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炭疽菌属病原菌的生防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235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防菌,其为链霉菌,命名为Streptomyces kronopolitis6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炭疽菌属病原菌的生防菌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炭疽菌属病原菌的生防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真菌,属于一类全球分布的植物病原真菌。1790年,Tode初次观察到该属真菌以产生分生孢子器子实体为特征,Corda于1831年建立炭疽菌属。炭疽菌性喜高温高湿,该属病害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生普遍,可引起多种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炭疽病。该属真菌的寄主范围广,从裸子到被子植物,从单子叶到双子叶植物均被其寄生。该属病原真菌常危害林木、果树、蔬菜、花卉、药用植物和大田作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幼苗。农作物上草莓、可可、芒果、香蕉、木瓜、柑橘、苹果、梨、葡萄、辣椒、豌豆、大豆、玉米和高粱等均有炭疽病的发生,导致植株枯萎、果实腐烂、叶片病斑等症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基于其科学和经济的重要性,炭疽菌属病原菌被列为全球第八大植物病原真菌。
[0003]炭疽属病原真菌属于半活体营养型寄生微生物,在侵入寄主植物后期,分生孢子萌发产生附着胞,附着胞产生侵入钉,侵入钉侵入寄主细胞,在细胞中首先产生初生菌丝,初生菌丝入侵相邻其他植物组织细胞,临近细胞的初生菌丝产生次生菌丝,并在植物组织细胞内蔓延。炭疽菌侵染植物组织的过程中,产生成分较为复杂的植物毒素,该毒素在病原菌侵染过程中,可改变寄主植物组织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另外,炭疽菌还会分泌果胶裂解酶、天冬氨酰蛋白酶、谷氨酸脱氢酶等一系列与致病相关的酶类,产生氨使环境pH值升高,并激发与致病相关的基因。随着侵染菌丝的蔓延,最终杀死植物,营死体营养寄生
[6]。分生孢子产生的附着胞附着力和抗性较强,对干燥、高温、紫外线以及寄主组织表皮微生物的拮抗作用等逆境条件都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作物炭疽病时有爆发。尤其是热带、亚热带谷类、水果、蔬菜等多种作物采收前或采收后炭疽病发生严重,不仅影响农产品产量和外观品质,同时导致价格下降,减少种植者的收入。
[0004]农作物炭疽病由于其寄主繁多、发病率高、破坏性大和传播迅速,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对农作物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挑战。使用传统的化学杀菌剂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食品安全,果实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防治策略。
[0005]在生防微生物中,放线菌可产多种抗生素、胞外酶等活性物质,其孢子抗逆性强,对病害防治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且研究表明,抗生素主要由放线菌产生,而其中90%又由链霉菌产生,因此利用生物防治(尤其放线菌)作物炭疽病已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链霉菌作为放线菌中的重要菌种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姚锦爱等发现酒红链霉菌S. vinaceus SVFJ

07对建兰炭疽病菌胶孢炭疽菌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张月凤筛选出2株对香蕉炭疽病有较强拮抗效果的链霉菌CY

14和S

50,其发酵液对香蕉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49.15%、 70.53%,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000mg/L百菌清的防效。李娟等发现淡紫灰链霉菌S.lavendulaeDTJ

24对草莓炭疽病菌胶孢炭疽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姚锦爱
等筛选出一株对草莓炭疽病菌胶孢炭疽菌具有显著拮抗效果的链霉菌ZZSP

7,对草莓“甜查理”和“红颜”品种上胶孢炭疽菌的盆栽防效达78.64%和82.81%,与施用1500倍25%吡唑醚菌酯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说明在防治香蕉、草莓等炭疽菌病方面,利用微生物进行防治的效果优于或等同于化学药剂的防效,但无化学药剂对环境的毒副作用。Xu Bo等分离到一株链霉菌N2,其发酵代谢产物对炭疽病、枯萎病、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原真菌皆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主要是通过分解植物病原真菌的细胞器从而达到抑菌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治炭疽菌属病原菌的生防菌,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对多种病菌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生防菌,所述生防菌为链霉菌,命名为Streptomyceskronopolitis 6G

