水平,但仍不能完全发挥两坝船闸通航效率。因此开展梯级枢纽通航联合调度方法研究,加强船舶交通流调控,对于建立“安全、畅通、高效、和谐”的三峡通航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有效提高通航效率,保证梯级枢纽通航设施运转均衡,最大化发挥梯级枢纽通航设施综合通过能力和整体通航效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梯级枢纽通航联合调度方法,能够保证梯级枢纽通航设施运转均衡,有效提高通航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梯级枢纽通航联合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依据通航建筑物运行条件、运行方式、运行级数、开放时间,确定梯级枢纽联合调度的运行约束条件;
[0008]步骤二:依据上述运行约束条件,构建梯级通航建筑物一定时间周期内通过量最大、上下游船舶交通流不均衡系数最小、船舶通过梯级枢纽用时最短的多目标值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模型;
[0009]步骤三:根据步骤二的多目标值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模型及其参数取值,制定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方案;
[0010]步骤四:当多目标值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模型的参数随时间周期发生变化时,依据多目标值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模型的目标值,修正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方案。
[0011]步骤五:依据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方案,组织船舶安全有序通过梯级枢纽,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方案包括梯级通航建筑物的运行方式及强度、闸(厢)次运行时间、船舶通过梯级通航建筑物次序和时间、锚地安排的船舶及数量。
[0012]所述步骤一中,
[0013]所述通航建筑物运行条件、运行方式、运行级数、开放时间因素为联合调度的常量,根据不同的梯级枢纽特征确定。
[0014]所述运行约束条件包括:船闸运行工况、通航环境、船流密度、船舶种类及载货属性、船舶吃水控制标准、坝间锚地容量、调度规则;
[0015]船闸运行工况、通航环境、船流密度、船舶吃水控制标准、船舶种类及载货属性、调
度规则、坝间锚地容量因素为联合调度的变量,根据现场实时运行情况确定,参数取值会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发生改变;
[0016]所述通航环境包括:风、雾、水位、流量、航道深度、航道宽度。
[0017]所述步骤二中,
[0018]上下游船舶交通流不均衡系数包括时间不均衡系数、方向不均衡系数,
[0019]时间不均衡是指船舶到达枢纽的时间有先后之分,方向不均衡是指枢纽上下游方向的船舶数量的区别。
[0020]所述步骤二中,多目标值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模型具体是:
[0021]在一个足够长的周期时间内,梯级枢纽的进口和出口的通过量都是一致的,故目标函数中的通过量可以看做单一枢纽的通过量;
[0022]设梯级枢纽按照水流方向有m个端口,梯级枢纽通过量P=P1=P2=

=P
m

[0023]根据《船闸总体设计规范》,船闸的通过能力P
i
=nNG。其中:n为日平均过闸次数,N为周期内通航天数,G为一次过闸平均载重吨位;
[0024]在一个设定周期D内,设以一天为单位周期d,考虑运行效率等因素,充分利用坝间锚地,梯级枢纽的每个端口的通过量不一,所以单位周期内梯级枢纽通过量表示如下:
[0025][0026]则周期D内以梯级枢纽通过量最大为目标的函数可以表示为:
[0027][0028]其中,n
d
为d周期的过闸次数,G
d
为d周期的平均载重吨位;
[0029]船舶通过梯级枢纽用时,由船舶通过每个端口的时间T与端口之间的待闸时间ΔT构成,船舶通过每一个端口的时间包含:闸室开/关门时间t1、船舶进闸时间t2、闸室灌/泄水时间t3、船舶闸室间移泊/出闸时间t4和船舶进/出闸间隔时间t5;
[0030]船舶通过梯级枢纽用时按照枢纽运行方式分为两种情况:
[0031]枢纽单向运行时,船舶通过梯级枢纽端口i的用时可以表示为:
[0032]T
i
=4t
i1
+t
i2
+2t
i3
+t
i4
+2t
i5
+ΔT
i
ꢀꢀ
(3);
[0033]枢纽迎向运行时,上、下行两个闸次的船舶通过梯级枢纽端口i的总用时可以表示为:
[0034]T

i
=4t
i1
+2t
i2
+2t
i3
+2t
i4
+4t
i5
+ΔT
i
+ΔT
i+1

ꢀꢀ
(4);
[0035]则枢纽迎向运行时,平均每个闸次船舶通过梯级枢纽端口i的用时可以表示为:
[0036][0037]端口之间的待闸时间ΔT可以表示为:
[0038]设端口i的服务水平为C
i
=C
ai
λ
i
,其中:C
i
为端口i设计服务水平,C
ai
为端口i日的最大服务水平,C
i
≤C
ai
,λ
i
为端口i服务水平系数,λ
i
≤1;
[0039]不同端口之间的服务水平之差为:
[0040]ΔC
i
=C
i

