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筒类碳/碳复合材料浸渍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655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筒类碳/碳复合材料浸渍用装置,包括浸渍筒以及架设在浸渍筒上方的吊装架,且浸渍筒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筒类碳/碳复合材料产品支撑的冲孔板,并在冲孔板的外部设置多组吊杆,所述吊装架的底部安装有用于与吊杆连接的吊钩,且吊装架的顶部安装有电葫芦,所述电葫芦与吊钩连接,用于带动吊钩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直筒类碳/碳复合材料浸渍用装置,由于环形筒的体积大幅度减少,从而避免了树脂的浪费,并且实现了树脂的多次重复利用,其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用于低密度的筒类碳/碳复合材料常压渗透浸渍后用吊架提出晾干,也可用于传统的真空压力浸渍炉中当浸渍容器来实用,实现在压力状态下升温固化。化。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筒类碳/碳复合材料浸渍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浸渍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直筒类碳/碳复合材料浸渍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碳/碳复合材料是碳纤维及其织物增强的碳基体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比模量、高导热性、低膨胀系数、摩擦性能好,以及抗热冲击性能好、尺寸稳定性高等优点,是如今在1650℃以上应用的少数备选材料,最高理论温度更高达2600℃,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温材料之一。
[0003]碳/碳复合材料的成型过程的主要工艺为化学气相沉积和液相树脂浸渍增密两种,其中,传统的液相树脂增密过程中需要用直径大于产品本身直径的浸渍装置进行浸渍,这样在浸渍增密过程中,浸渍装置的空间利用率特别低下,多次浸渍后的树脂会因为粘度过大造成严重浪费,从成本和环保的角度来讲也不符合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直筒类碳/碳复合材料浸渍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筒类碳/碳复合材料浸渍用装置,其在达到浸渍同等效率的前提下浸渍使用树脂的量大幅度减少的技术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直筒类碳/碳复合材料浸渍用装置,包括
[0009]浸渍筒,浸渍筒呈环形,用于装树脂及筒类碳/碳复合材料;
[0010]阀门,位于环形浸渍筒底部或者侧下面,用于排放浸渍完后剩余的树脂;
[0011]冲孔底板,用于放置筒类碳/碳复合材料;
[0012]吊杆,设置与冲孔底板上,共三个,与冲孔底板相连接,用于将浸渍完成的筒类碳/碳复合材料提出放置晾晒;
[0013]吊装架,用于吊装产品。
[0014]优选的,所述吊钩位于浸渍筒的上方。
[0015]优选的,所述吊钩的数量与吊杆的数量相同,且上下一一对应。
[0016]优选的,所述浸渍筒的外部设置有阀门,且阀门位于浸渍筒靠近底部位置。
[0017]优选的,环形浸渍筒的内外径尺寸根据筒类碳/碳复合材料的内外径尺寸大小来确定;
[0018]优选的,环形浸渍筒上的阀门可根据实际情况装于筒的底部或者侧下方,不影响环形筒放置的位置均可装置;
[0019]优选的冲孔板的孔大小为3mm,目的是浸渍完成后将多余的树脂流到筒内用于回
收再利用;
[0020]优选的,吊杆用于装吊筒类碳/碳复合材料产品,三个吊杆上均有吊钩,三个吊杆120
°
均匀的于冲孔板相连接;
[0021]优选的,吊装架上设置有与吊杆相匹配的三抓吊钩,吊钩上有小型电葫芦来用于吊装。
[0022](三)有益效果
[0023]由于环形筒的体积大幅度减少,从而避免了树脂的浪费,并且实现了树脂的多次重复利用,本技术既可用于低密度的筒类碳/碳复合材料常压渗透浸渍后用吊架提出晾干,也可用于传统的真空压力浸渍炉中当浸渍容器来实用,实现在压力状态下升温固化。
附图说明
[0024]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0025]图1为本技术一种直筒类碳/碳复合材料浸渍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一种直筒类碳/碳复合材料浸渍用装置中浸渍筒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7]图3为本技术一种直筒类碳/碳复合材料浸渍用装置中浸渍筒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8]图例说明:1、浸渍筒;2、阀门;3、吊杆;4、冲孔板;5、吊装架;6、吊钩;7、电葫芦。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文为了描述方便,所引用的“上”、“下”、“左”、“右”等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等方向一致,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为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0030]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参照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直筒类碳/碳复合材料浸渍用装置,包括浸渍筒1以及架设在浸渍筒1上方的吊装架5,且浸渍筒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筒类碳/碳复合材料产品支撑的冲孔板4,并在冲孔板4的外部设置多组吊杆3,吊装架5的底部安装有用于与吊杆3连接的吊钩6,且吊装架5的顶部安装有电葫芦7,电葫芦7与吊钩6连接,用于带动吊钩6上下移动。
[0031]参照图1所示,吊钩6位于浸渍筒1的上方。
[0032]参照图2所示,吊钩6的数量与吊杆3的数量相同,且上下一一对应。
[0033]参照图1所示,浸渍筒1的外部设置有阀门2,且阀门2位于浸渍筒1靠近底部位置。
[0034]如图1所示,环形浸渍筒1,用于放置冲孔板4、吊杆3以及筒类碳/碳复合材料产品;
[0035]阀门2装置于浸渍筒1的侧下方或者底部,用于回收浸渍完后剩余的树脂;
[0036]吊杆3位于冲孔板4上,用于装卸筒类碳/碳复合材料产品;
[0037]冲孔板4位于环形浸渍筒1底部,用于放置筒类碳/碳复合材料产品;
[0038]吊装架5可活动,吊钩6设置于吊装架5上面,用于装卸浸渍完成和为浸渍的筒类碳/碳复合材料产品;
[0039]电葫芦7设置于吊装架5上,于吊钩6相连接,用于升降活动吊装浸渍完成和未浸渍的碳碳复合材料产品;
[0040]本技术还可应用于传统的真空压力浸渍炉中,应用在传统炉内时不需要吊装架5结构,直接放置于炉膛内,给环形浸渍筒1内加上抽返树脂的管道即可应用于真空压力浸渍炉内。
实施例
[0041]参照图1

3所示,一种直筒类碳/碳复合材料浸渍用装置,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直筒类碳/碳复合材料浸渍用装置,包括浸渍筒1以及架设在浸渍筒1上方的吊装架5,且浸渍筒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筒类碳/碳复合材料产品支撑的冲孔板4,并在冲孔板4的外部设置多组吊杆3,吊装架5的底部安装有用于与吊杆3连接的吊钩6,且吊装架5的顶部安装有电葫芦7,电葫芦7与吊钩6连接,用于带动吊钩6上下移动。
[0042]参照图1所示,吊钩6位于浸渍筒1的上方。
[0043]参照图2所示,吊钩6的数量与吊杆3的数量相同,且上下一一对应。
[0044]参照图1所示,浸渍筒1的外部设置有阀门2,且阀门2位于浸渍筒1靠近底部位置。
[004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专利所必须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筒类碳/碳复合材料浸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渍筒(1)以及架设在浸渍筒(1)上方的吊装架(5),且浸渍筒(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筒类碳/碳复合材料产品支撑的冲孔板(4),并在冲孔板(4)的外部设置多组吊杆(3),所述吊装架(5)的底部安装有用于与吊杆(3)连接的吊钩(6),且吊装架(5)的顶部安装有电葫芦(7),所述电葫芦(7)与吊钩(6)连接,用于带动吊钩(6)上下移动。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李志保魏益强侯光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美兰德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