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外壳及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71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器外壳,通过容纳并列的多个L型接触件构成插塞式连接器,所述L型接触件是指将接触传导部和电线连接部配置成L型的结构,所述连接器外壳包括外壳本体、电缆引出部盖子、外壳本体内部的第1容纳室、电缆引出部盖子内部的第2容纳室;所述电缆引出部盖子包括:盖子本体和盖子盖体,所述盖子本体通过固定地一体设置于所述外壳本体,在前面侧具有容纳构成所述各第2容纳室的前面开放部的多个容纳槽,所述盖子盖体侧视为L型且用于开闭连续的开放部分,所述连续的开放部分是指从所述外壳本体的下部开口部到所述盖子本体的开放的前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容纳L型接触件的连接器外壳及在该连接器外壳 容纳L型接触件所构成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与连接器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引出电线用的L型连接器为现有 公知技术(例如,特开2005-71892号日本专利公报中所公开)。该L 型连接器为,在连接器外壳的内部安装作为端子零件的L型接触件的 结构。在这种L型连接器,优选使用的是可平滑地容纳具有以L型弯曲 的结构的接触件的连接器外壳,但现状是没有可满足上述条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以提供一种可简单安装L型接触 件且安装效率高的连接器外壳和在该连接器外壳装设L型接触件所构 成的连接器为目的。本专利技术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连接器外壳, 所述连接器外壳通过容纳并列的多个L型接触件构成连接器,所述L 型接触件包括设置在前端且与相对接触件接触的接触传导部和设置在 基端的电线连接部,且为将所述接触传导部和电线连接部配置成L型 的结构,所述连接器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将前侧作为与相对连接器的外壳的嵌合部分;电缆引出部盖子,通过一体设置于所述外壳本体的后部下侧,与 所述外壳本体共同构成对应于所述接触件形状的L型形状;多个第l容纳室,形成于所述外壳本体的内部,用于容纳通过所述外壳本体的下部开口部从下侧插入的所述各接触件的接触传导部;第2容纳室,形成于所述电缆引出部盖子的内部,用于通过与所 述各第l容纳室连通而容纳所述各接触件的电线连接部及电线的一部 分;并且,所述电缆引出部盖子包括盖子本体,通过固定地一体设置于所述外壳本体,在形成所述电 缆引出部盖子的后面侧的壁部的同时,在前面侧具有前面开放的多个 容纳槽,所述前面开放的多个容纳槽构成所述各第2容纳室;盖子盖体,侧视为L型且用于开闭连续的开放部分,所述连续的 开放部分是指从所述外壳本体的下部开口部到所述盖子本体的开放的 前面;并且,所述盖子盖体,在所述外壳本体的下部开口部的前缘部, 通过铰链在上下方向可转动地形成,并且,在所述盖子盖体和所述盖子本体之间设置有卡合部,在以 所述盖子盖体塞住所述盖子本体的开放部分的状态下,所述卡合部锁 定所述盖子盖体和所述盖子本体,并且,在所述第1容纳室的内侧壁设置有卡止爪,通过所述卡止 爪与插入到所述第1容纳室的所述接触件的卡止用突片卡合而防止接 触件的脱离。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的连接器,将设置 在电线前端的所述L型接触件安装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外 壳,其中,在所述接触件的接触传导部的下侧一体设置有接触件固定用梁, 所述接触件固定用梁向所述接触件的电线连接部侧弯曲,并且,在所述第l容纳室容纳所述接触件的接触传导部的同时,在盖子 本体的容纳槽容纳所述接触件的电线连接部及与所述电线连接部连接 的电线的一部分,所述盖子本体的容纳槽构成所述第2容纳室;并且,通过关闭所述盖子盖体,在所述盖子盖体的内面卡止所述 接触件固定用梁的前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由于使盖子盖体处于开启状态而开放 外壳本体的下部开口部和外壳本体的前面,从而可利用该开口部将接 触件简单地设置在外壳。即,可将接触件的接触传导部从下侧插入第 1容纳室的同时,可将接触件的电线连接部及与该电线连接部连接的 电线容纳于盖子本体。并且,通过在该状态下关闭盖子盖体而使卡合 部之间卡合,以盖子盖体塞住外壳本体的下部开口部和外壳本体的前面,由此可确实地保持固定接触件的整体及电线的一部分。如此,即使是安装较难的L型接触件,也可利用外壳本体的下部 开口部或盖子本体的前面开放部从下侧将接触件插入的方式设置,从 而可简单完成在连接电线的状态下的接触件的组装。并且,在安装接 触件后,仅通过铰链将盖子盖体转动到关闭位置,通过防止接触件或 电线脱离而确实地保持固定,从而可防止由外力所引起的接触件的变 形。并且,因盖子盖体与外壳本体或盖子本体一体形成,从而管理简 单、制造成本低。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将接触件插入到第1容纳室时,因通过将接触件 与连接器外壳卡合而防止了接触件从连接器外壳脱离,从而可简单进 行连接器的组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因接触件固定用梁与盖子盖体的内面接触,从而 使接触件不可移动地容纳于连接器外壳内部。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简单安装L型接触件且安装效率高的连接 器外壳和在该连接器外壳装设L型接触件所形成的连接器。