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设备及其物料供热系统,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包括供热机构,所述供热机构包括供热本体和螺纹杆,所述供热机构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与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上部外表面上固定套接有套件,所述套件包括套管和两个第一切割刀,所述第一切割刀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套管的侧面安装有第二切割刀,通过在套件上设置的两个第一切割刀在转动的过程中分别与两侧的热塑材料丝接触,且第一切割刀能够对热塑材料丝进行推动,从而位于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之间的热塑材料丝形成一个紧绷的状态,解决了热塑材料丝在本身柔性的特质下,难以切割的弊端。端。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设备及其物料供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
,具体是一种3D打印设备及其物料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现阶段三维打印机被用来制造产品。
[0003]现有技术中,其中公开号为CN109177166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含有剪断机构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装置,包括进料接口模块、纤维与基体材料复合模块、纤维剪断模块以及挤出喷嘴;纤维和基体材料通过进料接口模块分别进入纤维与基体材料复合模块进行复合,通过挤出喷嘴,在打印平台上堆积实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打印,在打印过程中不需要加入纤维时,通过所述的纤维剪断模块剪断纤维,停止纤维材料的供给,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专利技术实现了纤维与热塑性基体材料的复合,复合材料通过挤出后的层层堆积完成结构件的快速成型;最重要解决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过程中纤维不可剪断的局限性问题,使纤维与基体材料可以基于所打印结构件的力流特征(主应力轨迹线)按需复合,体现成型结构件的各向异性,提高结构件实际工况下的力学性能,但是,在剪断纤维的时候,由于纤维材料存在一定柔软性的特质,从而导致纤维剪断模块难以实现纤维材料的剪切,从而不便于3D打印的供热系统对纤维的溶解,为此,提出了一种3D打印设备及其物料供热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设备,另一种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设备的物料供热系统,通过设置套件、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设备,包括供热机构,所述供热机构包括供热本体和螺纹杆,所述供热机构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与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上部外表面上固定套接有套件,所述套件包括套管和两个第一切割刀,所述第一切割刀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套管的侧面安装有第二切割刀。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管固定连接第一切割刀处开设有限位口,所述限位口的内部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切割刀通过滑块以及滑槽与套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切割刀通过转动轴与套管转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底端位于第一限位槽的内部。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件通过套孔固定套接在螺纹杆的上部,所述套件的水平位置位于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之间,两个所述第一切割刀分别位于套管的两端呈中心轴对称设计。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热本体的上部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组限位
管、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均分别包括限位块,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位于第二夹持组件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固定连接,多组所述限位管、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等距环绕在螺纹杆的四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多个滚珠,多个所述滚珠在第二限位槽的内部均匀排列,所述热塑材料丝通过通孔穿过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滚珠上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通过第三限位槽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之间热塑材料丝上设置有切割区和限位区。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设备框体和操控区,所述操控区嵌套在设备框体的内部,所述设备框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呈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与设备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送丝机构,所述送丝机构套接在第一固定杆上,所述第二固定杆通过送丝机构与第一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供热机构固定套接在第二固定杆上,所述供热机构上包括供热本体和喷涂件,所述喷涂件位于供热本体的下方,所述供热本体与喷涂件贯通连接。
[0011]一种物料供热系统,物料供热系统对供热机构进行操控,包括控制中心、物料供热系统和数据储存库,所述控制中心与物料供热系统和数据储存库之间信号连接,所述物料供热系统和数据储存库之间信号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物料供热系统包括驱动单元、供热单元和出料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供热单元和出料单元之间信号连接,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智能传感模块、物料送丝模块和物料控量模块,所述智能传感模块、物料送丝模块和物料控量模块之间信号连接,所述供热单元包括调温模块、物料感知模块和故障自检测模块,所述调温模块、物料感知模块和故障自检测模块之间信号连接,所述出料单元包括喷嘴检测模块和物料信息传载模块,所述喷嘴检测模块和物料信息传载模块之间信号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限位柱的设置,对打印材料热塑材料丝进行限位,从而便于热塑材料丝送料过程中的稳定,且在供热机构的内部设置螺纹杆,螺纹杆能够对溶解呈液态的热塑材料丝进行搅拌,同时,螺纹杆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对溶解之后的热塑材料丝进行推动,从而便于热塑材料丝出料过程中实现热塑材料丝出料的紧固程度,提升物料在进行3D材料打印时的特性,同时,在螺纹杆上设置固定套接的套件,套件随着螺纹杆的转动而转动,在螺纹杆对溶解的热塑材料丝进行搅动的时候,套件上设置的两个第一切割刀在转动的过程中分别与两侧的热塑材料丝接触,从而热塑材料丝通过第一切割刀对套件进行限位,同时,第一切割刀能够对热塑材料丝进行推动,从而位于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之间的热塑材料丝形成一个紧绷的状态,从而便于热塑材料丝的切割操作,解决了热塑材料丝在本身柔性的特质下,难以切割的弊端。
[0015]2.通过在第一切割刀上设置第一限位槽,且在套件上设置第二切割刀,第二切割刀通过转动轴与套件转动连接,从而在第一切割刀实现限位的条件下,能够调节第二切割刀的角度,从而便于第二切割刀对热塑材料丝的切割,同时,第二切割刀能够沿着第一限位槽设置的方向滑动,从而对热塑材料丝提供一个往复来回的作用力,对热塑材料丝进行切割,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0016]3.在供热机构的内部设置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能够对热塑材料丝上的切割区进行进一步限位,利用滚珠的转动实现热塑材料丝的限位,从而确保热塑材料丝在切割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的设置能够改变热塑材料丝的力臂,从而进一步加强热塑材料丝切割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热塑材料丝自身柔性材质所导致切割失效的弊端。
[0017]4.物料供热系统包括驱动单元、供热单元和出料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供热单元和出料单元之间信号连接,在驱动单元内设置智能传感模块、物料送丝模块和物料控量模块,在供热单元内设置调温模块、物料感知模块和故障自检测模块,在出料单元内设置喷嘴检测模块和物料信息传载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设备,包括供热机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机构(12)包括供热本体(123)和螺纹杆(20),所述供热机构(12)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22),所述驱动电机(1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221),所述螺纹杆(20)的顶端与转动杆(122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20)的上部外表面上固定套接有套件(22),所述套件(22)包括套管(221)和两个第一切割刀(222),所述第一切割刀(222)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221),所述套管(221)的侧面安装有第二切割刀(2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21)固定连接第一切割刀(222)处开设有限位口,所述限位口的内部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切割刀(223)通过滑块(2222)以及滑槽与套管(22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切割刀(223)通过转动轴(2223)与套管(221)转动连接,所述滑块(2222)的底端位于第一限位槽(2221)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件(22)通过套孔(2211)固定套接在螺纹杆(20)的上部,所述套件(22)的水平位置位于第一夹持组件(33)和第二夹持组件(34)之间,两个所述第一切割刀(222)分别位于套管(221)的两端呈中心轴对称设计。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本体(123)的上部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组限位管(32)、第一夹持组件(33)和第二夹持组件(34),所述第一夹持组件(33)和第二夹持组件(34)均分别包括限位块(331),所述第一夹持组件(33)位于第二夹持组件(34)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夹持组件(33)和第二夹持组件(34)固定连接,多组所述限位管(32)、第一夹持组件(33)和第二夹持组件(34)等距环绕在螺纹杆(20)的四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33)和第二夹持组件(34)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3311),所述第二限位槽(33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多个滚珠(332),多个所述滚珠(332)在第二限位槽(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博闻,段戈扬,陈彬,樊一扬,
申请(专利权)人:康硕德阳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