OA

10,在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登记保藏,保藏编号为GDMCC No: 61983。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如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所述的生防菌在拮抗草莓炭疽病菌、和/ 或辣椒炭疽病菌、和/或油梨炭疽病菌、和/或香蕉炭疽病菌、和/或胶孢炭疽病菌、和/或板栗疫病菌、和/或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和/或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和/或番茄枯萎病菌、和/或黄瓜枯萎病菌、和/或芒果链格孢霉叶斑病菌、和/或小麦赤霉病菌、和/或香蕉长形斑病菌、和/或水稻稻瘟病菌、和/或香蕉大灰斑病菌、和/或油梨蒂腐病菌中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是提供如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所述的生防菌在防治草莓炭疽病菌、和/ 或辣椒炭疽病菌、和/或油梨炭疽病菌、和/或香蕉炭疽病菌、和/或胶孢炭疽病菌、和/或板栗疫病菌、和/或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和/或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和/或番茄枯萎病菌、和/或黄瓜枯萎病菌、和/或芒果链格孢霉叶斑病菌、和/或小麦赤霉病菌、和/或香蕉长形斑病菌、和/或水稻稻瘟病菌、和/或香蕉大灰斑病菌、和/或油梨蒂腐病菌所致病害中的应用。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是提供如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所述的生防菌的发酵液。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方面是提供如本专利技术第四个方面所述的发酵液在拮抗草莓炭疽病菌、和/ 或辣椒炭疽病菌、和/或油梨炭疽病菌、和/或香蕉炭疽病菌、和/或胶孢炭疽病菌、和/或板栗疫病菌、和/或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和/或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和/或番茄枯萎病菌、和/或黄瓜枯萎病菌、和/或芒果链格孢霉叶斑病菌、和/或小麦赤霉病菌、和/或香蕉长形斑病菌、和/或水稻稻瘟病菌、和/或香蕉大灰斑病菌、和/或油梨蒂腐病菌中的应用。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个方面是提供如本专利技术第四个方面所述的发酵液在防治草莓炭疽病菌、和/ 或辣椒炭疽病菌、和/或油梨炭疽病菌、和/或香蕉炭疽病菌、和/或胶孢炭疽病菌、和/或板栗疫病菌、和/或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和/或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和/或番茄枯萎病菌、和/或黄瓜枯萎病菌、和/或芒果链格孢霉叶斑病菌、和/或小麦赤霉病菌、和/或香蕉长形斑病菌、和/或水稻稻瘟病菌、和/或香蕉大灰斑病菌、和/或油梨蒂腐病菌所致病害中的应用。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七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菌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防菌。
[0014]本专利技术的链霉菌(菌株6G

OA

10)生长pH范围为4.0

9.0,不能生长在NaCl含量大于 5%的培养基上,具有广谱抑菌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防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防菌为链霉菌,命名为Streptomyces kronopolitis 6G

OA

10,在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登记保藏,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98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防菌在拮抗草莓炭疽病菌、和/或辣椒炭疽病菌、和/或油梨炭疽病菌、和/或香蕉炭疽病菌、和/或胶孢炭疽病菌、和/或板栗疫病菌、和/或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和/或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和/或番茄枯萎病菌、和/或黄瓜枯萎病菌、和/或芒果链格孢霉叶斑病菌、和/或小麦赤霉病菌、和/或香蕉长形斑病菌、和/或水稻稻瘟病菌、和/或香蕉大灰斑病菌、和/或油梨蒂腐病菌中的应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防菌在防治草莓炭疽病菌、和/或辣椒炭疽病菌、和/或油梨炭疽病菌、和/或香蕉炭疽病菌、和/或胶孢炭疽病菌、和/或板栗疫病菌、和/或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和/或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和/或番茄枯萎病菌、和/或黄瓜枯萎病菌、和/或芒果链格孢霉叶斑病菌、和/或小麦赤霉病菌、和/或香蕉长形斑病菌、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小平云天艳井涛谢江辉王尉周登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