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器装置的 嵌合前状态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表示同一连接器装置嵌合时将双重锁定部件压入双重锁定位置前的状态的整体立体图;图3是表示将双重锁定部件压入到双重锁定位置的状态的整体立 体图;图4是表示图2或图3的状态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将所述双重锁定部件压入双重锁定位置前的状态的图4的V-V向剖S见图;图6是表示将所述双重锁定部件压入到双重锁定位置的状态的图4的V-V向剖视图;图7是表示省略接触件图示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同一插座连接器的其它角度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使用实施方式中连接器外壳的插塞式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IO是表示从下方观察插塞式连接器外壳结构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关闭同一插塞式连接器的盖子盖体的状态的概略剖视图;图12是表示关闭同一盖子盖体的状态的概略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插塞式连接器的组装完成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将设置在插塞式连接器的附有电线的L型接触件的 立体图;图15是同一接触件的扩大立体图; 图16是同一接触件的侧视图; 图17是图16的XVII-XVII向剖视图; 图18是图16的XVIII-XVIII向剖-f见图;图19是表示嵌合插座连接器和插塞式连接器的状态的卡合部分 结构的省略多余部分的水平剖视图;图20是表示该卡合部分的锁定解除杆位于通常位置时的状态的省略多余部分的垂直剖视图;图21是表示相同卡合部分的锁定解除杆位于解锁位置时的状态 的省略多余部分的垂直剖视图。在图1~图21中,W、电线,10、插座连接器(相对连接器), IOA、外壳,19、相对接触件,20、插塞式连接器,20A、连接器外壳, 24、第1容纳室,26、卡止爪,31、外壳本体,32、电缆引出部盖子,33、盖子本体,34、容纳槽(第2容纳室),35、盖子盖体,36、铰链, 37、卡合孔(卡合部),38、卡合突起(卡合部),200、 L型接触件, 201、接触传导部,204、电线连接部,213a、卡止用突片,214、接触 件固定用梁,214a、前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在以下 附图中,对于相同或类似的部分使用相同或类似的符号。但是,附图 仅用于图示本专利技术,如厚度和平面尺寸的关系、各层的厚度比例等与 实际产品也可以有所不同。在此,对使用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器装置的整体结构进 行说明,通过该说明进一步明确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外壳。首先,对说明时所使用的附图进行叙述。图l是表示适用实施方式中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器装置的嵌合前状 态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表示同一连接器装置嵌合时将双重锁定部件 压入双重锁定位置前的状态的整体立体图;图3是表示将双重锁定部 件压入到双重锁定位置的状态的整体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2或图3 的状态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将所述双重锁定部件压入双重锁定位置 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接器外壳通过容纳并列的多个L型接触件构成连接器,所述L型接触件包括设置在前端且与相对接触件接触的接触传导部和设置在基端的电线连接部,且为将所述接触传导部和电线连接部配置成L型的结构,所述连接器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将前侧作为与相对连接器的外壳的嵌合部分;电缆引出部盖子,通过一体设置于所述外壳本体的后部下侧,与所述外壳本体共同构成对应于所述接触件形状的L型形状;多个第1容纳室,形成于所述外壳本体的内部,用于容纳通过所述外壳本体的下部开口部从下侧插入的所述各接触件的接触传导部;第2容纳室,形成于所述电缆引出部盖子的内部,用于通过与所述各第1容纳室连通而容纳所述各接触件的电线连接部及电线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电缆引出部盖子包括:盖子本体,通过固定地一体设置于所述外壳本体,在形成所述电缆引出部盖子的后面侧的壁部的同时,在前面侧具有前面开放的多个容纳槽,所述前面开放的多个容纳槽构成所述各第2容纳室;盖子盖体,侧视为L型且用于开闭连续的开放部分,所述连续的开放部分是指从所述外壳本体的下部开口部到所述盖子本体的开放的前面;并且,所述盖子盖体,在所述外壳本体的下部开口部的前缘部,通过铰链在上下方向可转动地形成,并且,在所述盖子盖体和所述盖子本体之间设置有卡合部,在以所述盖子盖体塞住所述盖子本体的开放部分的状态下,所述卡合部锁定所述盖子盖体和所述盖子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部慎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