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30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换热器,换热器包括用于将制冷剂均匀分配至多个扁管内的分配器,分配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一侧设有制冷剂入口,另一侧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扁管插口,壳体的空腔内设有分配部,分配部上设有制冷剂流道,制冷剂流道包括入口流道、多个出口流道以及连通流道,入口流道正对并连通于制冷剂入口,每个出口流道正对并连通于对应的扁管插口,多个出口流道相对于入口流道对称布置,连通流道连通于相邻的入口流道与出口流道之间、相邻的两个出口流道之间,相邻两个出口流道之间设有均压流道,使压力大的出口流道内的制冷剂经均压流道向压力小的出口流道流动,实现制冷剂的均匀分配。现制冷剂的均匀分配。现制冷剂的均匀分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制冷剂分流均匀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热泵型空调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冷暖空调。在夏季制冷时,空调在室内制冷,室外散热,而在冬季制热时,方向同夏季相反,即室内制热,室外制冷。空调通过热泵在不同环境之间进行冷热交换。比如在冬季,室外的空气、地面水、地下水等等就是低温热源,而室内空气就是高温热源,热泵式空调制热的作用就是把室外环境的热量输送到室内环境里。
[0003]参照图1所示,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热泵的制热循环原理图。该热泵包括:蒸发器1、压缩机2、冷凝器3、膨胀阀4和四通换向阀C。该热泵制热的具体工作过程为:首先,蒸发器1内低压两相制冷剂(液相制冷剂和气相制冷剂的混合体)从低温环境吸收热量;经压缩机2吸入后被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然后,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冷凝器3将热能释放给室内环境,同时自身温度降低;最后,经过膨胀阀机构4节流,变为低温低压的两相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1,重复上述循环的制热过程。本文所述换热器包括上述蒸发器1和冷凝器3。
[0004]热泵空调通过该四通换向阀C来改变工况模式。在夏季制冷工况下,室内换热器作为蒸发器1,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3。室内空气经过蒸发器1表面被冷却降温,达到使室内温度下降的目的,通过冷凝器3将热量输送到室外。冬季供热的时候,转换四通换向阀C阀块的位置,使制冷剂的流向发生转换,此时,制冷剂通过室外换热器吸收环境中的热量,并向室内环境放热,实现制热的目的。
[0005]蒸发器1是输出冷量的设备,它的作用是使经膨胀阀4流入的制冷剂液体蒸发,以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冷凝器3是输出热量的设备,从蒸发器1中吸收的热量连同压缩机2消耗功所转化的热量在冷凝器3中被冷却介质带走,达到制热的目的。蒸发器1和冷凝器3是空调热泵机组中进行热量交换的重要部分,其性能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0006]相比翅片管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在材料成本、制冷剂充注量和热流密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符合换热器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微通道换热器包括扁管、翅片、集流管、端盖等部件。多流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内还插设分隔隔板,隔板将集流管分为多个独立的腔,每个集流管腔连通一定数量的扁管。微通道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进入换热器的制冷剂为节流之后的,具有一定干度(干度:气液两相态的制冷剂中气相流体所占的质量分数)的气液两相流体,这些两相流体在流速变慢时会发生气液相分离,如果气液相分离发生在一段集流管中,则流入该集流管中下部的若干扁管的制冷剂为纯液体,而上部分若干扁管为气体,这种分配不均会导致换热器的性能急剧下降。
[0007]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现有技术多在集流管内部做文章,例如增加隔板或者采用更加复杂的结构。采用隔板将若干扁管分隔开,例如6个扁管一组,这种方式只针对满负荷大流量情况下效果较好,在部分符合时,由于压缩机转速极低,制冷剂流速也很低,相分离情
况比较严重,起不到均匀分流的效果。还有些使用了非常复杂的结构,通过复杂的结构设计,使流体旋转起来,降低气液相分离发生的概率,这种结构设计及制作工艺都非常困难,且在小流量小也依然存在相分离现象。
[0008]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调器,其所使用的微通道换热器基于“窄流道、高流速”的设计理念,实现制冷剂的均匀分配,提高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0010]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用于将制冷剂均匀分配至多个扁管内的分配器,所述分配器包括:壳体,其内形成空腔,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制冷剂入口,另一侧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扁管插口;分配部,其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分配部上设有制冷剂流道,所述制冷剂流道包括:入口流道,其正对并连通于所述制冷剂入口;多个出口流道,每个所述出口流道正对并连通于对应的所述扁管插口,多个所述出口流道相对于所述入口流道对称布置;连通流道,其连通于相邻的所述入口流道与所述出口流道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出口流道之间;均压流道,其连通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出口流道之间,使压力大的所述出口流道内的制冷剂经所述均压流道向压力小的所述出口流道流动。
[001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流道连通于所述出口流道的端部,所述连通流道位于所述分配部的边侧位置,所述均压流道连通于所述出口流道的另一端。
[0012]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流道连通于所述出口流道的中部,所述连通流道位于所述分配部的中部位置,所述均压流道连通于所述出口流道的一端或两端。
[0013]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配器还包括安装部,其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壳体、所述分配部以及所述安装部紧贴设置;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多个通口,每个所述通口正对并连通于对应的所述出口流道与所述扁管插口之间;插入所述扁管插口内的扁管具有部分伸入对应的所述通口内。
[0014]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配部上设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与所述出口流道连通;所述安装部上设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一端与相邻的另一所述出口流道所正对的所述通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另一端重叠形成均压孔;由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以及所述均压孔形成所述均压流道。
[0015]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盖板,所述底壳的一侧敞口、另一侧上
设有所述扁管插口,所述盖板设于所述底壳的敞口处,所述盖板上设有所述制冷剂入口;所述分配器紧贴所述盖板设置,所述安装部紧贴所述底壳上设有所述扁管插口的一侧设置,所述分配部与所述安装部也紧贴。
[0016]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扁管插入所述壳体内的深度为m,所述壳体的厚度为n,m≤3/4n。
[0017]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连通于相邻所述入口流道与所述出口流道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所述出口流道之间的多段所述连通流道的宽度相同或不相同。
[0018]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流道的宽度为1

5mm。
[0019]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流道与所述出口流道连通的位置处设有用于调节制冷剂流道的圆角部。
[0020]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现有技术空调器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包括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用于将制冷剂均匀分配至多个扁管内的分配器,所述分配器包括:壳体,其内形成空腔,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制冷剂入口,另一侧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扁管插口;分配部,其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分配部上设有制冷剂流道,所述制冷剂流道包括:入口流道,其正对并连通于所述制冷剂入口;多个出口流道,每个所述出口流道正对并连通于对应的所述扁管插口,多个所述出口流道相对于所述入口流道对称布置;连通流道,其连通于相邻的所述入口流道与所述出口流道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出口流道之间;均压流道,其连通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出口流道之间,使压力大的所述出口流道内的制冷剂经所述均压流道向压力小的所述出口流道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流道连通于所述出口流道的端部,所述连通流道位于所述分配部的边侧位置,所述均压流道连通于所述出口流道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流道连通于所述出口流道的中部,所述连通流道位于所述分配部的中部位置,所述均压流道连通于所述出口流道的一端或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还包括安装部,其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壳体、所述分配部以及所述安装部紧贴设置;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多个通口,每个所述通口正对并连通于对应的所述出口流道与所述扁管插口之间;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方曹法立李晓宇洪亮孟建军张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