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升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03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升降机,包括:固定于地面的安装基座;立设于安装基座的顶面的导轨;高度可调地滑设于导轨的吊笼;以及安装于吊笼内部且供保护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防护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安装基座和导轨,以便于施工升降机在各个施工位点安装,方便了施工升降机的使用,进而通过于吊笼中安装防护件,以使得保护施工人员通过防护件能够站稳,提高了运输的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施工升降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施工升降机。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施工升降机向高处输送施工人员、工具、设备以及材料,传统施工过程中,通过在施工处设置机房或者井道,进而安装施工升降机,施工升降机的安装较为繁琐,且传统的施工升降机的吊笼中由于装载较多的货物,施工人员和货物同乘时,很容易在吊笼升降中被货物绊倒,从而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解决了传统供施工中施工升降机安装困难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通过设置安装基座和导轨,以便于施工升降机在各个施工位点安装,方便了施工升降机的使用,进而通过于吊笼中安装防护件,以使得保护施工人员通过防护件能够站稳,提高了运输的安全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施工升降机,包括:
[0006]固定于地面的安装基座;
[0007]立设于安装基座的顶面的导轨;
[0008]高度可调地滑设于导轨的吊笼;以及
[0009]安装于吊笼内部且供保护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防护件。
[0010]本专利技术施工升降机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安装基座的内部中空形成有安装空间,且安装基座的顶面对应吊笼的位置开设有开口;
[0011]施工升降机还包括若干间隔固定于安装空间内壁底面的承载座、一端固定连接于承载座的端部且可伸缩调节的缓冲弹簧、固定连接于弹簧的另一端的浮动块以及固定于浮动块的顶部且与承载座对应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与开口对应设置,通过吊笼压设支撑板,以压缩缓冲弹簧,进而缓冲弹簧发生回弹,以向上推顶浮动块和支撑板,进而推顶吊笼。
[0012]本专利技术施工升降机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承载座的两端对应设置有两个缓冲弹簧,支撑板对应固定于同一承载座的两个浮动块的顶部。
[0013]本专利技术施工升降机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开设于承载座的顶部的滑槽、滑设于滑槽的两个滑块、固定连接于两个滑块且可伸缩调节的伸缩杆以及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块的顶部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板的底面的连接杆,且两个连接杆呈八字型;
[0014]当吊笼压设支撑块时,连接杆受力以带动滑块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并拉伸伸缩杆,进而伸缩杆发生回复,以拉动滑块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减小两个连接杆之间的角度,以带动支撑板向上移动,从而推顶吊笼。
[0015]本专利技术施工升降机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防护件包括供绑住施工人员腰部的腰带、固定于腰带上的扣件以及固定连接于扣件和吊笼的内壁的安全绳。
[0016]本专利技术施工升降机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固定连接于吊笼的内壁且与腰带对应设置的握杆。
[0017]本专利技术施工升降机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吊笼呈立方体型,内部中空形成有施工空间;
[0018]吊笼还包括开设于吊笼与导轨相对的侧面的门洞以及可开合地安装于吊笼且供封堵门洞的防护门。
[0019]本专利技术施工升降机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开设于吊笼与导轨相垂直的侧面的若干通风孔。
[0020]本专利技术施工升降机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固定于吊笼的顶部且围设吊笼的顶部的栏杆。
[0021]一种施工升降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提供安装基座,将安装基座固定于地面;
[0023]提供导轨,将导轨立设于安装基座的顶面;
[0024]提供吊笼,将吊笼滑设于导轨;
[0025]提供防护件,将防护件安装于吊笼的内部;
[0026]施工人员进入吊笼,将防护件与施工人员连接,沿导轨向上升起吊笼以带动施工人员至待施工的位置。
[0027]本专利技术施工升降机通过安装基座,方便了将该施工升降机按照施工场地需求进行安装,提高了施工升降机的便捷性,通过于安装基座上设置导轨,于导轨上滑设吊笼,便于吊笼运输施工人员以及物料,通过于吊笼中设置防护件,从而施工人员能够通过防护件站稳,避免了施工人员摔倒从而发生安全事故,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通过于安装基座中安装承载座、缓冲弹簧以及支撑板,从而便于缓冲吊笼下降时的冲击力,提高了吊笼下降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施工升降机的立体剖视图。