C
i
‑1ꢀꢀ
(6);
[0041]其中C0=0;
[0042]则不同端口之间的待闸时间:
[0043]其中T0=0
ꢀꢀ
(7);
[0044]单位周期内船舶通过梯级枢纽用时可以表示为:
[0045][0046]则周期D内以通过梯级枢纽用时最短为目标的函数可以表示为:
[0047][0048]时间不均衡系数η
t
为某方向上枢纽最大断面船舶流量P
max
与平均流量P
av
的比值:
[0049][0050]其中,P
av
≤P
max

[0051]方向不均衡系数η
f
可表示为:
[0052][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级枢纽通航联合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依据通航建筑物运行条件、运行方式、运行级数、开放时间,确定梯级枢纽联合调度的运行约束条件;步骤二:依据上述运行约束条件,构建梯级通航建筑物一定时间周期内通过量最大、上下游船舶交通流不均衡系数最小、船舶通过梯级枢纽用时最短的多目标值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模型;步骤三:根据步骤二的多目标值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模型及其参数取值,制定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方案;步骤四:当多目标值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模型的参数随时间周期发生变化时,依据多目标值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模型的目标值,修正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梯级枢纽通航联合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五:依据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方案,组织船舶安全有序通过梯级枢纽,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方案包括梯级通航建筑物的运行方式及强度、闸次运行时间、船舶通过梯级通航建筑物次序和时间、锚地安排的船舶及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梯级枢纽通航联合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通航建筑物运行条件、运行方式、运行级数、开放时间因素为联合调度的常量,根据不同的梯级枢纽特征确定;所述运行约束条件包括:船闸运行工况、通航环境、船流密度、船舶种类及载货属性、船舶吃水控制标准、坝间锚地容量、调度规则;船闸运行工况、通航环境、船流密度、船舶吃水控制标准、船舶种类及载货属性、调度规则、坝间锚地容量因素为联合调度的变量,根据现场实时运行情况确定,参数取值会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发生改变;所述通航环境包括:风、雾、水位、流量、航道深度、航道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梯级枢纽通航联合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上下游船舶交通流不均衡系数包括时间不均衡系数、方向不均衡系数,时间不均衡是指船舶到达枢纽的时间有先后之分,方向不均衡是指枢纽上下游方向的船舶数量的区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梯级枢纽通航联合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多目标值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模型具体是:在一个足够长的周期时间内,梯级枢纽的进口和出口的通过量都是一致的,故目标函数中的通过量可以看做单一枢纽的通过量;设梯级枢纽按照水流方向有m个端口,梯级枢纽通过量P=P1=P2=

=P
m
;根据《船闸总体设计规范》,船闸的通过能力P
i
=nNG;其中:n为日平均过闸次数,N为周期内通航天数,G为一次过闸平均载重吨位;在一个设定周期D内,设以一天为单位周期d,考虑运行效率等因素,充分利用坝间锚地,梯级枢纽的每个端口的通过量不一,所以单位周期内梯级枢纽通过量表示如下:则周期D内以梯级枢纽通过量最大为目标的函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n
d
为d周期的过闸次数,G
d
为d周期的平均载重吨位;船舶通过梯级枢纽用时,由船舶通过每个端口的时间T与端口之间的待闸时间ΔT构成,船舶通过每一个端口的时间包含:闸室开/关门时间t1、船舶进闸时间t2、闸室灌/泄水时间t3、船舶闸室间移泊/出闸时间t4和船舶进/出闸间隔时间t5;船舶通过梯级枢纽用时按照枢纽运行方式分为两种情况:枢纽单向运行时,船舶通过梯级枢纽端口i的用时可以表示为:T
i
=4t
i1
+t
i2
+2t
i3
+t
i4
+2t
i5
+ΔT
i
ꢀꢀꢀ
(3);枢纽迎向运行时,上、下行两个闸次的船舶通过梯级枢纽端口i的总用时可以表示为:T

i
=4t
i1
+2t
i2
+2t
i3
+2t
i4
+4t
i5
+ΔT
i
+ΔT
i+1

ꢀꢀꢀꢀ
(4);则枢纽迎向运行时,平均每个闸次船舶通过梯级枢纽端口i的用时可以表示为:端口之间的待闸时间ΔT可以表示为:设端口i的服务水平为C
i
=C
ai
λ
i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俊麟冯小检南航李然刘莹张煜刘振嘉黄绍文赵尊荣兰毓峰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