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液冷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12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包液冷模组,若干个内模组架并列固定于外模组架内,在每个内模组架内设置两个电芯,在相邻内模组架之间以及内模组架与电芯之间均设有第一导热垫,在相邻的电芯之间设有缓冲垫,液冷板固定在外模组架的外壁上,在液冷板的内侧固定第二导热垫,每个电芯的正负极均连接一个第一汇流排,相邻两个电芯的正极与负极对应通过第二汇流排和第三汇流排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软包电芯,在模组端采用液冷,取消PACK级的液冷,并且液冷板不仅仅有散热功能,同时具有加强模组强度的作用以及加热作用,液冷保证电芯使用温度始终保持在常温,提高了系统循环寿命。整体方案强度高、成本低、寿命长。寿命长。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液冷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包液冷模组。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发展已经迈过高速发展阶段,逐渐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尤其在初期新能源PACk领域圆柱、方形、软包三种电芯三足鼎立的局势已经转变,市场的发展已经开始淘汰不适合PACK领域的技术。
[0003]本专利技术以软包电芯,在模组端采用液冷,取消PACK级的液冷,整体方案强度高、成本低、寿命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软包液冷模组。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软包液冷模组,包括内模组架、第一汇流排、电芯、第一导热垫、缓冲垫、液冷板、第二汇流排、第三汇流排、第二导热垫和外模组架,所述若干个内模组架并列固定于外模组架内,在每个内模组架内设置两个电芯,在相邻内模组架之间以及内模组架与电芯之间均设有第一导热垫,在相邻的电芯之间设有缓冲垫,液冷板固定在外模组架的外壁上,在液冷板的内侧固定第二导热垫,每个电芯的正负极均连接一个第一汇流排,相邻两个电芯的正极与负极对应通过第二汇流排和第三汇流排相连。
[0006]进一步地,所述内模组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散热铝片,所述散热铝片为具有一个中间边和两个侧边的U形片结构,在中间边的内外壁上均设有第一导热垫,第三支架固定在散热铝片的底端,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相互扣接后固定在散热铝片的顶端,电芯上的第一汇流排固定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外模组架包括侧板和端板,两个侧板和两个端板通过螺栓固定并形成矩形状的外模组架。
[0008]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9]本专利技术以软包电芯,在模组端采用液冷,取消PACK级的液冷,并且液冷板不仅仅有散热功能,同时具有加强模组强度的作用以及加热作用,液冷保证电芯使用温度始终保持在常温,提高了系统循环寿命。整体方案强度高、成本低、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内模组架的结构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内模组架的爆炸图。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爆炸图。
[0014]图中:
[0015]1、第一汇流排,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电芯,5、第三支架,6、散热铝片,7、第
一导热垫,8、缓冲垫,9、液冷板,10、第二汇流排,11、第三汇流排,12、侧板,13、端板,14、螺栓,15、第二导热垫,16、绝缘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如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软包液冷模组包括内模组架、第一汇流排1、电芯4、第一导热垫7、缓冲垫8、液冷板9、第二汇流排10、第三汇流排11、第二导热垫15和外模组架,若干个内模组架并列固定于外模组架内,在每个内模组架内设置两个电芯4,在相邻内模组架之间以及内模组架与电芯4之间均设有第一导热垫7,在相邻的电芯4之间设有缓冲垫8,缓冲垫8能够有效保证电芯4在使用过程中的膨胀问题。
[0018]液冷板9固定在外模组架的外壁上,在液冷板9的内侧固定第二导热垫15,每个电芯4的正负极均连接一个第一汇流排1,相邻两个电芯4的正极与负极对应通过第二汇流排10和第三汇流排11相连,第二汇流排10和第三汇流排11将所有的电芯4串联后,形成电池组,在电池组上设有正负极接线柱,在接线柱上设有绝缘座16。
[0019]本专利技术中的内模组架包括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第三支架5和散热铝片6,散热铝片6为具有一个中间边和两个侧边的U形片结构,在中间边的内外壁上均设有第一导热垫7,第三支架5固定在散热铝片6的底端,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相互扣接后固定在散热铝片6的顶端,电芯4上的第一汇流排1固定于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之间。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紧紧卡住第一汇流排1,保证第一汇流排1固定牢固,散热路径由电芯4

第一导热垫7

散热铝片6

第二导热垫15

液冷板9的传输路径,加热路径与散热相反。
[0020]本专利技术中的外模组架包括侧板12和端板13,两个侧板12和两个端板13通过螺栓14固定并形成矩形状的外模组架。模组两侧液冷板9与侧板12用螺栓14整体相连,保证整个模组的强度。液冷板9的外壁面设有加强圆凸筋,保证强度。
[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液冷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组架、第一汇流排(1)、电芯(4)、第一导热垫(7)、缓冲垫(8)、液冷板(9)、第二汇流排(10)、第三汇流排(11)、第二导热垫(15)和外模组架,所述若干个内模组架并列固定于外模组架内,在每个内模组架内设置两个电芯(4),在相邻内模组架之间以及内模组架与电芯(4)之间均设有第一导热垫(7),在相邻的电芯(4)之间设有缓冲垫(8),液冷板(9)固定在外模组架的外壁上,在液冷板(9)的内侧固定第二导热垫(15),每个电芯(4)的正负极均连接一个第一汇流排(1),相邻两个电芯(4)的正极与负极对应通过第二汇流排(10)和第三汇流排(11)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液冷模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学文孙健夏宗明张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创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