[0029]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施工升降机的立体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安装基座1,缓冲板11,导轨2,齿条21,驱动件22,吊笼3,栏杆31,防护门32,通风孔33,防护件4,安全绳41,握杆42,腰带43,扣件44,调节旋钮45,承载座51,缓冲弹簧52,浮动块53,支撑板54,伸缩杆55,连接杆56,滑块57,固定筒58,缓冲板59。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利于对本专利技术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0033]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包括:固定于地面的安装基座1;立设于安装基座1的顶面的导轨2;高度可调地滑设于导轨2的吊笼3;以及安装于吊笼3内部且供保护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防护件4。
[0034]本专利技术施工升降机通过安装基座1,方便了将该施工升降机按照施工场地需求进
行安装,提高了施工升降机的便捷性,通过于安装基座1上设置导轨2,于导轨2上滑设吊笼3,便于吊笼3运输施工人员以及物料,通过于吊笼3中设置防护件4,从而施工人员能够通过防护件4站稳,避免了施工人员摔倒从而发生安全事故,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0035]具体的,如图1所示,导轨2分为多个首尾相接的标准节,从而便于根据施工需求调节导轨2高度,标准节靠近吊笼3的侧部设置有齿条21,与齿条21啮合连接且固定于吊笼3的驱动件22,通过开启驱动件22,以使得驱动件22沿齿条21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吊笼3上升或下降。
[0036]本专利技术施工升降机的一种较佳实施案例为,如图1和图3所示,安装基座1的内部中空形成有安装空间,且安装基座1的顶面对应吊笼3的位置开设有开口;
[0037]该施工升降机还包括若干间隔固定于安装空间内壁底面的承载座51、一端固定连接于承载座51的端部且可伸缩调节的缓冲弹簧52、固定连接于缓冲弹簧52的另一端的浮动块53以及固定于浮动块53的顶部且与承载座51对应设置的支撑板54,支撑板54与开口对应设置,通过吊笼3压设支撑板54,以压缩缓冲弹簧52,进而缓冲弹簧52发生回弹,以向上推顶浮动块53和支撑板54,进而推顶吊笼3。
[0038]具体的,若干支撑板54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缓冲板59,该缓冲板59与开口的尺寸相匹配,提高了支撑板54与吊笼3的接触面积,并与提高对吊笼3的缓冲作用,提高了吊笼3运输的货物或施工人员时的安全性。
[0039]较佳地,承载座51的两端固定有中空的固定筒58,缓冲弹簧52和浮动块53固定于承载座51且置于固定筒58的内部,以避免缓冲弹簧在收缩和回弹过程中发生左右偏移,从而影响对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地面的安装基座;立设于所述安装基座的顶面的导轨;高度可调地滑设于所述导轨的吊笼;以及安装于所述吊笼内部且供保护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防护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的内部中空形成有安装空间,且所述安装基座的顶面对应所述吊笼的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施工升降机还包括若干间隔固定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壁底面的承载座、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承载座的端部且可伸缩调节的缓冲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的浮动块以及固定于所述浮动块的顶部且与所述承载座对应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开口对应设置,通过所述吊笼压设所述支撑板,以压缩所述缓冲弹簧,进而所述缓冲弹簧发生回弹,以向上推顶所述浮动块和所述支撑板,进而推顶所述吊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的两端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缓冲弹簧,所述支撑板对应固定于同一所述承载座的两个所述浮动块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于所述承载座的顶部的滑槽、滑设于所述滑槽的两个滑块、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滑块且可伸缩调节的伸缩杆以及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块的顶部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底面的连接杆,且两个所述连接杆呈八字型;当所述吊笼压设所述支撑块时,所述连接杆受力以带动所述滑块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并拉伸所述伸缩杆,进而所述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宇黎智张迎松欧阳广昊王超冯瑞瑞崔海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