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插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645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接式端子,具体涉及一种同轴插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同轴插头结构包括插头部分、保护套和导线,所述插头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同轴环形电极,所述同轴环形电极通过同轴环形绝缘体相间分隔,所述插头部分尾部的同轴环形电极呈阶梯式分布,所述插头部分的尾部注塑有塑料体,利用设置在塑料体上的焊接开口部,与对应的呈接地状的同轴环形电极对应焊接,并利用保护套包覆在所述塑料体和导线外部,因此只需一层塑料体即可实现导线与各电极之间的稳固连接,省去了成型机与模具的应用,减少了原材料的投入,节约了社会资源。此外,焊接后的导线置于后端开口中,将焊接后的导线绕转到所述开口中,能够进一步固定导线,防止导线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接式端子,具体涉及一种同轴插头结构及其制 造方法。技术背景同轴插头以其便捷的插拔式使用方式,被广泛应用到各类电子电 器设备中,然而原有的同轴插头为保证导线与插头的稳固连接,采用 双重注塑结构,即内层注塑的塑料体将各电极对应的导电片固定在塑 料体的末端,形成接线端子,导线的芯线与接线端子焊接后,利用所 述外层注塑的塑料体固定,防止导线脱落,这种结构虽然安装牢固, 但由于具有双层注塑结构,需要使用专用的模具及成型机械,因此生 产加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稳固、加工方便 的同轴插头结构以及用于制造所述同轴插头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同轴插头结 构,包括插头部分、保护套和导线,所述插头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同轴 环形电极,所述同轴环形电极通过同轴环形绝缘体相间分隔,所述插 头部分尾部的同轴环形电极呈阶梯式分布,所述插头部分的尾部注塑 有塑料体,所述塑料体上设置有焊接开口部,所述各焊接开口部的个 数和位置分别对应于呈阶梯式分布的各同轴环形电极,所述导线的芯 线分别对应各焊接开口部焊接在同轴环形电极上,所述保护套包覆在所述塑料体和导线的外部。所述塑料体的外表面可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 所述保护套可为L型或直型。 所述塑料体的尾部可设置有U型开口 。所述塑料体的靠近所述U型开口的底部可设置有导线逃口,所 述导线逃口略宽于所述U行开口的宽度。所述环形凹槽可为一个,设置在塑料体的中间位置。 一种同轴插头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插头部分尾部呈阶梯状分布的同轴环形电极上注塑成一带有 焊接开口部的塑料体,使所述焊接开口部分别对应于呈阶梯式分布的 各同轴环形电极;将导线端部的绝缘皮剥至焊接与环绕塑料体所需的固定长度,露 出导线内部的芯线;将所述芯线分别悍接在各焊接开口部分别对应的各同轴环形电极上;将所述芯线拧紧并环绕在所述塑料体凹槽上; 导线皮的端头卡在逃口处,再将剩余导线压进U型开口中; 将所述塑料体和导线的外部包覆L型或直型保护套; 将所述塑料体后端的环形锁扣尖角与保护套内侧壁上的环槽对 应相扣。本专利技术利用设置在塑料体上的焊接开口部,与对应的呈阶梯状的 同轴环形电极对应焊接,并利用保护套包覆在所述塑料体和导线外 部,因此只需一层塑料体即可实现导线与各电极之间的稳固连接,减 少了原材料的投入,省去了成型机及模具的应用,节约了社会资源。此外,焊接后的导线置于后端导线逃口和U型开口中,利用U型开 口两侧壁的夹紧力可以将导线夹紧,再通过包覆保护套,利用保护套 与塑料体间的紧密结合,能够进一步固定导线,防止导线脱落。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插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A-A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L型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焊接有导线芯线的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安装有直型保护套的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安装有L型保护套的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中的同轴插头主要由插头部分、保护套和导线构成。 如图l、 2中所示,所述插头部分包括至少四个同轴环形电极2、 3、 4、 5,所述同轴环形电极通过同轴环形绝缘体1相间分隔,所述 插头部分尾部的同轴环形电极呈阶梯式分布,所述插头部分的尾部注 塑有塑料体6,所述塑料体上设置有四个焊接开口部7,所述各焊接 开口部7分别对应于呈阶梯式分布的各同轴环形电极2、 3、 4、 5, 所述塑料体的外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环形凹槽8,所述环形 凹槽8的宽度以能够容纳导线的芯线为宜,在所述塑料体的尾部还设 置有能够容纳所述导线的U型开口 10。所述塑料体上在有焊接开口 部的一侧、靠近所述U型开口的底部,设置有导线逃口9,所述导线 逃口 9略宽于所述U行开口 IO的宽度。在所述塑料体的尾部还设置 有环形的锁扣尖角14。如图3中所示,所述保护套为L形, 一侧拐臂内设置有导线槽11,另一侧拐臂中设置有插头槽12,所述插头槽用于容纳所述插头 部分尾部的塑料体6和导线,所述保护套的导线槽1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锁扣尖角14的形状、位置相适应的环槽15,所述环槽 15刚好能够与所述塑料体后端的锁扣尖角14相扣,使所述塑料体6 能够与保护套扣合固定。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同轴插头的生产制造过程如下首先,在插头部分尾部呈阶梯状分布的同轴环形电极上注塑一带 有焊接开口部的塑料体,使所述焊接开口部分别对应于呈阶梯式分步 的各同轴环形电极;将导线端部的绝缘皮剥至焊接与环绕塑料体所需的固定长度,露 出导线内部的芯线;如图4中所示,将导线的芯线13分别焊接在各焊接开口部分别 对应的各同轴环形电极上,图中在所述塑料体6的靠近所述U型开 口10的底部,可看出所述导线逃口9;将导线芯线拧紧后环绕在所述塑料体上的环形凹槽8 —周后,使 导线绝缘皮的端头正好卡在电线逃口 9处,再将其余的导线压进塑料 体尾部的U型开口 10中;最后,在所述塑料体和导线的外部包覆保护套。 ,如图5、 6中所示,四根导线13分别对应各焊接开口部7焊接在 同轴环形电极2、 3、 4、 5上,焊接后的导线芯线拧紧绕转在所述环 形凹槽8中,将导线绝缘皮的端头正好卡在导线逃口 9处,再将其余 的导线绕转到所述U型开口 IO中通过所述保护套固定,由于所述导 线逃口 9略宽于所述U型开口的宽度,通过U型开口 IO两侧壁的夹 紧力,能够将导线更牢固的固定在U型开口 10中,最后由将所述保护套包覆在最外面,即所述插头槽12,包覆在所述塑料体6的外部, 而所述导线槽11包覆在所述导线13的外部。最后通过所述保护套上的环槽15与所述塑料体后端的锁扣尖角14相扣,使所述塑料体6能 够与保护套扣合固定,防止保护套与插头部分的脱落。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这种塑料体结构,只需一次注塑,即可将所述导线 方便的与各电极焊接固定并导通,因此减少了原材料的投入,省去了 成型机及模具的应用,节约了社会资源,同时将焊接后的导线置于环 形凹槽8中,使导线与塑料体6的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减小 了组装后同轴插头的体积。所述导线与同轴环形电极之间的焊接点位 于焊接开口部7中,利用所述焊接开口部7的外壁即可实现有效的绝 缘。而且当导线受外界拉力作用时,由于所述导线芯线在塑料体上经 过绕转,改变了作用在导线上应力的方向,能够有效防止导线与焊接 点开焊导致线路接触不良,起到进一歩固定导线,防止导线脱落的作 用,也大大延长了插头的使用寿命。此外,所述环形电极的个数根据具体的使用需要可以是2个、3 个或是更多。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进行 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 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 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在具 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 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同轴插头结构,包括插头部分、保护套和导线,所述插头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同轴环形电极,所述同轴环形电极通过同轴环形绝缘体相间分隔,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部分尾部的同轴环形电极呈阶梯式分布,所述插头部分的尾部注塑有塑料体,所述塑料体上设置有焊接开口部,所述各焊接开口部的个数和位置分别对应于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插头结构,包括插头部分、保护套和导线,所述插头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同轴环形电极,所述同轴环形电极通过同轴环形绝缘体相间分隔,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部分尾部的同轴环形电极呈阶梯式分布,所述插头部分的尾部注塑有塑料体,所述塑料体上设置有焊接开口部,所述各焊接开口部的个数和位置分别对应于呈阶梯式分布的各同轴环形电极,所述导线的芯线分别对应各焊接开口部焊接在同轴环形电极上,所述保护套包覆在所述塑料体和导线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茂治英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茂治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